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相豪
在西藏東南角,與印度、緬甸交界處,有個極偏僻的察隅縣。這個遠在天涯海角之地,與西藏絕大多數(shù)冰雪覆蓋的高原風光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這里卻是四季如春的江南美景。
1981年4月下旬,作為工作人員,我隨時任西藏區(qū)黨委第一書記陰法唐帶領(lǐng)的工作組,有機會踏入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時光荏苒,盡管已過去三十多年了,但察隅的美景和僜人的風情,令人魂牽夢繞,難以忘懷。
我們工作組一行從拉薩出發(fā),在林芝地區(qū)調(diào)研四天后,沿著險峻的川藏公路,穿過西藏東部橫斷山脈,再向南翻越最后一座積雪的德姆拉山,便進入察隅縣境。這時,地勢急劇下降。盡管路況不好,車子顛簸很厲害,個個都很疲憊。但看到路兩邊映入眼簾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致,大家都興奮起來,盡情欣賞著祖國這片美麗的綠色寶地。
這里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派江南景色。一陣陣印度洋的暖風撲面而來,使人感到濕潤、柔和和舒暢。湍急的察隅河水,奔騰向南流瀉。兩岸高聳的大山,覆蓋著濃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多為闊葉林,還生長著亞熱帶稀有樹種和植物,如樟木、可可、咖啡、貝母、蟲草、香蕉、水蜜桃、胡桃等。這里海拔2000米左右。由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各種樹木、花草及農(nóng)作物都生長很茂盛,各種樹葉和植物葉都像抹上一層油似的,綠油油發(fā)光。俗話說“青山綠水”,察隅河水真的是綠色的。我們被這綠水迷住了,在一個橋邊停下車。河水清澈透底,河邊淺處,游動著魚群看得很清楚,時而躍出水面。我們正高興地欣賞著,一抬頭,看到一位六十來歲滿面紅黑油光的藏族老人,乘船帶一條牦牛劃了過來。走近一看,這條船由一棵木頭鑿槽而成。載著一個人和一頭牦牛,船上還有空隙,可見這木頭有多粗了。我們正驚奇地談論著,一會兒只見老人笑著向我們揮手致意,悠然自得地哼著小曲劃走了。
下午,我們進入察隅縣城。縣城坐落在一個靠山面朝察隅河的平壩子。不大的縣城全被高大挺拔的各種樹木和青竹包圍著。當進入縣委辦公院,我被眼前的美景震住了。整個院子被松樹、杉樹、樺樹、青樹等所掩映,房子讓著樹蓋的,似乎夾在樹縫里。院內(nèi)好幾處流著潺潺清澈的山泉水,仿佛進入仙境般的感覺。面對這樣優(yōu)美的辦公環(huán)境,不能不讓人驚嘆,不能不讓人沉醉,這真是個天然氧吧,我深吸一口,空氣那么新鮮,那么清爽,醉人心扉。在這里工作的人真是太幸運了。
第二天早上,我走到院外,各種鳥兒歡快地叫著,伯勞鳥三三兩兩飛進林子,河邊一棵大青樹上落滿如雪球般白鷺,壓得樹枝搖晃著;田野上偶有野雞飛掠,松鼠、野兔出沒。大自然賦予這里如此之美的自然環(huán)境,令我驚嘆不已。再往周圍山上看,漫山遍野全是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和濃密而茂盛的青竹。山坡下是盛開的粉紅色野桃花。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爭相吐艷,一團團,一縷縷的霧氣,如輕紗似飄帶,繚繞在青山綠水和粉紅色桃花之間,完全是一副天然的水彩畫。到處呈現(xiàn)出南國山鄉(xiāng)的濃厚氣氛。讓人感受到攝人心魄的美麗,雖不是江南勝似江南一點不為過,江南春天也美,但哪里會有這么多無邊無際的野桃花呢!
工作組除在縣里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了解情況,研究脫貧致富、加快發(fā)展的措施外,還深入到僜人集中居住的幾個村莊,到僜人家中調(diào)查了解生產(chǎn)生活的情況。
據(jù)縣里介紹,僜人大約有一萬多人,一部分住在“麥克馬洪線”以南印占區(qū),一部分集中居住察隅縣境內(nèi)。直到1960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僜人都住在深山老林里,過著極端落后的原始聚居生活。摘取野果和刀耕火種是主要生產(chǎn)方式。每年春天,放一把火,把周圍樹木燒掉,然后在燒過的山地刨坑下種,從不進行管理,到秋后來收獲。他們穿衣很簡單,男人下身只裹一塊遮羞布,女的穿短袖上衣,僅遮住胸部,下身裹著短裙子,小腿和腳都裸露著。抽煙是僜人的普遍嗜好。不論男女,每人的嘴上都叼著用竹子制作的長煙袋,邊吸煙邊走路,邊吸煙邊干活。僜人的婚姻習俗多為一夫一妻,也有相當數(shù)量一夫多妻的現(xiàn)象。在我們調(diào)查的三個村莊,一夫多妻約占三分之一。而且長期沿襲買賣婚姻,用牛和其他財物購買女子為妻。這種買賣婚姻直到“文革”后期才得到改變。
西藏民主改革以來,我們黨和政府派出一批又一批藏汗干部組成工作隊,深入僜人村寨挨家挨戶做工作,動員他們從深山老林搬遷下山,由政府出錢幫助他們在察隅河畔平坦地蓋房建新村。為改變刀耕火種落后生產(chǎn)方式,工作隊員手把手教他們開荒、播種、鋤地、管理、收割等。工作隊還在村里辦夜校,教他們認字,學文化。在縣城專門開辦僜人小學、中學,使僜人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國家每年撥??钯徺I拖拉機、良種、化肥、農(nóng)藥等,幫助他們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僜人婦女酷愛銀質(zhì)首飾,政府根據(jù)需求情況,每年撥白銀,并派技藝高超的銀匠,進行傳幫帶,發(fā)展當?shù)毓に嚻芳庸I(yè)。在黨的少數(shù)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僜人的政治地位和精神面貌有很大變化。有的僜人當了縣、鄉(xiāng)領(lǐng)導干部,不少青年成為中專生、大學生,走出山寨,在鄉(xiāng)、縣、地區(qū)和拉薩工作。僜人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
就在我們自治區(qū)工作組深入僜人村寨的第二天晚上,村里召開了篝火晚會。男女老幼穿著新衣服,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歡快地跳著僜人舞,工作組成員也興高采烈地被邀請加入跳舞的行列中。大家踩著舞步,邊跳邊唱,歌詞大意是:“祖祖輩輩藏老林,世世代代不見天,樹葉作衣裳,野果當食糧,芭蕉葉蓋在房頂上。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我們出山坳,建新村開良田,社會主義陽光暖心上,僜人生活甜得像蜜一樣?!蔽蚁耄S著深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三農(nóng)政策的深入貫徹落實。如今遠離祖國內(nèi)地僜人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盡管我離開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但那天晚上僜人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和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聲歌聲,深深鐫刻在我的記憶里,時時回蕩在我的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