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大叔
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分寸感。分寸感很難道明,在工作、生活、交際當(dāng)中,最難把握的便是分寸。
前幾天,Susan給我講了一件讓她糟心的事。那天她跟男朋友去一家高檔餐廳,也算是給她接風(fēng)洗塵,她剛為了男朋友放棄了家鄉(xiāng)的工作,只身一人來到他所在的城市。
他們坐在一個可以看到海景的靠窗位子,完美的氣氛,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處。終于結(jié)束了異地戀,Susan內(nèi)心既興奮又忐忑。
就坐之后,男生說:“這里美吧?在你家那小地方是不是從來沒去過這么好的地方吃飯?”
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從男生口中說出“小地方出來的人”。雖說平日里兩人的相處模式就是互相調(diào)侃,但唯獨這種玩笑Susan不能接受。
也許在你看來不是過分的事,但偏偏就是別人心里最介意的點。無論朋友還是戀人,分寸感真的太重要。
人生沒有撤銷鍵,維持長久的感情,秘訣就在于這種分寸感。
上周末,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你要是不答應(yīng)我的要求,我就把吃飯時抓拍你的糗照發(fā)到朋友圈?!?/p>
我以為是玩笑也沒當(dāng)回事。不一會兒我翻看朋友圈真的發(fā)了,但以為是分組可見,在外旅游的我心情正好,就沒在意。
過了一會,再打開朋友圈竟然看到共同好友在下面點贊,立馬火冒三丈。打電話給朋友,極力壓抑住怒火,要求朋友把糗照刪了,不然朋友真的難做。
只要是因為你開的玩笑,導(dǎo)致別人生氣了,你就應(yīng)該反省道歉,而不是質(zhì)疑別人為什么這么敏感。
再好的關(guān)系,沒有了分寸感,即便是小事,也會產(chǎn)生大的隔閡。剛剛好,其實才是最難把握的度,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沒有掌控好分寸感,而帶給對方或自己尷尬 。
生活中,那些被夸高情商的人,你仔細(xì)觀察一下,其實都是能夠巧妙掌握好分寸的人。他們不一定多么熱情,也不是刻意而為,可是他們知道如何說話辦事才能使別人感覺舒服。
他們總是能夠了解別人的敏感點,并知道如何避免觸及這些地方。他們沒有指手畫腳的壞毛病,而是尊重別人的選擇。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有一種妥當(dāng)?shù)?、安全的被保護感。
分寸感是個好東西,希望生活中我們都有能力把握好這個尺度。
(摘自墨兒心靈驛站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