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連的“未來工程”
巴基斯坦法曲爾小學
“我要做中國兄弟永遠的朋友?!苯衲?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平行論壇上,當年輕的巴基斯坦小伙納塞姆動情地說出這句話時,響起了長久的掌聲。參會人員真切地感受到了納塞姆對中國、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納塞姆的家鄉(xiāng)坐落在巴基斯坦瓜達爾的法曲爾地區(qū),交通條件和教育設施都十分落后。當地沒有一所小學,為了上學,孩子們不得不去10公里外的一個鎮(zhèn)子,甚至到另一個城市。而納塞姆與中國的情緣就開始于這個難題的解決。
巴基斯坦法曲爾小學。 (新華社 供圖)
2015年4月20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雙方簽署了50多項合作協(xié)議。為推動協(xié)議落地,增進民心相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和機構走進巴基斯坦、建設巴基斯坦。中國和平發(fā)展基金會就是其中的一個。
“民心相通就是要做讓當地老百姓實實在在受益的事兒?!被饡嚓P負責人說,在走訪了法曲爾地區(qū)之后,基金會工作人員了解到了當地有6000多人,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沒有學校,當地人希望修建學校的心情急切。因此基金會決定出資40萬美元,委托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設一所公立小學。
中國機構幫助建學校的消息很快在當地傳開,納塞姆的父親穆哈邁德聽到后十分高興。他決定把自己家的地捐獻出來建學校,“我自己就沒有受過教育,當聽說中國要援建一所學校時,我非常高興,這是一次機會,我想把這塊土地留給孩子們?!北M管當地土地價格上漲很快,但他一點也不后悔?!叭绻疫€有其他的土地,我還會捐出來?!?/p>
有了納塞姆家的捐獻,學校建設進展順利。2015年11月11日,學校舉行奠基儀式,開工后,當地政府和人民對項目給予了極大支持,項目建設幾乎是一路“綠燈”。
由于法曲爾為港口地區(qū),土地多是沙地,建筑資源也相對缺乏,負責勘察設計的中方公司充分考慮當地情況進行設計和建設。小學是完全按照當地伊斯蘭教風格和民俗設計,嚴格遵循當地建筑規(guī)范和標準,精選建筑用料,特別結合當地海洋性氣候特征修建了牢固的墻壁,更耐日照和雨水腐蝕,而建筑質量由巴方監(jiān)審。2016年9月1日,在巴基斯坦總理納瓦茲·謝里夫的見證下,法曲爾小學正式交付使用。備受青睞的“中國小學”
法曲爾小學不算大,但整個校園干凈整潔,一棟紅頂白墻的二層教學樓頂迎風飄揚著碩大的中巴兩國國旗,學校是附近當之無愧的“地標性”建筑,與校園外遍地黃沙和周圍低矮、破舊的屋舍形成鮮明對比。
置身校內,瑯瑯書聲整齊劃一。走進教室,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面龐上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10歲的麥胡娜是學校3年級學生,坐在寬敞明亮教室里的她,不時翻看課桌上的新書本?!拔襾碜灾袊W!”麥胡娜自豪地說,“我以后想學習中文,長大后我想去中國上學。”
法曲爾小學教師穆罕默德·尤努斯說,當地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受過教育,其中包括許多僅會簡單識字或寫自己名字的人。法曲爾小學的建立對改善這一狀況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現在很多人希望把孩子送到這里上學,因為這是中國援建的學校,他們認為教學質量較高,希望他們的孩子在這里接受教育,將來還可能有機會到中國留學。”尤努斯高興地說。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隆重舉行由中國投資的瓜達爾港開航揭幕典禮。 (東方IC 供圖)
計劃招生150人的法曲爾小學竟然吸引了349名適齡兒童前來報名上學。凝聚在法曲爾小學的意義,已遠不止是一所學校,更象征著當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改變命運的強烈心愿。目前,法曲爾小學有5個年級、6個班級,老師已由1名增加到5名。
學校建好了,納塞姆和中國的故事卻沒有因此而結束?;饡埣{塞姆來中國參觀訪問,體驗中國生活。騎共享單車、用淘寶、訂外賣,納塞姆的生活儼然和中國的青年沒有什么區(qū)別。“中國很多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希望我的祖國也能如此發(fā)達。”
正是在這段時間,納塞姆產生了一個在中國學漢語的想法,學成回國后將在小學教授中文,成為中巴兩國人民友誼的使者。在基金會幫助下,他來到河南工業(yè)大學學習中文,學校為他提供了政府獎學金,并減免了學費、住宿費。學習了近一年漢語,納塞姆掌握了基本的日常用語。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納塞姆向來自全世界的代表分享了他的“中國故事”。納塞姆認為,“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家鄉(xiāng)帶來了新的活力,“對于未來,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我將與中國建設者們攜手繪就瓜達爾更加燦爛的明天!”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立體工程。法曲爾小學的援建、穆哈邁德老人的善舉、麥胡娜的愿望、尤努斯的喜悅、納塞姆的使命……這些人與事的交雜和關聯(lián),他們的期冀、汗水和喜悅在這條紐帶上熠熠閃光,勾畫出更多人的幸福,也作出每個人對“一帶一路”的生動注解。
“一帶一路”帶來的民生獲得感
更多崗位更高收入
中國企業(yè)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qū),創(chuàng)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yè)崗位。
教育點亮更多希望之光
在“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中國承諾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獎學金新生名額,并為此設立了“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
金融服務更多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普遍欠發(fā)達,中國突飛猛進的移動支付等技術正幫助沿線國家發(fā)展普惠金融。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中國宣布將設立生態(tài)環(huán)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fā)展國際聯(lián)盟,并為相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援助。
特色旅游更可期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中國民眾出境游熱門目的地,中國與沿線55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xié)定,22個國家單方面給予中國公民免簽或落地簽入境待遇。
精神生活更豐富
中國已經與60多個相關國家簽署了廣播影視合作協(xié)議,共同舉辦“國家文化年”等人文交流活動20次,簽署43項文化交流執(zhí)行計劃等政府間合作協(xié)議。
醫(yī)療水平逐步提高
中國倡議啟動“一帶一路”公共衛(wèi)生聯(lián)盟、“一帶一路”醫(yī)院臨床??坡?lián)盟等合作機制,共同打造“健康命運共同體”。
(張翅 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