【含英咀華】
另類解讀一:馬蒂爾德的忠誠與耐心
莫泊桑全力描繪了馬蒂爾德的虛榮,全力描繪了命運對馬蒂爾德的懲戒,但是,為了使得《項鏈》這部小說得以成立,吊詭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他不經(jīng)意間塑造了另一個馬蒂爾德:負責任的馬蒂爾德和有擔當?shù)鸟R蒂爾德。
也許我們不該忘記莫泊桑對“十年之后”馬蒂爾德的外貌描寫。這是 《項鏈》里頭極為動人的一個部分。他描寫了馬蒂爾德的“老”,他還特地寫到了馬蒂爾德“發(fā)紅的手”,這是粗糙的、長期泡在堿水里的、紅腫的、標準的“勞動人民”的手。在莫泊桑的本意里,這個“老”與“發(fā)紅的手”自然是罰單,——你就虛榮吧,你已不再年輕,你已不再美麗。
說到這里我想談?wù)劻硪粋€問題,那就是作家的性格。有些作家的性格是軟的、綿的,有些作家的性格是硬的、狠的。莫泊桑就“手狠”。“發(fā)紅的手”就證明了莫泊桑的“手”有多“狠”。是的,對于一個曾經(jīng)光彩照人、眾星捧月的女性來說,還有什么比“發(fā)紅的手”更令人不堪呢。在這里,莫泊桑的手必須狠,否則就不足以懲戒,就不足以批判。
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說,馬蒂爾德是在一夜之間“老去”的么?她的手是在一夜之間“發(fā)紅”的么?顯然不是。這個“老”與“發(fā)紅”是漸變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十年。在過去的十年里頭,馬蒂爾德目睹了自己的面龐慢慢地“老”去,目睹了自己雙手慢慢地“發(fā)紅”。她也許流淚了,但她沒有放棄,她沒有逃逸。所以,這里的“老”和“發(fā)紅”就是責任,就是忠誠。
的確,莫泊桑“手狠”。當他通過自己的想象看到馬蒂爾德的雙手慢慢“發(fā)紅”的時候,另一個概念必然相伴而生,那就是“十年”。在《項鏈》里,莫泊桑用了一半的篇幅在懲戒馬蒂爾德,他給馬蒂爾德“判了十年”。這附帶著又告訴了我們另一件事,那就是馬蒂爾德的耐心。
我對“耐心”特別地敏感。之所以敏感是因為我有一個發(fā)現(xiàn),這個發(fā)現(xiàn)想必朋友們都會同意,當代的中國是沒有耐心的。我們熱衷于快。我們喜愛的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太滑稽了,這個振奮了我們幾十年的判斷傷害了我們這個民族,它讓高貴的生命變得粗鄙,直接就是印鈔機上吐出來的印刷品。我們?nèi)诵幕袒?,我們爭先恐后,我們汗流浹背,我們就此失去了?yōu)雅、淡定、從容和含英咀華般的自我觀照。沒有耐心,極大地傷害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氣質(zhì)。
另類解讀二:莫泊桑,請息怒
關(guān)于錢,《項鏈》告訴我們,在1884年前后,也就是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法國教育部的書記員的收入是可以過上中產(chǎn)階級生活的。我說“中產(chǎn)階級生活”倒也沒有胡說,無論莫泊桑怎樣描寫馬蒂爾德對自己的生活多么不如意,但是,她的家里有一個來自“布列塔尼”的女傭。因為女傭的存在,再怎么說,馬蒂爾德也是衣食無憂的,甚至可以說,是豐衣足食的。
一個鬼魅的東西終于出現(xiàn)了,這個鬼魅的東西叫鉆石項鏈,換句話說,奢侈品。再換句話說,奢侈的生活。這條項鏈有多奢侈呢?算起來嚇人一跳,等于公務(wù)員一家十年的收入。
這句話還可以換一個說法,1884年前后的法國,一條鉆石項鏈可以維持十年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
