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影
新課程一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而且又實行“識寫分離”,這種“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字的“回生”率。為提高識字效率,為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可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奇思妙想把抽象的漢字符號具體形象化,賦予漢字以全新的意義?;谶@樣的認識,我對一年級的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學漢字,配圖畫
漢字起源于圖畫。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結繩記事的勞動實踐中發(fā)明了用圖畫記錄事物的方法。當時的圖畫就是漢字的雛形,后經演變成了現在的象形文字。只因刀刻的需要,筆畫成了橫平豎直,整體呈方塊形狀。現在使用的獨體字多數是這一類。如山、石、貝、魚等。這些字的筆畫,有的現在仍然保留著圖畫的痕跡。選入低段教材中較為典型的字有:日、月、山、水、田、人、鳥、木等等。對于初入學的兒童來說,識字的難點不是字音和字義,而是字形結構。為了突破難點,我根據漢字規(guī)律和兒童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加強直觀教學。具體做法是事先畫出色彩鮮明的事物圖象,再畫出象形字的圖形,然后簡單畫出它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直觀地體驗象形文字字形演變的大致過程,體驗象形文字的構字規(guī)律。學生因新奇而感到特別興奮,并在形象的圖形和抽象字形之間產生聯想記憶,這樣既能快速地記住要認識的漢字,又能激發(fā)識字興趣,主動探究象形文字的演化過程,激活聯想記憶,領會圖畫痕跡,培養(yǎng)識字能力。
二、學識字結合游戲
一個個生字只是代表著一個個抽象的書面符號,教學時,如果不增加趣味性,學起來就枯燥無味。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好動、活潑、好游戲的特點,我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平時注意收集學生喜歡的游戲,精心設計運用于識字教學,根據課文要求,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
1.交朋友識字法
變識字教學為學生與生字交朋友,把識字教學與情感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和生字交朋友,這樣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交朋友是小學生最樂意的事,在課堂上“交朋友”學生更是喜歡,所學的生字就是“朋友”,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將是他們今后學習、生活中的幫手,學生都會想方設法識記字型。一個個抽象的書面符號在學生面前活起來,一一進入學生的知識倉庫。學生對這些生字產生了感情,對待它們就像對待朋友一樣,一下子記清了它們的外貌。如教學“雨”字時,學生是這樣記的:“兩行雨滴落了下來?!狈浅I鷦有蜗笄腋挥型ぁ?/p>
2.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chuàng)設情境,使?jié)h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于是我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相機指導“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眼淚,小朋友們千萬別漏了。這樣生動形象的比喻,學生就會記得特別牢,以后再寫“哭”字時,就不會忘記了這一滴眼淚。
3.兒歌識字法
為了增加趣味性,有的字我還編成兒歌讓學生識記,如“少”字,編成:“步字去掉止,加上一點不多。”學生對“戰(zhàn)”和“站”較難區(qū)分,我就編成:“打仗要用戈,直立才站穩(wěn)?!钡鹊?。兒歌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朗朗上口,學生印象深刻。既提高了識字效果,同時也展現了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除此,我根據小學生喜歡當老師的特點,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讀。用競爭性的游戲:開火車讀、搶讀、小組賽讀和生字找朋友等,進行生字的鞏固練習。這樣,整個識字教學過程學生興趣很濃,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強烈,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又交上了新朋友,識記了生字。
三、結合故事學漢字
積極引導學生根據字形想象編故事,在聯想中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識字中體驗成功。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經過學生的奇思妙想賦予抽象的漢字以思想、生命,使這一個漢字具體可感。有時,那個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于是把識字融入笑聲中。有時,那個故事極富感染力,于是在“震撼”中識字。例如“四”的故事:有個淘氣的兒子,整天喜歡爬高又爬低。有一天他的右腳受傷了。爸爸把他帶到醫(yī)院,醫(yī)生把他的右腳用厚厚地紗布包扎起來,并要他好好休息,不準再到外面去玩。所以,“四”里面的“兒”字的豎彎鉤就變成了“豎彎”。于是,他爸爸就把他關在了屋子里。外面的大口框就是大大的屋子。又如“拔”字,學生結合歌曲《拔蘿卜》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奶奶在拔一個大蘿卜,拔呀拔呀拔不動。于是小花狗來幫忙,還是拔不動。小花狗就請來了好朋友小白兔,小白兔請來了好朋友小花貓……一群好朋友(右邊的“友”字)都伸出雙手(提手旁)用力拔蘿卜。拔呀拔呀,拔得汗(把“友”字上面的一“點”想象成汗珠)都出來了。終于拔起了這個大蘿卜。這樣富有童趣的故事賦予了生字的各個部件以全新的意義。學生會“盤活庫存”,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這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捌嫠济钕氪僮R字”妙在:一不框死學生的思維,不求唯一答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發(fā)現識字;二是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予以肯定,使之成為他們持續(xù)學習的動力??傊?,在孩子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者”。于是,讓學生在奇思妙想中享受識字的快樂,在奇思妙想中體驗和創(chuàng)造著成功,在奇思妙想中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奇思妙想”這一招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之后學生就會用更積極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生字,不僅提高了識記的興趣,還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表達能力也得到訓練;其間不時閃現出智慧的火花,讓他們品嘗到了創(chuàng)造者的快樂,成功者的喜悅,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