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
【摘要】 目的 探究對膽結石患者予以全面護理的效果。方法 88例膽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44例。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 實驗組患者給予全面護理模式,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的總體有效率為95.45%, 參照組的總體有效率為75.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參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護理模式能夠輔助膽結石治療效果的提高, 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全面護理;膽結石患者;方法與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60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究全面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膽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44例。實驗組男19例, 女25例;年齡36~72歲, 平均年齡(47.56±13.48)歲;病程3個月~9年, 平均病程(3.28±1.31)年。參照組男21例, 女23例;年齡38~69歲, 平均年齡(46.63±13.59)歲;病程2個月~9年, 平均病程(3.17±1.28)年?;加衅渌麌乐叵到y(tǒng)疾病的患者不參與本次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患者均行手術治療,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 如體征監(jiān)測、飲食與用藥指導、抗感染處理等。實驗組給予全面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術前需對患者予以常規(guī)性的檢查, 包括血壓、體溫、呼吸、血常規(guī)等。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術前的教育與指導, 詢問患者是否有嚴重的病史或過敏史, 告誡患者要禁食、禁水, 以保證手術的正常進行;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其家屬簡單介紹手術的過程與相關事宜, 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 增加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與信任度。
1. 2. 2 術中護理 術中, 護理人員要安撫患者情緒, 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手術開始后要對患者的體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 如有異常及時與醫(yī)師溝通, 配合醫(yī)師做好相應的處理。
1. 2. 3 術后護理 術后要對患者的體征進行監(jiān)測, 并幫助患者采取正確體位, 為清醒時采取平臥位, 清醒后采取半仰臥位[1]。如果患者的呼吸頻率波動較大, 且發(fā)生神志不清、口唇發(fā)紺等現(xiàn)象, 可認為患者出現(xiàn)低效性呼吸的狀況, 此時應指導患者用正確方法咳嗽與排痰;如果患者出現(xiàn)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 可適當用藥止吐;如果患者出現(xiàn)疼痛的現(xiàn)象, 要對患者進行安撫, 讓患者保持防松的狀態(tài), 如疼痛劇烈或持續(xù)較長時間, 可酌情考慮用藥物鎮(zhèn)痛。
1. 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手術情況與效果進行分析, 觀察指標包括住院時間、手術時間以及術中的出血量。治療效果為治愈: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全部結石被切除, 病情完全緩解, 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有效:患者治療后各指標恢復正常, 大部分結石被切除, 病情得到明顯緩解, 偶有復發(fā);無效:患者體內有較多的結石殘留, 病情無變化甚至有加重的可能。總體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的總體有效率為95.45%, 參照組的總體有效率為7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實驗組的住院時間為(6.44±1.19)d, 手術時間為(35.12±4.30)min, 術中出血量為(31.04±3.90)ml;參照組的住院時間為(9.58±2.21)d, 手術時間為(51.24±9.04)min, 術中出血量為(60.78±7.91)ml。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膽結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 多發(fā)于中老年女性[2]。一旦發(fā)病患者的右上腹會發(fā)生疼痛, 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這種疾病的病理較為復雜, 一般需手術治療[3]。但手術情況與治療效果會受到護理工作的影響, 如果護理不到位, 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出血、感染等癥狀, 也可能會因為緊張等情緒而影響正常治療的展開[4]。為了輔助提高治療效果, 全面護理模式產生。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 對患者予以全面護理模式后, 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達到95.45%, 而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均明顯減少。由此可見, 全面護理模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
對手術情況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患者的情緒[5], 圍術期的全面護理能夠將患者的情緒進行較好的安撫, 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 提高整個手術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全面護理模式對治療效果的提高與手術情況的改善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 因此可推廣該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谷雪芳.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臨床合理用藥, 2015, 8(3C):160.
[2] 吳志英.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24):75-77.
[3] 柳愛書.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效果觀察.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3):321-323.
[4] 張亞瓊.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醫(yī)藥前沿, 2013, 3(20):247-248.
[5] 劉永霞.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4, 26(2):120-121.
[收稿日期: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