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華
摘要: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是貫徹教學的基本原則,更便于組織教學和調節(jié)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精心設問,刺激學生心智不斷向前追求,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課堂提問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
我們所學的知識點,解題的思想方法,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所謂“善教者必善問”,教師首先要“善問”,這樣才能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激活學生的思維。然而善問并不是問得越多越好,只知道應該問,卻不知道如何問也是顯然不行的。我們一定要在日常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優(yōu)勢,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師生心靈溝通的載體、智慧碰撞的空間、展示風采的平臺,讓課堂成為師生交流進步的主陣地。精心設計一堂數(shù)學課的提問,孩子們的生命潛能將在課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將會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 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提問是平等的對話,應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優(yōu)差生
如果一味的只顧優(yōu)生而忽視差生,很容易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兩極分化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情,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既能激活成績好的學生的思維,又要給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一定的機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變化提問的角度,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現(xiàn)自己。居高臨下的提問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距離感,甚至畏懼自己的回答會不會令老師滿意,會不會遭來同學們的譏笑。因此教師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應注意自己語言措詞及語氣語態(tài),要有一種親和力,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同學生進行平等的思想交流。這樣學生也才會放開一切思想的顧慮,走近老師的思維中,放飛自己的思維,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但提問中無論學生的回答滿不滿意,都應盡量避免言語的刺傷、態(tài)度的輕慢,應充滿激情、充滿賞識、充滿期待,耐心傾聽和接納學生的不同意見,巧妙的因勢誘導,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
二、提問要具有思維價值,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
初中學生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更擅長直觀具體的形象思維,邏輯推理的本領處于發(fā)展階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征,通過一些開啟學生思維閘門、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的問題,不斷引領學生思維走向縱深。如在教學“有理數(shù)的乘方”時,我在課堂上讓學生準備好細繩、剪刀,我首先給學生演示用剪刀剪細繩:第一次,將繩子對折,找到中點將其剪斷,繩子成為2根;第二次再將2根細繩一起對折,再次找出中點并將其剪斷,繩子成為4根,依此類推,并將剪的次數(shù)與細繩的根數(shù)記錄下來。此時,我提出下列問題:1.如果剪5次,能夠得到多少根細繩?2.通過剛才的實驗,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規(guī)律?如果總共剪n次,可以得到多少根細繩?怎么寫出表達式?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伴隨著提問,不僅引導學生感悟了乘方的含義,更深化了對乘方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深入思考乘方的數(shù)學內涵。
三、課堂提問要引起疑問、激發(fā)興趣
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新穎別致,使學生學習有趣味感、新鮮感。在教學中可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如在講解等差數(shù)列求和公式時,先講一個小故事:阿基米德是古時候的一位數(shù)學家,他和國王下棋,國王輸了,國王問阿基米德要什么獎賞?阿基米德對國王說:“我只要在棋盤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兩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第四格放八粒米以此類推,按這個比例放滿整個棋盤就行了”。國王以為要不了多少糧食很爽快就答應了,可是很快糧官就來報告國王:國庫里所有的米都用上了,還不夠一半!國王驚呆了。提出問題:棋盤里的米粒和為多少?這時學生就出現(xiàn)疑問,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興趣高漲,學習目的性強,課堂效益會大大提高。在新課引人時的問題情景一方面應是學生關心的話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應使學生迫切想知道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四、提問要瞄準時機,把握好火候
課堂提問的時機,對課堂提問尤為重要。時機選擇得當,學生思維正處于對疑惑的渴求階段,教師拋出問題,效果明顯,事半功倍。當然,不同時期的提問在教學中的作用也不同。新課伊始,當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及時提問,可以鎖定學生的注意力;授課過程中,當學生思維遭遇障礙,產(chǎn)生偏差,或思維偏離方向,此時的及時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糾正方向,掃除思維障礙,引導學生正確思維;在課堂接近尾聲時,此時上課時間已經(jīng)較長,學生容易產(chǎn)生麻痹和倦怠心理,教師展示問題,能夠讓學生重振精神,集中注意力。從教學的整體來看,課堂提問可謂貫穿始終,無論是教學的哪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恰當展示問題,通過反問或追問,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不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在數(shù)學課堂上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
五、提問內容要具有啟示性,利于學生深入探究思考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推動者,在教與學的活動進程中擔負著點撥、釋義、解惑的引導和指導“重任”.教師在其指引過程中,運用提問手段開展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入學生深入思考、深刻探析,從而使自身探究思考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總之,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學生參與程度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深度.初中數(shù)學教師要將提問作為提升學生能動參與的重要手段,有意而問、有的設問,讓學生在有效、多樣提問中,深入?yún)⑴c教學活動,積極主動思考探析,深入實踐探索辨析,實現(xiàn)教與學之間效能的提升和進步.
總之,提問是驚奇與懷疑的開始,是教與學的紐帶,如果運用得當,那么對于鞏固學生知識、啟發(fā)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素質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課堂提問的研究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