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學婧
摘要:目的 探討全面護理在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腎綜合征出血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全面綜合護理。對兩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經過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后,對照組護理有效率為81.63%,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5.9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護理在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中的運用效果突出,有效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同時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面護理;腎綜合征出血熱;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133-02
腎綜合癥出血熱屬自然疫源性疾病,導致腎綜合癥出血熱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腎綜合癥出血熱具有病情發(fā)展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危害程度高[1]。出血、發(fā)熱、腎臟損害為其主要臨床癥狀。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可病情發(fā)展分為五期,包括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良好的護理干預可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保障作用[2]。本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腎綜合征出血患者98例,探討全面護理在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符合診斷標準的腎綜合征出血患者98例,臨床表現主要為出血、發(fā)熱、腰痛、頭痛等癥狀,經輔助檢查,顯示患者伴有HR損害,血小板數量減少。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2.5±6.7)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1.8±6.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觀察、病房環(huán)境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
1.2.2觀察組 行全面護理,包括一般護理及針對性護理。
1.2.2.1一般護理 ①心理護理:當患者病情發(fā)作后,可能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出現,因此,患者心理壓力通常較大,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及時對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疏解,要多與患者溝通交流,通過成功案例,鼓勵患者樹立康復信心。②飲食護理: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飲食以熱量和維生素含量高,鹽分含量低,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可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當病情發(fā)展為多尿期時,應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③消毒隔離:應該病癥具一定傳染性,因此須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避免病情傳染給其他人員。病房須保持良好的通風,并定期消毒。
1.2.2.2針對性護理 針對性護理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發(fā)展的不同時期來開展相應的護理,包括:①發(fā)熱期護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盡量臥床休息,同時做好體溫監(jiān)測工作,體溫測定間隔2~4 h開展1次。為防止休克或休克加重,禁止采用藥物降溫,應進行物理降溫。同時指導患者做好個人衛(wèi)生,積極預防感冒。②低血壓休克期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心跳、血壓、脈搏)加強監(jiān)測,為防不時之需,可將抗休克藥物以及器材放置于患者床邊,告知患者家屬,避免對患者進行隨意搬動。③少尿期護理:做好尿量監(jiān)測工作,以及患者進液量(包括飲用水,靜脈輸注液體等),避免輸液過量,導致肺水腫等情況的發(fā)生。做好眼部護理工作,如患者出現球結膜充血癥狀,可采用經生理鹽水打濕的紗布,對患者眼部進行敷貼。④多尿期護理:飲食上多食高熱量食物,同時對機體水電解質平衡進行維持,如患者尿量每天多于3000 ml,可視情況補充適量鉀鹽、蛋白質。⑤恢復期護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患者適量運動,避免勞累過度,如感不適,及時就醫(yī)。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顯效:經過相應干預措施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頭痛、出血、發(fā)熱等)全部消失;有效:經過相應干預措施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頭痛、出血、發(fā)熱等)得以改善;無效:經過相應干預措施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頭痛、出血、發(fā)熱等)無明顯改善,甚至更為嚴重。以顯效率+有效率計算護理總有效率[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9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其余為一般滿意。以滿意率+一般滿意率計算護理總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n(%)]來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有效率比較
經過相應干預措施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過相應干預措施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病情發(fā)展快,且會伴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大部分患者在入院治療時,通常處于發(fā)病初期,針對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除了采用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外,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疾病康復也具有重大意義[4]。有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根據腎綜合癥出血熱病情發(fā)展不同時期,為其開展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有效提升[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全面的干預措施對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進行護理后,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提示根據腎綜合癥出血熱病情發(fā)展的不同時期,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這也和前人的研究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在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中的運用效果突出,可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有效提高,促進患者康復,同時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麗霞.淺談腎綜合癥出血熱病人的護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08(15):298-299.
[2]李亞麗,張維華.腎綜合癥出血熱的臨床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7):149-150.
[3]初春霞.淺談19例腎綜合癥出血熱病人的護理[J].醫(yī)藥前沿,2014(30):224-225.
[4]王素玲.腎綜合癥出血熱的臨床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4):155-156.
[5]童金英.重型腎綜合癥出血熱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1(6):12-13.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