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飛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黑龍江哈爾濱 10086)
摘要:研究恩替卡韋膠囊的制備工藝。篩選恩替卡韋膠囊中各輔料的最佳配比,主要采用流化床制粒技術對本品處方及工藝進行研究。為確定了恩替卡韋膠囊的最佳工藝處方。流化床制粒技術制備恩替卡韋膠囊配方工藝簡單、可行、比較適宜產(chǎn)業(yè)化推廣。
關鍵詞:恩替卡韋膠囊 一步制粒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HBV病毒引起的一種復雜的疾病,患病后極難治愈,并可發(fā)展成為肝硬化、肝癌等絕癥,因而開發(fā)一種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對指導醫(yī)生臨床用藥和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具有深遠的意義。
就目前而然保肝、護肝的藥物很多,抗HBV復制作用最強、副作用相對最小、價格較低的藥物則屬核苷類似物。而恩替卡韋是繼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之后的最新一代核苷類似物類藥物,它在世界各地臨床研究中所表現(xiàn)出的療效和抗耐藥性遠遠高于臨床應用廣泛的拉米夫定,且副作用卻小于拉米夫定,且對使用拉米夫定無效的患者依舊有效。
一、輔料的篩選
1、潤濕劑及粘合劑的選擇:根據(jù)膠囊的劑型特點,分別考察采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水及淀粉糊、聚維酮的溶液作為潤濕劑及粘合劑的可行性,考察指標為顆粒流動性、膠囊崩解時限、尾料量、溶出度等,適宜的粘合劑應保證顆粒的流動性好,膠囊的崩解時限要小,產(chǎn)品的尾料要少,膠囊的溶出度要高,滿足上述條件,就是比較適宜的粘合劑。
2、填充劑的選擇: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對輔料進行考察篩選。先后對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乳糖、甘露醇、木糖醇、蔗糖等多種藥用輔料的不同配比進行制粒,考察指標為顆粒的流動性和可壓性、即顆粒的流動性要好、膠囊的崩解時間要短,對上述結果進行綜合比較和分析,篩選適宜的填充劑。
3、潤滑劑的選擇:分別用二氧化硅、硬酯酸鎂、滑石粉、硬脂酸、PEG4000、PEG6000為潤滑劑,考察指標采用休止角的顆粒情況,具體方法是采用固定漏斗法的休止角測定儀,休止角越小說明顆粒的潤滑性越好。
4、崩解劑的選擇:分別采用羥丙纖維素、羧甲淀粉鈉、交聯(lián)聚維酮、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吐溫80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崩解劑,根據(jù)各崩解劑的參考用量確定其用量,與原料混勻制粒、干燥、裝囊后,考察指標為崩解時限,即在不大于5分鐘時間內(nèi)崩解為最佳。
通過上述篩選過程,初步確定崩解劑為交聯(lián)聚維酮,填充劑為甘露醇、淀粉、微晶纖維素,潤滑劑為硬酯酸鎂,潤濕劑為乙醇溶液,進行處方篩選如下:
二、工藝優(yōu)化
本品規(guī)格為0.5mg,主藥含量較低,為保證產(chǎn)品的含量均勻度,以粒度分布均勻性、流動性等為技術考查指標,通過正交試驗對各種儀器參數(shù)及操作條件進行優(yōu)化。
1、風量選擇
根據(jù)流化床氣速—壓降關系曲線,氣速過低時為固定床階段,氣速過高時為氣體輸送階段,實驗測得風量為 1.2~1.8 m3/min 時為流化床階段。在該范圍內(nèi),當風量增大時,床層升高,干燥速度加快,但流化狀態(tài)漸趨不穩(wěn),而在制粒過程中,保證穩(wěn)定的流化狀態(tài)是關鍵,故選擇 1.4 m3/min 為進風量。
2、進風溫度選擇
因主藥恩替卡韋在50 ℃以下較穩(wěn)定,實驗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故進風溫度50 ℃為宜。
3、噴霧空氣壓力選擇
噴霧壓力使?jié)饪s液霧化,與床層充分接觸。噴霧壓力越大,霧化效果越好,但小霧滴容易被吹到床層上部,粘堵除塵布袋。噴霧壓力越小,霧化程度越低,霧滴分布不均,導致顆粒不均,甚至出現(xiàn)塌床。實驗觀察表明,0.4 MPa 的噴霧空氣壓力較合適。
4、噴霧速度選擇
噴霧速度大時,對物料潤濕能力和滲透能力增大,粒徑增大,但噴霧速度大于 20 ml/min 時,易發(fā)生粘壁,并迅速出現(xiàn)溫度驟變失穩(wěn),嚴重堵塞篩網(wǎng),流化系統(tǒng)阻力明顯增大,流化床消失。噴霧速度較小時,則干燥時間延長,能量利用率降低。實驗發(fā)現(xiàn),噴霧速度控制在 15 ml/min左右較好。
為提高產(chǎn)品質量,我們在保證產(chǎn)品含量均勻度基礎上,還以含量、分散均勻性、溶出度等為質量考察指標,篩選出最終工藝。在流化床中加入處方量恩替卡韋及輔料,充分流化,頂噴噴入潤濕劑制粒。 制粒參數(shù):噴嘴內(nèi)徑 1.0 mm;進風溫度 45~50 ℃;出風溫度 28~32 ℃;物料溫度 26~30 ℃;風量 60~90 m3/h;黏合劑加入速度 15 ml/min。潤濕劑噴完后,將進風溫度調(diào)至 55~60 ℃干燥 0.5 h,出料。此工藝操作簡便、重現(xiàn)性良好、質量穩(wěn)定可控。
三、工藝驗證
取處方量原輔料,按上述篩選確定的制備工藝進行三批放大試驗,制備的藥物顆粒大小均勻、松實適宜、流動性好,主要質量指標檢測均符合質量標準要求,說明該制備工藝穩(wěn)定可靠。
四、討論
恩替卡韋膠囊規(guī)格為0.5mg,主藥含量較低,避免出現(xiàn)含量不均勻問題,為保證產(chǎn)品的劑量準確、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我們采用了適宜低劑量制劑的流化床制粒技術對產(chǎn)品的處方及工藝進行研究,該技術與常規(guī)制劑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混合、制粒、干燥一次完成,生產(chǎn)工藝簡單、自動化程度高;2、所得顆粒圓整、均勻、溶解性能好;3、顆粒的流動性好,制劑崩解性能好;4、顆粒間較小或幾乎不發(fā)生可溶性成分的遷移,減小了含量不均勻的可能性。
影響流化床制粒工藝的因素較多,只要控制好各個參數(shù)即可得到形態(tài)均勻、粒度分布范圍窄、松實適宜、流動性好的顆粒。
參考文獻:
[1]韓晉、易毛,等.恩替卡韋分散片的處方工藝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9,44(22):
[2]藥劑輔料大全(羅明生,高天惠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3]中國藥典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