我想說,這樣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這個美好就是正常。我愿意把所有正常的生活看作美好的生活,——你是豐衣足食的,只要你別奢侈。
莫泊桑為什么對馬蒂爾德的虛榮不能原諒?說到底,她奢侈,最起碼,她有奢侈的沖動。
健康的、美好的社會不是不可以有奢侈,可以,但是,只能是少部分奢侈;健康的、美好的社會也不是不可以有貧窮,可以,但是,只能有少部分貧窮。
最為糟糕的社會是,一方面有大量的貧窮,一方面有大量的奢侈。我說這樣的社會最糟糕,依據(jù)的是生活的常識:這樣的社會不正常。這個不正常集中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貧窮太容易,奢侈也一樣容易。從這個意義上說,1884年的法國是多么的正常。
所以,莫泊桑先生,息怒。在我看來,你所批判的那個“法國社會”是多么的正常,多么的美好。我寧愿相信,你所批判的不是金錢、資本和西方,你所批判的僅僅是人類頑固的、不可治愈的奢侈沖動。是的,奢侈沖動它才是原罪。
——畢飛宇《項鏈和莫泊桑的世道》
【經(jīng)典掠影】
我吃完中飯,馬上回到盧森堡公園。不久就看見他,儒雅地讓一個穿著黑衣服的矮小老太太挽著胳膊。他把我介紹給她。她就是拉·科斯特麗,名噪一時的舞蹈家。她曾經(jīng)被王公貴族寵愛過,被國王寵愛過,被整個風雅的時代寵愛過——那仿佛把愛情的氣息彌留在人間的時代。
我們坐在一條石頭長凳上。正值五月,小徑花香彌漫。溫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在我們身上。拉·科斯特麗的黑連衣裙好像沉浸在光輝里。
“請您給我說說什么是小步舞?!蔽覍衔璧附處熣f。
他渾身顫動了一下。
“先生,小步舞是舞蹈中的王后,是王后跳的舞,您知道嗎?自從沒有了國王之后,小步舞也就絕跡了?!?/p>
他開始用夸張的修辭歌頌起來,頌詞很長,激情洋溢,可我一點也沒聽懂。我讓他描述一下步法、動作和姿勢,但他越說越亂,急得發(fā)起脾氣來。
突然,他轉(zhuǎn)過去,問他一直沉默嚴肅的老伴:
“愛莉斯,你愿意嗎,我說,你愿不愿意和我跳給這位先生看看? 如果你愿意就太好了?!?/p>
她不安地朝四周看了看,一句話也不說,站到了他對面。
于是我看到了一場永生難忘的表演。
他們時進時退,像孩子那樣忸怩作態(tài),互相微笑,扭動身體,彎腰鞠躬,蹦蹦跳跳,雖笨拙得像老機器發(fā)動的木偶,但仍可看出是從前心靈手巧的工匠精心制造出來的。
我看著他們,一種奇特的感覺將我的心弄得亂糟糟的,一種難以言喻的哀愁充滿了我的靈魂。我仿佛看到一個可悲可笑的幻影,那是另一個時代過氣陳舊的影子。這時,我既想笑又想哭。
——莫泊?!缎〔轿琛?/p>
名段精賞:
莫泊桑的短篇極其精到而又極其引人入勝,其中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作者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本事。他往往不去撕裂時代的創(chuàng)口,而是從更為隱秘、細碎、難以形容的生活細節(jié)入手,精準敲擊末梢神經(jīng)的痛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小步舞》以第一人稱敘述者“我”的視角,敘述了與老人及其妻子(一個曾經(jīng)在國王路易十五時代為王公貴族所推崇的舞者)的邂逅。兩位老人相擁而舞,向“我”展示小步舞的步法和形態(tài)。莫泊桑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tài)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yīng)、表情,揭示出了人物內(nèi)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