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每天早上7點45分左右,??磕暇╈o淮街的829路公交車司機。”近日,正在家中坐月子的竇女士特意發(fā)了一條微博,想要感謝一位素不相識的公交司機,在她懷孕期間,每天為行動不便的她等上約半分鐘,讓她心里暖暖的。在講究效率、追求精準(zhǔn)的現(xiàn)代社會,爭分奪秒成為許多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緊了發(fā)條的匆忙步履,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時間就像一個緊箍咒,裹挾了許多人的喜怒哀樂。不少司機患上了“速度煩躁癥”,對他人不耐煩、對自己不耐煩,一切費時間的事情都會引起心理上的煩躁甚至憤怒;稀缺而清新的“多等半分鐘”,讓我們見證了一位公交司機的善良和責(zé)任。
精要點評
著名社會學(xué)家費孝通先生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即使在陌生人社會,每一個人的舉手之勞,依然可以點亮并溫暖別人的世界。對善良和責(zé)任的堅持,對共同體意識的回應(yīng),“多等半分鐘”的成人之美,讓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些信任,讓社會充滿更多的溫情。
搶分速記
沒有說過話,也沒有打過招呼,孕婦和公交司機依然可以完成互動。面對大肚子的孕婦,已經(jīng)有了孩子的公交司機聯(lián)想到妻子懷孕期間出行不便,通過“多等半分鐘”來傳遞善意和關(guān)心;面對公交司機的“多等半分鐘”,孕婦用發(fā)微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激與謝意。樸素人性中的善良與責(zé)任,“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繪就了“多等半分鐘”的動人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