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瑜
編者按:書法教育和其他學科的教育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性,自本期始,我們將陸續(xù)選擇與少兒書法教育有相關關系的學科諸如繪畫、詩詞等方面的文章,不定期在本欄目刊發(fā),旨在通過這個板塊,對教育工作者起到開闊思路的作用。繪畫教育在當代藝術教育領域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子女的藝術培養(yǎng)。少兒美術教育需要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科學、合理的藝術教學理念。從而培養(yǎng)更多具有繪畫潛質的兒童進入藝術的領域,探索藝術的世界。
蔡元培先生便提出:“文化進步的國民,既然實施科學教育,尤要普及藝術教育?!背珜Э茖W的藝術教育思維方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藝術對人類素質向更高層次發(fā)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少兒在視覺與聽覺方面是天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他們所能描繪的視覺圖像充滿了想象力以及他們個人審美的強烈訴求。他們的繪畫是內心最真實的表達。
繪畫教育應以引導性教學為主要方式,因為兒童時期的孩子已經具備非常完善的獨立思維意識,每一個人對同樣的物象都會有自身不同的感受,引導性地把藝術規(guī)律與少兒自身的想象力結合起來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是藝術教育的目標。這就意味著藝術教學與其他門類教學不同,在教授藝術規(guī)律的同時能夠調動學生對視覺藝術的感受力。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獨立思維與感受力成為藝術教育的重點難題。
獨立思維能力在繪畫藝術中尤為重要,尤其是具有獨特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人類產生新穎的、有社會價值的產物或是能夠對問題進行獨特解答的能力。藝術教育運用審美觀念使得受教育的人感受美并創(chuàng)造美。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繪畫基本能力的訓練上,教學方法刻板,無法理解繪畫的更深層次的表達。在當下時代,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給予不同的教學引導。少兒的思維意識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與感性經驗聯(lián)系緊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都處于積極活躍的階段,這一時期是學習視覺藝術的重要年齡階段。
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繪畫更應是如此。繪畫作品不是憑空創(chuàng)意的產物,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夠找到原型,這個原型啟發(fā)著我們的思維,藝術作品即使創(chuàng)造與真實結合的產物。在兒童的生活中,剪紙、捏泥人、外出郊游等活動以及游玩時映入眼簾的各種動物、植物、場景等等都能夠對兒童的創(chuàng)意思維起到很好的啟發(fā)作用。古語“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以大自然為師。自然在不同人眼中的美通常與他的生命經歷、理想、記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兒童通過自然界的一切景物產生各種新的靈感與創(chuàng)意,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眼里的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美感,這種美感與心境相伴而生。他們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內心狀態(tài),借畫抒發(fā)和宣泄情感,通過畫來表現(xiàn)內心的期盼。他們不去分析具體的自然界中的奧秘,卻有一種超越理性認識之外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思維也是繪畫藝術中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
在對孩子的美術培養(yǎng)中,要運用多種藝術表現(xiàn)材料來開拓他們的思維。例如色粉、油畫棒、水彩、油畫、版畫創(chuàng)作、拼貼與繪畫結合、噴繪等等都可以作為創(chuàng)作材料,隨手撿一片葉子也可以當作畫紙。各種不同的材料互相搭配,在他們動手的過程中有助于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興趣。這種具有新鮮感的材料也能夠激發(fā)出學生更多的感受力。任何材料都可以作為藝術作品的原料存在,不僅僅是用筆在紙上可以畫出具有自我心境表達的圖案,每一種繪畫材質都有它不同的效果,不同性格的孩子喜歡選擇的材料也大不相同。綜合運用多種材料給孩子帶來的是更多的表現(xiàn)空間。
趙孟《歸去來辭卷》(局部 )
回歸本真是讓少兒美術教育回歸到自然真實的狀態(tài)。兒童的繪畫作品是帶有原始性的,淳樸而不加多余的修飾。目前少兒美術的教育引導學生向成人美術教育邁進,已經超越了兒童的理解范圍,從成人美術中照搬教育模式。例如,畫梅花的孩子可能根本沒有見過梅花,老師把繪畫技法教給學生,學生按照要求模仿和學習,這從根本上違背了兒童繪畫教育的目標,嚴重束縛了其純真的表達?;貧w本真是回歸畫者對真實自然的一種感悟。我們并不反對對孩子進行美術基本規(guī)律的教授,而是要充分認識到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不同程度地回歸本真。讓少兒美術回歸本真最重要的是認識到少兒美術真正的價值,與少兒有關的文學、音樂、舞蹈和美術是不同的,文學、音樂、舞蹈是創(chuàng)作好之后,讓少年兒童體驗學習的,而少兒美術要求他們更主動地去體驗生活,創(chuàng)造感性作品,這是少兒美術的目標。兒童創(chuàng)作作品與成人作品的巨大差異也使得發(fā)展少兒美術師很有意義。這份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的助益,也表現(xiàn)在他們對生活認知的加深以及對自我情感的調動。通過具體的研究可以證明,美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觀察力、認知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更能夠令他們的精神專注、情感得到釋放。因此,少兒美術教育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都不應該對作品本身關注過多,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長中的身心發(fā)展和情感性格的培養(yǎng)。但追求本真并不是讓孩子永遠停留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讓其沿著良性的道路發(fā)展,以適當?shù)墓?jié)奏循序漸進,這才是少兒美術教育回歸本真的重要意義。
兒童有著超乎想象的創(chuàng)造和思維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結合實際情況發(fā)展適合兒童身心健康的美術教育模式,改進教學理念,讓少兒美術教育回歸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