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珅頡
小時候,我最愛吃奶奶做的面條。每天中午,你就會看到一個小小的女孩,在廚房里吵著鬧著,嘴里大喊“奶奶面條!奶奶面條!”
奶奶的面條別有一番風(fēng)味,面是熱的,湯汁是涼的,配料是五花八門的。有時候是紅湯,像面店里做的;有時候白湯,就是爛糊面。
每次奶奶做面條時,我就會候在一旁,等著等著,不由自主就會“口水直流三千尺”。偶爾奶奶還會逗我玩,明明面條煮好了,卻說還沒煮好,悄悄地把火關(guān)掉,讓懵懵懂懂的我望而不及。此時,我的忍耐絕對不會超過半分鐘,時間一過,就往地上一躺,耍起踢蹬哭鬧的絕招。奶奶也不急,笑瞇瞇地端給我一碗香噴噴的面條。我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餓極了似的,抱著碗就急吼吼地扒拉起來,就怕別人搶走了。其實有的時候,是奶奶故意把面煮得爛一點,讓我更好消化。
平時吃飯,我不怎么愛吃蔬菜,聰明的奶奶就在面澆頭上做文章:胡蘿卜和牛肉搭檔,燉得爛爛的;西紅柿雞蛋,酸爽可口;綠油油的青菜擺放得像一朵花,還圍著一圈蘑菇……
每次我吃面條時,奶奶總是在一旁慈愛地看著我,像是在欣賞她一生的杰作,還時不時地伸過一張餐巾紙,幫我擦去嘴角的湯汁。有時我也會挑出一根面條,伸到奶奶嘴邊:“奶奶吃?!蹦棠掏芘浜系販愡^來,輕輕地吸溜一下。然后,我就咧著嘴朝奶奶笑,奶奶就瞇著眼朝我笑。
一碗面,奶奶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