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一首膾炙人口的《達坂城的姑娘》,讓我們眼前浮現(xiàn)出戴著小花帽穿著花裙翩翩起舞的新疆姑娘。
讓我們一起走進黃胄1959年為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創(chuàng)作的《慶豐收》,去感受他的“新疆情結”。
《慶豐收》是一幅大型歌舞創(chuàng)作作品,畫面高3米,寬6米,表現(xiàn)的是西北邊疆維吾爾族群眾在豐收之后載歌載舞的場景,畫面透露出的那種不可抑制的歡樂情緒感染著每一個讀畫人。
看,遠處天鵝振翅飛翔、田壑整齊排列、鉆塔高聳入云,近處枝葉繁茂的葡萄架下一片歡聲笑語,祥和、熱鬧、喜慶的氣氛撲面而來,這就是黃胄營造的歡快而熱烈的場景。畫面人物眾多,分成五個層次依次展開。畫面中心區(qū),喜上眉頭、笑意盈盈的老漢和明眸流盼、笑靨如花的少女在翩然起舞;右前區(qū)和左前區(qū)雖然是以背影和側面來處理,但黃胄還是通過側笑、擊掌和樂手的動作來傳遞出無限的歡悅;右后區(qū)共有十多人,音容笑貌掩映在葡萄叢中;左后區(qū)的人物最多,密度最大,每個人的表情動作不一,不大的區(qū)域黃胄卻描繪了二十多個惟妙惟肖的人物,各具情態(tài),可見作者的構圖之新奇獨特。
黃胄喜歡直面生活而速寫,在寫形中強調寫神,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如作品左后區(qū)中十三位女性的笑,就頗耐人尋味。她們或舒眉輕笑,或開懷大笑,或凝眸癡笑,或接耳嬉笑……整幅作品五十多個人物的神態(tài)、衣飾、姿容、笑貌,無一重復,無一沉悶,無堆砌之感,無嘈雜之音。
在色彩的運用方面,畫面以水墨為基調,使用朱砂、石青、石綠、大紅等重彩,色塊之間互相映襯,沉著鮮艷,效果熱烈、濃麗、明快,與硬朗的復線巧妙相融,共同營造了歡樂的場景。
《慶豐收》是黃胄眾多新疆題材作品中的一幅。新疆是他夢魂牽繞的藝術故鄉(xiāng),新疆人民是他鐘情的藝術形象,“新疆情結”讓黃胄因新疆而成名,新疆的風土人情也因黃胄而被大眾知曉。可以說,黃胄離不開新疆,沒有新疆就沒有黃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