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經(jīng)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的時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yù)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shù),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如果吃三碗,必須再盛一次,哪怕盛一點點也好,總之要湊成雙數(shù)。吃飯時母親分送壓歲錢,用紅紙包好,我全部用以買花炮。吃過年夜飯,還有一出滑稽戲呢,這叫“毛糙紙揩洼”?!巴荨本褪瞧ü伞R粋€人拿一張糙紙,把另一個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說:你這嘴巴是屁股,你過去一年中所說的不祥的話,例如“要死”之類的,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意被揩,盡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調(diào)皮,出其不意,突如其來。哪怕你是極小心的人,也總會被揩。有時其人出前門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豈知道他繞了個圈子,悄悄地從后門進來,終于被揩去了。此時笑聲、喊聲使過年的歡樂氣氛更加濃重了。
……
年初一上午忙著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nóng)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花紙(即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
初二開始,鎮(zhèn)上的親友來往拜年。我父親戴著紅纓帽子,穿著外套,帶著跟班出門。同時也有穿禮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張紅片子。父親死后,母親叫我也穿著禮服去拜年。我實在很不高興。因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穿禮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譏笑的,也有嘆羨的,叫我非常難受?,F(xiàn)在回想,母親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舉已廢,還希望我將來也中個舉人,重振家業(yè),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
初五以后,過年的事基本結(jié)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謝往還,也很熱鬧。廚房里年菜很多,客人來,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話:“拜年拜到正月半,爛溏雞屎炒青菜。”我的父親不愛吃肉,喜歡吃素。所以我們家里,大年夜就燒好一大缸蘿卜絲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來,放在鍋子里一熱,便是最好的飯菜。我至今還忘不了那種好滋味。但是讓家里人燒起來,總不及童年時的好吃,怪哉!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個元宵佳節(jié),然而賽燈之事,久已廢止,只有市上賣些兔子燈、蝴蝶燈等,聊以應(yīng)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開門做生意,學堂也開學,過年也就結(jié)束。
(節(jié)選自豐子愷《過年》,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點撥
作者按時間順序,介紹了從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段時間家鄉(xiāng)的一些熱鬧的場面,有的是介紹習俗,有的是說明禁忌,有的是敘述熱鬧的場景,就像連環(huán)畫一樣,讓我們感受到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年味。
小露一手
同學們,我們也可以仿照這篇文章,寫一寫你們家鄉(xiāng)從除夕到十五比較重大的習俗,讓大家喜歡去你們那里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