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家木雕商戶,5萬多件木雕精品,約你五一相聚劍川!
一大批靚出天際,做工精細,用料考究的劍川木雕精品五一期間將在劍川獅河木雕工業(yè)園區(qū)趕街子,與此同時木雕匠人們還要在現(xiàn)場一展身手,熱愛木雕的小伙伴可以到現(xiàn)場,買買買!
精雕百年良材,細刻千年文化。劍川素有“文獻名邦”、“木雕之鄉(xiāng)”的美譽。劍川木雕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從北京故宮到西安古城,從上海世博園到昆明金馬碧雞坊,從官渡古鎮(zhèn)到麗江古城,無不蘊藏著劍川木匠的聰明智慧,劍川木雕是當之無愧的“滇西奇葩”。
2017年4月27日至5月2日,劍川縣木雕藝術特色小鎮(zhèn)將舉辦首屆云南名匠木雕專業(yè)大師、藝術師(滇西片區(qū))評選暨劍川縣2017年木文化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工匠精神,讓能工巧匠更好地在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使木雕技藝得到傳承與發(fā)展,讓“千年技藝、手工木雕”品牌,成為展示大理白族文化和劍川木雕文化的嶄新名片,成為滇西北黃金旅游圈上的又一個旅游新亮點,讓白鄉(xiāng)文化醇香濃郁,木雕產(chǎn)業(yè)煥發(fā)新彩。
而此次劍川木文化系列話動還將在飽含木雕底蘊的劍川縣獅河木雕文化產(chǎn)業(yè)園區(qū)舉行,屆時將舉行精彩的白族歌舞表演、云南木雕大師評選活動、木雕雕刻大賽、劍川木雕藝術小鎮(zhèn)招商推介會、云南木文化產(chǎn)品展銷會,還可品嘗正宗的白族八大碗、三道菜、山老腿、王記涼粉等各種劍川美食。
之所以河獅成為此次活動的重中之重,是因為獅河村在劍川東南的甸南鎮(zhèn)上,是劍川最聲名遠揚的木雕村。早在百年前,劍川的獅河木雕與梅園石雕已并稱“滇中雙絕”。
走入今天的獅河村,村間小道上間或堆有如山的木屑,沿村路循入,夾道俱回響著電子木雕機低沉的嗡鳴。
木雕機席卷獅河村,展眼,已有十數(shù)年。村中倒也還有循古的手工作坊。木匠師傅神閑氣定,邊聽白族調,邊在勾畫了墨線的木案上有條不紊地雕鑿。窄亮的鋒刃游過,犁出堆堆蓬蓬如浪的新鮮刨花。
從河獅存追溯木雕匠人的故事,要從公元856年說起,當時在南詔王都羊咀咩城的中心,一座廣五里、高百尺、容萬人的五華樓巍巍然聳峙在蒼洱之間——這便是南詔國的觀禮臺、國賓館,向西南夷十六國昭示尊榮。五華樓由五層廣臺疊疊鋪陳,是迄今罕見的大型木構樓閣,有“檐欄橫島岫,臺閣接風云”的恢宏氣象。而五華樓的整體營建均由劍川木匠,一力擔當。
此前,南詔曾攻掠成都,擄回了十萬蜀人工匠,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充配劍川。
西蜀匠人于本地開枝散葉、傳藝授徒,劍川在短短幾十年間便滋生出新興蓬勃的木石手工行。當南詔王族馬不停蹄地營造了小寺三千、大寺八百;當佛國大理的家家戶戶俗常俱要雕造神龕、供奉神佛……一眾劍川匠人的手藝由此被歷練得純熟精絕。
元明以來,儒學大興。劍川人以耕讀舉業(yè)、知書達理為榮,普遍重文輕商。加入木石行當?shù)氖止そ?,因其亦通文墨,頗能得人尊重。劍川藝匠以此層出。
匠人們游走四方,幾近包攬滇省上下的木石活計,更有人踏足川藏和東南亞。明清兩代,劍川木匠也多次奉調入京,先后加入紫禁城、頤和園、圓明園等皇家園囿的修造。清乾隆年間,劍川州牧張泓在《滇南新語》中記道:劍川磽瘠,食眾生寡,民俱世業(yè)木工,滇七十余州縣及鄰滇之黔、川等省,善規(guī)矩斧鑿者,隨地皆劍民。
從明末開始,走進紫禁城的劍川木匠,深受東陽木雕、金漆木雕的啟發(fā),回本地后雕制了工藝獨到的格子門——劍川左近并不出產(chǎn)名貴的木料,匠人們便選用西南高寒山地多出的青皮木。青皮木含水量高、木質柔韌,經(jīng)數(shù)年的陳放,可完成深達五層的透空鏤雕。
在三房一照壁的白族建筑里,當高大雪白的照壁把耀眼的陽光日復一日返照回正房廳堂,廳堂上那一排六扇的格子門,不僅有著日常遮擋的實際功用,也承托著自然聚焦的審美需求。以透鏤工藝雕琢而成的青皮木格子門,線條細膩流暢,造型立體生動,倘若是多達數(shù)層的繁復鏤空,更能向廳堂中篩濾出一種分外明靜幽邃的光線。說不清從何時起,白族人家每每蓋立新宅,總不惜工本,也務求劍川匠人打造一堂稱心如意的格子門。
如今劍川木雕秉承千百年來得精華,題材廣泛,造型優(yōu)美,形象生動,構圖嚴謹,工藝精美。1996年劍川縣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雕藝術之鄉(xiāng)”,2009年被中國家具協(xié)會授予“中國民族木雕家具產(chǎn)業(yè)基地”稱號,2011年劍川木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2013年成功注冊“劍川木雕國家地理證明商標”,讓劍川木雕在繼承前人衣缽的同時更讓其魅力繼續(xù)發(fā)揚。
Tips:
交通:
自駕從大理至劍川約車行3小時左右;
下關北部客運站可坐中巴車,十五分鐘一班,票價40內
周邊景點:
沙溪:云南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國家歷史文化名鎮(zhèn),風景秀麗,民居古樸如畫。
石寶山:因山上的紅砂石成龜背狀裂紋,如獅似象像鐘,得石寶之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寶相寺:寶相寺又名石寶寺,因建筑奇險,被譽為“云南的懸空寺”。明正統(tǒng)年間所建,初為道觀,后來佛教興盛,是著名的佛道合流場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