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新華商輿情監(jiān)測中心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書享界”(ID:Crossover-Reading)。
1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fā)榜現(xiàn)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于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于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p>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xiàn)人的心性修養(yǎng)。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戚,唯有修養(yǎng)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jié)乃現(xiàn)。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yǎng)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王陽明墨跡
2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復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yǎng)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后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jié)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jié)束后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tǒng)統(tǒng)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p>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yǎng)和做事的秘訣。
對于修養(yǎng),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yǎng)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備無患。
王陽明一生主張: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3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nèi)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yǎng)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zhàn)時,我們處于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fā)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于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么“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fā)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里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于才能和修養(yǎng),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4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圣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于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zhí)著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里蠟燭的光說:“這是光?!痹诳罩挟嬃藗€圈說:“這也是光?!庇种赶虼獗粻T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痹僦赶蚰苛λ疤帲骸斑@還是光?!?/p>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zhí)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毙扉邪葜x而去。
蠟燭能發(fā)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么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么問題,而是他的心里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吹竭@點,力求扭轉(zhuǎn),那么光明便已不遠。
5
“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nèi)褲么?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于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贝蟊I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nèi)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jīng)常的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nèi)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nèi)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無是處呀!”endprint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zhì)。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6
“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游玩。朋友指著巖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jīng)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艷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7
“
你看滿大街都是圣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游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diào)說:“我看到滿街都是圣人?!?/p>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后也未改變“傲”的氣質(zhì)。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蓖豸薏幌嘈?。他始終認為圣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圣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圣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p>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后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愿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jīng)是真正的圣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yǎng),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yǎng)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8
“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
1528年陰歷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龍鋪?!蓖蹶柮饔謫枺骸按孟裢A??”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蓖蹶柮餍α艘幌拢骸暗侥峡颠€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p>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里靜的只有王陽明咝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p>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
王陽明雕像
王陽明憑啥在當今商界爆紅?
作者 | 唐文
近幾年,王陽明在商界非常熱。
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在深圳一個大公司就職的朋友參加了關(guān)于王陽明的培訓,她感到講師口中的王陽明似乎不太讓人信服,于是專門給我電話討論,之后我在朋友圈發(fā)了個對“致良知”的感嘆,并覺得有機會開個關(guān)于王陽明的課,引來一大堆人點贊,連其中幾位平時頗為沉默的當紅企業(yè)家竟也破天荒地“冒泡”出來,(順帶澄清一下,不少人會把“知行合一”認為是關(guān)于認知和行動的問題,其實這里的“知”就是王陽明口中的“良知”而不是常規(guī)意義的認知,理解這點是理解陽明心學的關(guān)鍵)。
為什么王陽明這么受歡迎? 在此通過一個具體事例略說幾句。
王陽明立過大功,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剿滅和收降了很多山賊,而且這些行動是在沒有朝廷全力支持,甚至有小人層層阻撓的情況下完成的。
其中尤其平定寧王的叛亂尤其很微妙,因為朱宸濠同學造反是蓄謀已久的,要想搞定他的叛亂,時機的拿捏在當時復雜的形勢下簡直就是種藝術(shù)。如果提早做防范調(diào)兵遣將,把這事情擺到明面上來,一不留神就會被扣上加害皇親國戚的帽子,然后是要入大牢吃官司的,但要完全等到寧王正式宣布造反時再去準備就來不及了。
王陽明老師的特點在這個時候就表現(xiàn)出來了。
一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沒有皇帝主動授意,早早就在準備。(真正牛掰的豪杰自會審時度勢,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怎么可能只會等著老板安排任務呢)。
二是抓的時機很準,沒有在此之前占著道德制高點哭天搶地讓皇帝難堪,也沒等著問題惡化然后幸災樂禍地到處吹噓自己有先見之明。
三是非常善于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注意這個表述,這是陽明心學沒有只留于“內(nèi)圣”而能“外王”為后世推崇的一個關(guān)鍵)。在沒有朝廷重兵支持下,王陽明采用圍魏救趙的方法,在朱宸濠得意洋洋準備遠征時,搗了他的老巢南昌。朱宸濠慌了神連忙回來救南昌,沒有想到狡猾的王陽明在他回家的路上伏擊了他,不久之后朱宸濠就被王陽明活捉了。
一個圣人怎么能這么“狡猾”呢?對,王陽明就是中國歷史上很少做到“內(nèi)圣外王”的人。
他首先是圣,剿匪時,能喚起江洋大盜心中的“良知”他就不會輕易殺生,比如大盜黃金巢和盧珂就真的被他一紙文書喚醒了良知而歸降。但要不吃這一套,那對不起,王陽明“王”的威力就顯露出來,他總會“致良知”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請再次注意這個表述),出其不意地把那些屢剿不滅的山賊殺個片甲不留。
朝廷沒有給王陽明應有的肯定,甚至在平定寧王叛亂后發(fā)生了要他把寧王放了,讓皇帝親自去捉拿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換了別人面對這樣的荒唐皇帝荒唐制度早摔飯碗不干了,但王陽明“圣”的一面就體現(xiàn)出來,無論是直面軍情的兇險,還是面對體系的不平等待遇,他都能回歸內(nèi)心“致良知”。這讓王陽明人生幾起幾伏卻是越挫越勇。
陽明心學的成就讓他不是體現(xiàn)為一個淡然若定的“得道高人”,盡管面臨大的體制有不足,面臨前面沖鋒陷陣后面小人放冷箭,面臨眼前的資源有限而敵人兇險,他都能忍辱負重,創(chuàng)造性解決現(xiàn)實中的嚴峻問題。
這是陽明有別于很多歷史大儒的地方,他堅定了很多人的信念——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而生生不息的自強之源,正來自我們的心靈。
注有新華商雜志和新華商輿情監(jiān)測中心,皆為本站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必究!
為了鼓勵網(wǎng)友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爆料線索以及有關(guān)直銷行業(yè)的原創(chuàng)稿件、市場情報,新華商輿情監(jiān)測中心特推出有獎爆料計劃激勵網(wǎng)友:一經(jīng)采用給予200-2000RMB獎勵
張小姐 :18588883930
征稿郵箱:1372041816@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