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備考雅思的考生一定對《劍橋雅思官方真題集》系列(注:以下分別簡稱為《劍10》《劍11》《劍12》等)都不陌生。這是市面上各類與雅思考試相關(guān)的復(fù)習(xí)材料中唯一真正在考場中使用過的、由官方雅思題庫中解密出版的試卷材料,其權(quán)威性和可靠性自然是同類素材中的佼佼者。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每一本新的劍橋真題集的出版都立即會引起廣大“烤鴨”的關(guān)注和出手購買?!秳?2》在今年5月底已面市,作為同步配套的輔導(dǎo)書《劍橋雅思真題精講12》的編寫者之一,筆者得以提前接觸、分析《劍12》閱讀部分中的文章和試題內(nèi)容,以下就本書的一些特點與讀者進行分享,以供正在準備雅思考試的考生思考和借此更加了解新書與考試的內(nèi)容。
延續(xù)了《劍11》的內(nèi)容編排方式,將A類試題和G類試題分開,變成了彼此獨立的兩本。考生在購買時需根據(jù)自己的考試目標選擇合適的題集。
以申請出國留學(xué)為目的、需要雅思成績證明具備學(xué)習(xí)能力的考試,官方稱為Academic Test,簡稱A類,這也是雅思考生的主流人群,涵蓋了從高中生、大學(xué)本科生、研究生到畢業(yè)后幾年的廣大人群;為了申請移民而需要雅思成績證明具備海外基本生存語言能力的考試,官方稱為General Training Test,簡稱G類,主要以年紀較長、工作數(shù)年甚至多年的人群為主,還有一些出于工作需要、要出國接受中短期培訓(xùn)的人員。在網(wǎng)上報名雅思考試的時候,頁面上會提供專門的詢問選項,需考生確認自己要報哪一類考試。
無論A類還是G類,均分為聽、說、讀、寫四項相對獨立的考試內(nèi)容。其中兩類考試的聽力部分試題完全相同,口語部分基本相同,差異較大的是閱讀和寫作兩項。而劍橋雅思真題系列的前十本試題集,也就是從《劍1》到《劍10》,都分別同時收錄了四套A類試題和兩套G類試題,考生不需額外留心,直接購買即可;但從上一本的《劍11》開始,劍橋雅思方實行了進一步的內(nèi)容細化分類,于是有了《劍11:A類》和《劍11:G類》兩本?!秳?2》延續(xù)了這一做法,仍然細化分為A類和G類兩本。對于剛剛?cè)腴T接觸雅思的考生來說,如果不了解這條信息,在面對如此之多的真題備考材料之時,則可能會有眼花繚亂之感,不知道該如何挑選自己最需要的試題。其實分辨辦法非常簡單:如果想用較新出版的《劍11》和《劍12》來進行備考,只需留心封面上的Academic或General Training字樣,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即可。
本次的《劍12》還有一個可能會令一些考生不解其妙的小變化:雖然A類試題的這一本中仍然只包含了四套考題,命名卻分別是Test 5、6、7、8;也就是說,讀者翻到書里的第一套試題時,看到的名稱是“第五套試題”。之所以如此,根據(jù)新東方英聯(lián)邦部門總監(jiān)、雅思鼻祖名師何鋼老師的解讀,簡單來說,是因為雅思機考的關(guān)系。雅思機考自2016年3月31日推出以來,雖然雅思官網(wǎng)上有雅思機考的詳細解說和各題型樣題,但考生一直熱切盼望能有整套的真題以機考線下紙質(zhì)版考題的形式呈現(xiàn)。事實上現(xiàn)在《劍11》所包含的四套題(Test 1~4)去年就已經(jīng)作為機考題目上線了,《劍12》包含的四套題(Test 5~8)將于7月上線,因此在套題名稱上進行了延續(xù)而不是清零重來。不過,命名雖然“任性”,卻并不影響考生對這些試題的實際使用。
出版時間距離上一本《劍11》較近,容易讓不少考生覺得復(fù)習(xí)量陡增、備考時間更緊張。
《劍10》在2015年4月底正式出版面市;而此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也就是2016年3月底,《劍11》又緊隨其后上市。當時很多備考者都頗有手足無措的感覺,好像自己手里的“新題”還沒有做完,突然又有了“更新的題”,難免會打亂自己的復(fù)習(xí)節(jié)奏。
