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焱鋒
(蘇州市智慧城市規(guī)劃研究應用中心有限公司 215006)
摘 要: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與收集信息的方式也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對于外出的游客來說,許多人都開始使用電子地圖來獲取出行信息,所使用地圖也就是我們學說的電子地圖。本文對電子地圖的編制方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與分析,報告如下。
關鍵詞:編制方案 電子地圖 信息技術
隨著我國地理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用戶提供電子地圖為用戶提供出行服務已經成為可能,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做好基礎地理信息的編制工作,為地圖信息提供一個良好的載體。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zhèn)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居民在出行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出行線路不明確所造成的干擾。在GPS監(jiān)控調試技術的支持下,交通、電信、出租車以及120急救等領域的運行效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隨著我國無線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用戶普遍使用更加先進、準確并且快捷的電子地圖來為自己的出行提供指導,如何最大程度上提高電子地圖的精確度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電子地圖測繪人員十分重要研究課題之一。這就需要測繪人員對各方面的測繪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提高測繪工作的科學性。
1.電子地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1.1電子地圖及基本要求
電子地圖指的是將各方面地理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再將所得到的地理信息數據以圖表的方式轉換為圖形,即所謂的電子地圖。由于GIS自身所具有的復雜性與多樣性,電子地圖以形式與內容上也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然而,參與情況下,GIS以地理空間為基礎,因此,所采用的空間要素也有著明顯的一致性。當前我國在GIS應用方面主要在導航定位、GPS以及決策管理等幾個部分。在地市領域,通常將GIS應用于公交樞紐、長途汽車站、火車站、銀行網點等方面。在具體的應用環(huán)節(jié)中,電子地圖需要滿足面積足夠小、表現形式靈活、地理要素豐富、比例尺度適當、空間數據所有充分的參考價值等幾個要求。
1.2主要內容
1.2.1基本地理信息
根據電子地圖的有關用途,能夠通過電子地圖編輯、獲取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數據:基本設施、建筑物、居民地、水系及附屬設施、交通及附屬設施、境界、城市綠化、園林、植被以及相關的其他要素。
1.2.2專題地理信息
能夠依照用戶的具體需要對電網信息進行采集與編輯。
2.主要技術指標
2.1數學指標
數字化信息電子地圖坐標系,如:蘇州地方坐標系(szbj54)、WGS84坐標系。
2.2圖幅縮編
根據《1:5000、1:1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yè)規(guī)范》所提出的有關規(guī)定。
2.3比例尺
設計人員所設計的圖形在內容上要盡量詳細,在形式上多種多樣,通常選擇1:5000比例尺。
2.4軟件
通過專門的軟件ArcGIS對數據化地理數據進行處理,對可能存在的各種誤差進行糾正,通過AutoCAD2014或ArcGIS對數據進行縮編處理,電子地圖的制作則通過ArcGIS 10.2 for Desktop來完成。
2.5最終數據格式
電子地圖數據的最終格式為ArcGIS格式。
3.數據組織流程
首先要對底圖數據進行嚴格的分析,另外同時完成模擬地形圖的數字化處理與薄膜化處理,生成矢量化地圖數據,利用統(tǒng)一坐標系對各項數據進行定位,以1:5000比例尺縮編制作數字化地形——對地圖資料進行編輯、修測與補測、對各項要素進行編輯與分層處理,對電子地圖的格式進行變化,臨終形成ArcGIS格式的電子地圖。再根據用戶終端設備的有關要求對已經編輯好的地圖進行進一步的制作,再將電子地圖投入到服務與應用中,用ArcGISServer進行發(fā)布。
電子地圖數據組織通常包含數據轉換、數據編輯、專題要素調查、新境地物補調、地形圖矢量化處理以及數據資料收集等。
4.數據編輯
對各項數據進行整理與編輯是電子地圖制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具體的工作內容主要包含圖廓點坐標、核對圖幅接邊、新增建筑物、增加街區(qū)線、幾何校正、屬性定義以及要素分層等。對數據進行整理與修編,能夠對各項地圖要素進行更加合理的表示,最大程度上提高電子地圖的應用質量。在編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主要包含:
4.1數據分層
對電子地圖中所含量的各項數據進行統(tǒng)一的分層處理,將不同類型的信息歸納為一個層次,所需要進行規(guī)劃的數據主要包含要素層、專題層以及注記層三種類型。
4.2數據編輯
4.2.1居民地
居民地指的是地面分布無規(guī)律的房屋,若設計人員所設計的電子地圖存在顏色不正確、分層不清楚、不正交以及不閉合等方面問題時,都需要依照有關要求對地圖進行修編。采用特殊的表示方法將高層建筑突出表示出來,對于其他類型的建筑沒有特殊要求。
4.2.2街區(qū)線
對于已經有街區(qū)線的數據,可以只修編顏色、層以及定義等內容。在沒有街區(qū)線的情況下,根據地形圖進行添加,將街區(qū)納入到同一個封閉單元中。若該區(qū)域內部了的居民地比較分散,需要對各街道進行單獨的分層與繪制,對相關屬性進行定義。
在具體的修編過程中,要對根據原底圖的有關內容,對成片漏測的房子進行綜合性的聚會,再對拐點坐標進行精確的測量。
結束語:
電子地圖是未來的我居民使用地圖最重要的形式,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經趨勢,這就需要設計人員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先進的設計技術進行學習,提高電子地圖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剡旭升.天水市電子地圖的編制方案[J].測繪技術裝備,2003,02:20-22.
[2]王宗原,郝燕玲,徐兆新.基于電子地圖的路徑規(guī)劃的分析解決方案[J].應用科技,2006,02:34-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