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瑜
具有對音樂的熱愛,讓他盛名傳天下,又是他的自由灑脫讓他在盛名之下一次次繼續(xù)突破和創(chuàng)造。他不慕名利,不羨權貴,在獲得諾貝爾獎后,在被奧巴馬邀請演出后,依舊是淡然,我行我素地對待每一個人,不因身份的貴賤而區(qū)別對待,他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若不是因為他心中有著始終如一的寧靜,絕對自由的人生態(tài)度,迪倫何以創(chuàng)造出如此巨大的成就?
莊子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無己,無功,無名,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迪倫,就是一只逍遙的大鵬鳥。
做一只逍遙的大鵬鳥,尋找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哈珀·李寫完《殺死一只知更鳥后》名聲大噪,但她隱居在了家鄉(xiāng)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城,當她的侄子問她為什么不在盛名之下接著寫作,她回答道:“有過這樣一次,還有什么可寫的?”她對功名的不屑,對塵世喧囂的不理睬,都讓我們欽佩。和迪倫一樣,他們擁有的是內(nèi)心的寧靜,與世無爭的淡然。縱使??菔癄€、斗轉(zhuǎn)星移,沉淀下的,是他們那不朽的創(chuàng)作。拿破侖在反法戰(zhàn)役中輕敵,他的驕傲自滿,讓一直以勝利號稱的法國軍隊遭遇滑鐵盧慘敗,拿破侖也以退位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像他這樣的驕縱傲慢、居功自傲,即使可以稱霸一時,又怎么能流芳百世呢?
尋找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成就屬于自己的生活。可是,生活中繁華太重,恰與寧靜之光的暗淡形成觸目驚心的反差?,F(xiàn)實中我們看到一群又一群為了名利、為了一紙證書而學習或工作的人,他們一旦獲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在看似繁盛的文學世界里,我們只見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學”,沒有那潛心創(chuàng)造之光的作品。同樣,在音樂領域,又有幾人能像迪倫那般從容——表演后僅與奧巴馬握手,然后微笑著離開。
做一只逍遙的大鵬鳥,我們要有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愜意,要有鄭板橋“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的閑適,要有于謙拯救了大明王朝后的冷靜,更要有袁隆平、莫言、王選在成功之后的淡然和不驕不躁的品質(zhì)。
喬布斯說:“成敗得失,悲歡沉浮,在死亡面前終將逝去,我們看見的是那些恒久不變的東西?!笔堑?,內(nèi)心的淡然自由,灑脫的態(tài)度,才是創(chuàng)造的起源與歸宿。
在名利榮華來臨之際,我們?nèi)阅馨仓羲兀唤邮?,不以物喜,像逍遙的大鵬鳥一樣,找到自己心靈的凈土。這,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教師點評
文章以迪倫不慕名利的淡然的品質(zhì)開篇,妙用莊子筆下逍遙游著的大鵬鳥,巧妙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用哈珀·李和拿破侖兩人的事例作對比論證,有說服力。化用了蘇軾、鄭板橋等人的詩句,結合喬布斯的名言,深化了主題。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