實際上,如果我們來完整回顧一下劍橋真題系列的出版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年來“新試題出版速度加快”這個趨勢僅僅只是歷史的循環(huán)上升?!秳?》和《劍2》同時首版于2002年4月;《劍3》在大約兩年后的2004年1月第一次出版;一年后的2005年《劍4》問世;《劍5》在2006年緊隨其后;2007年又有了《劍6》;此后在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別上市了《劍7》《劍8》《劍9》和《劍10》系列。具體時間軸如下圖所示:
雅思考生往往有這樣一個認識誤區(qū):以為做劍橋真題一定要選擇比較“新”的,這樣才能更好地貼近考試趨勢;其實即使是最新出版的試題,也同樣是來自于雅思考題總庫、在考場上被反復(fù)使用了若干次后才出版成冊、公開發(fā)布。如果簡單計算一下,一年48場雅思考試,即使完全沒有同場采納AB兩套試卷的情況,也會用到144篇閱讀文章,而一本劍橋雅思真題集全部也只有12篇文章而已。即使每年都出一本新的,區(qū)區(qū)12篇文章也很難完全代表144篇文章的難易程度、學(xué)科背景、題型比例等內(nèi)容。
另一方面,考生也確實無需盲目追捧“新題”。劍橋雅思考試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作為一個語言測試系統(tǒng),它所追求的是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測試結(jié)果,為考生的語言水平做出客觀準確的評估,而非難度忽升忽降或一味攀高。如果用語言和題目內(nèi)容的細節(jié)來考量,則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一道題目都不相同;而若是以題材和題型這些宏觀指標作為參考,則劍橋雅思真題系列這十二本教材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波動和變化。
因此,考生完全無需因為又新增了一本試題材料而患得患失。若是想要“嘗鮮”,則出手購買一本新鮮出爐的《劍12》來置換掉其他材料即可;否則的話,還是穩(wěn)步執(zhí)行自己的原有復(fù)習(xí)備考計劃,吃透一篇文章中的常用詞匯、詞組、句型、語法和題目難點,遠比匆匆做完多篇文章和題目卻沒有分析錯誤原因的效果好得多。前者才能幫助考生扎實地解決每一個具體語言問題、逐步提升整體實力,而后者只是提供了虛幻的“做了很多題”的所謂成就感?!百F精不貴多”,可以說是使用真題來備考雅思的五字箴言。
文章題材有新有舊,一些題目對語言細節(jié)的運用和考查力度略有增加,從而也就要求考生在補充基礎(chǔ)認知詞匯之余,還需根據(jù)句子的具體上下文來靈活判斷、選擇合適的詞義,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意、順利答題。
舉一個具體例子來看,as這個單詞雖然看似短小好記,其實對英語學(xué)習(xí)者的靈活判斷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因為它具有如下這些豐富的詞義:①表示“作為”,如as a student指的就是“作為一個學(xué)生”;② 表示“因為”,此時的用法類似于because和since;③表示“隨著”,如as time goes by翻譯成“隨著時間流逝”最為準確;④表示“當……的時候”,此時as就等同于when的用法,如as you were sleeping就是“當你睡覺的時候”;⑤表示“就像”,如just a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翻譯成“正如硬幣皆有兩面那樣”。此外,as還可以組合成“as … as …”這個固定搭配用法,表示“像……一樣……”,不少英語中的習(xí)語,例如as good as gold (表現(xiàn)好的;乖巧的)、as cool as a cucumber (非常冷靜,泰然自若)、as fit as a fiddle (非常健康,充滿活力)等等都采用了這個形式。若是采用表示轉(zhuǎn)折的倒裝性用法,例如strong as the enemies appear to be表示“盡管敵人貌似很強大”,as在這個句子里的用法還相當于although。因此,在一個句子里見到as的時候,它的含義必須由考生根據(jù)文章背景和句子上下文來靈活判斷。
