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荊門一考生
成長是無邊無際的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上,注定歷經(jīng)坎坷,注定磕磕絆絆。在這條路上,我學會了很多,成長了許多。伴著我一路走來的,除了親愛的爸爸媽媽等家人,便是閱讀。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遍喿x,是一個艱難然而又輕松愉悅的事。若全心全意地愛上了閱讀,可以廢寢忘食、不顧一切;反之,將痛苦萬分、如坐針氈。只要抱有求知欲,大量地閱讀,“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定可以有收獲。
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是第一本深深震撼我的書,書中“我”的阿嬤是一個生活困窘的清潔工,有時甚至連飯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她不向生活低頭與屈服,而是堅強地活了下來,獨自撫養(yǎng)了七個子女長大成人,都有所作為。“我”和阿嬤生活在一起八年,她的樂觀與開朗都言傳身教地感染著“我”,使我一生都受用不盡。這個孩子其實就是洋七本人。其實阿嬤的樂觀也感染了我,每次我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會想起阿嬤那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都會想起她說過的“笑對人生的苦難,沒有什么過不去”。這便是閱讀的力量,是閱讀引領(lǐng)我、教會我樂觀向上,笑對困難。
《震動》是《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的作家王巨成的代表作,以生動細膩的語言娓娓道來,在汶川大地震時六個原來本有些互相仇視的少年因為地震建立起了堅不可摧的友誼,令人為之動容。當時我看這本書,也從頭哭到尾。是《震動》告訴了我友誼的寶貴與重要性,使我明白了友誼是千金萬銀也無法買到的,只有將心比心,用真誠與信任對待他人,才會收獲到他人的友誼。閱讀像一個用心良苦的老師,竭盡全力地為我講述為人處世的道理,使我懂得了珍惜友誼,這正是我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當年紀越來越大,接觸的書籍越來越多,我在書店偶然地看到了丁立梅的《遇見》。只是掃了一眼,它便攫住了我的目光,打開書,上面的文字細膩柔軟,像是香醇的咖啡,緩緩流過心田,使我回味無窮。她的文字很淳樸、很嫻雅,但是都充滿了哲理與深度。正是這樣富有“含金量”的閱讀,使我能夠提升自己,豐富自己。亦是它讓我深切體會出——真正的詩意不是文字有多么華麗,意境有多么燦燦生輝,而是鉛華洗盡后它是否禁得住歲月的洗禮,是否能為人們傳遞蓬勃的能量。
閱讀,大量的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卻從不炫耀,默默無聞地坐在角落注視著你我的喜怒哀笑。它伴隨、引領(lǐng)我成長,使我樂觀向上、擁有友情,也學會詩意地生活。
在任何時候,請相信閱讀。
亮點點評
一是扣題緊密,內(nèi)容充實。作文緊緊扣住題目而寫,始終談“閱讀滋潤我成長”,且用了大量閱讀如何滋潤“我”成長的實例,內(nèi)容非常充實。
二是廣泛涉獵,立意深刻。作者雖然只選取了閱讀《佐賀的超級阿嬤》《震動》《遇見》三本書的感悟、收獲來寫,可是,我們看得出來,作者的閱讀面是非常寬的,而且是用心閱讀,深入思考的,且往往有心得、有感悟、有收獲。讀《佐賀的超級阿嬤》習得了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讀《震動》懂得了珍惜友誼的基礎(chǔ)是用真誠與信任對待他人;讀《遇見》品悟到真正的詩意的內(nèi)涵。這樣的感悟和構(gòu)思超越了同齡人的普遍認知,立意新穎深刻,值得品鑒。
三是善用修辭,首尾呼應(yīng)。全篇的引用恰到好處。如作文開頭處的引用“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有別于同齡人常用到的名句,又為作文營造了一個高雅的氛圍。開頭說“……便是閱讀”,結(jié)尾說“在任何時候,請相信閱讀”,這明顯是首尾呼應(yīng)。
(李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