在《劍7》的“Why Pagodas Dont Fall Down”一文中,as考查考生準確判斷“就像、正如”這個詞義的能力。文章前三段介紹日本古塔建筑結(jié)構(gòu)精巧,雖然高聳卻異常牢固,在大地震中都能屹立不倒,反而是很多現(xiàn)代建筑沒有躲過一劫。在這個文章背景下,第四段的開頭兩句話這樣說:“The multi-storey pagoda came to Japan from China in the sixth century. As in China, they were first introduced with Buddhism and were attached to important temples.”在前文的大背景下,結(jié)合這兩句話的上下文,考生應(yīng)將這兩句理解為“多層塔這種建筑在公元6世紀從中國傳入了日本。就像在中國時那樣,它們起初也是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引入的,通常會陪立在重要的寺廟附近。”文后的分類搭配題(Classify)要求考生判定六個與寶塔相關(guān)的特點分別是“只屬于中國塔”“只屬于日本塔”還是“同時屬于中國塔和日本塔”。如果讀懂了上面的文字,可知其中一個特點“最初有著宗教的目的”(original religious purpose)應(yīng)當同為中國塔和日本塔所有。但由于包含“宗教”相關(guān)意思的Buddhism和temples這兩個詞所在的句子里只有China而沒有直接提及Japan,不少考生往往會由于未準確理解as的含義而導(dǎo)致選錯。
在《劍8》的“Collecting Ant Specimens”一文中,as考查了考生準確判斷“因為”這個詞義的能力。全文講述了四種不同的收集螞蟻樣本的方法,文后也有分類搭配題型,要求考生分辨六個特征分別描述的是哪種方法。對應(yīng)原文中有這樣一句:“The preservative used is usually ethylene glycol or propylene glycol, as alcohol will evaporate quickly and the traps will dry out.”(所使用的防腐劑通常是乙二醇或丙二醇,因為酒精會很快揮發(fā)而陷阱坑內(nèi)就會干涸。)絕大多數(shù)考生可能都不認識ethylene glycol或propylene glycol這樣的專業(yè)詞匯,然而即使連alcohol這個單詞都并不認識,如果能根據(jù)本句上下文推斷出as在此表示“因為”,則“因為alcohol會很快揮發(fā)、導(dǎo)致陷阱干涸,所以使用的preservative通常應(yīng)是ethylene glycol or propylene glycol”,那么ethylene glycol or propylene glycol當中必定是不含容易揮發(fā)的alcohol了,由此即可得出結(jié)論:對應(yīng)題目“Non-alcoholic preservative should be used”應(yīng)是包含在這一句所屬段落中描述的那種收集方法了。
到了《劍12》的“Bring Back the Big Cats”一文中,as則多方位地考查考生在一個句子里數(shù)次遇到as時對每個具體詞義的靈活判斷。讀者可嘗試先行閱讀下面這個句子:
As with wolves, bears, beavers, boar, bison, moose and many other species, the lynx has been able to spread as farming has left the hills and people discover that it is more lucrative to protect charismatic wildlife than to hunt it, as tourists will pay for the chance to see it.
本文是《劍12》中第八套試題里的第二篇文章,大意為借由描述曾經(jīng)生存在英國、后來區(qū)域性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猞猁”的重新引入計劃,評論英國環(huán)保政策和做法與歐洲相比的不足和改進方向。猞猁在歐洲其他地方的引入和放歸都進行得十分順利成功,因此一些英國環(huán)保專家強烈建議英國相關(guān)部門也采納類似的舉措:退耕還林,讓一些鄉(xiāng)野山林重新回到未被人類開發(fā)之前的原生狀態(tài),然后將猞猁等動物放入其中,由其在野外生存繁衍,還能由此吸引那些慕名前來觀看野生動物的游客。
對比這個文章背景和英文原句,讀者應(yīng)該不難看出,這個句子里的第一個as詞義為“就像”,表明猞猁這種動物完全可以“就像”狼、熊、河貍、野豬、野牛、駝鹿和許多其他物種一樣;第二個as表示“隨著”,說明讓農(nóng)業(yè)墾殖活動離開山區(qū)的同時,各種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就能隨之擴大,也就是農(nóng)耕為野生動物棲息讓地;第三個as則指“因為”,給出之所以“退耕還野生棲息地”更加有利可圖的原因。全句的譯文為:“與狼、熊、河貍、野豬、野牛、駝鹿和許多其他物種一樣,猞猁能夠隨著農(nóng)耕活動退出山地區(qū)域而繁殖四散,并且人們也發(fā)現(xiàn)保護這些有魅力的野生動物要比獵捕它們更加有利可圖,因為旅游觀光客們會為有機會看到野生動物而付費?!?
考生之所以格外需要清楚分辨、讀懂這個句子里as的三個不同詞義,是因為此句同時對應(yīng)了文后的兩道YES/NO/NOT GIVEN類型的判斷題,分別為第25題和26題,具體解析如下。
25.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have extended the habitat of the lynx in Europe.
解析:這個題干的意思為:“農(nóng)業(yè)行為的改變使得歐洲的猞猁棲息地面積有所擴張?!边@道題的難度正在于考生是否能在找到題目中agricultural與原文中farming的對應(yīng)以后,理解句中第二個as的恰當詞義,領(lǐng)會猞猁在歐洲棲息地的拓展正是要“隨著”農(nóng)業(yè)活動離開山地而發(fā)生,從而得出YES這個正確結(jié)論。
26.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species reintroduction has commercial advantages.
解析:這個題干的意思為“鼓勵物種回歸野外繁殖有其商業(yè)上的好處”,這一點已變得顯而易見,同樣也是對應(yīng)于文中的同一個句子,但lucrative (有利可圖)這個詞匯可能對一部分考生來說有些陌生,那么,考生如果順利理解as是在解釋原因——游客會為有機會看到野生動物而付費,也能據(jù)此判斷題干里說的has commercial advantages (有商業(yè)上的好處)是正確的,從而得出YES的正確答案。
實際上,《劍12》這個看似復(fù)雜的句子中所包含的as詞義在先前的劍橋雅思真題系列中都反復(fù)出現(xiàn)并作為題目考查過。考生也不妨從其中獲得這樣一個啟示:每碰到一次問題和理解誤區(qū),如果慢下來精細分析、解決了它,那就能永絕后患,再不怕它出現(xiàn)在新的句子里;而反之,若只是貪圖“做完了所有真題”的虛幻的成就感,對于自己在每一篇文章、每一道題目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和錯誤不回顧、不分析、不復(fù)習(xí),則再見多少次,問題也還是問題,結(jié)果只能是原地踏步或進步緩慢,繼而灰心氣餒、懷疑自我或質(zhì)疑自己學(xué)習(xí)英語的能力。
綜合以上這些《劍12》的特點,我們不妨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多年以來,雅思考試的題型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題材內(nèi)容也始終包羅萬象、有新有舊。最新這本真題集的上市主要是豐富了考生可用的備考材料。長線復(fù)習(xí)的考生不妨入手一本,仔細研讀;但若是近期即將參加考試、正在穩(wěn)步推進自己合理復(fù)習(xí)計劃的同學(xué)也不必一味追求“換新”、非買不可;若是覺得必須看了“新題”心里才更踏實,那么購買《劍12》后可以置換掉另一本還未精讀分析的真題教材,仍以恰當執(zhí)行既定的復(fù)習(xí)節(jié)奏為好。讀者不妨問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