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
生活習慣支配著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積月累、持續(xù)不斷,也會對健康產(chǎn)生重要影響。而近來流傳的不少“致癌的生活習慣”之類的文章,更讓人心驚肉跳。
這些說法中,哪些靠譜?
“無肉不歡”的警鐘
生活中“無肉不歡”者大有人在,他們每頓必有肉,而且必須是豬牛羊肉,還要“大塊吃肉”。這樣的習慣的確會提高患癌風險。
紅肉是指豬牛羊肉,其相對于禽類和魚蝦的肉,顏色更紅,由此得名。加工肉,就是添加了鹽、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肉制品,包括火腿、香腸、培根肉、咸肉、臘肉、熏肉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對肉類攝入與患癌關系的研究進行了評估和總結,并在兩年前宣布將紅肉列為二類致癌物,將加工肉列為一類致癌物。這給“無肉不歡”族敲響了警鐘。
最初將肉類與患癌風險聯(lián)系起來的是歐洲的科學家。他們做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把歐洲各個國家的紅肉攝入量與其大腸癌發(fā)病率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紅肉攝入越多的國家,大腸癌的發(fā)病率越高。
隨后,他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相關調查,不僅發(fā)現(xiàn)紅肉與大腸癌有關,還與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膽囊癌等多種腫瘤相關;同時還發(fā)現(xiàn),吃加工肉的危險更高,高鹽、高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攝入,顯著增加了胃癌的風險。
紅肉和加工肉都被列為致癌物,是不是要禁止其入口呢?關鍵在于把握好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薦每天的畜禽肉攝入量為40~75克,優(yōu)先選擇雞鴨等禽類肉。按照這個推薦,人們可以估算出大致合適的紅肉攝入量。
至于加工肉,其致癌級別為一級,高于紅肉,應該盡量避免食用。
吃火鍋的危害
截至目前,對于經(jīng)常吃火鍋是否會增加患癌風險,還沒有大規(guī)模的人群研究提供明確的證據(jù)。但是吃火鍋具有的幾個特點,與已知的患癌風險有關。
吃火鍋會造成攝入的食物溫度過高。食物溫度高會損傷口腔和食道的黏膜組織,并且增加致癌物對組織的傷害。高于60攝氏度,就會對黏膜造成危害。
火鍋的食物大多高油、高鹽,還容易進食過量。脂肪攝入過多和鹽攝入過多會增加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進食過量會造成胃腸道負擔過重和能量過剩?;疱伒臏恢碧幱谥蠓袪顟B(tài),在其中燙煮各種食物,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
實際上,兩個方面的改善就能大大降低吃火鍋的致癌風險。一是減少吃火鍋的頻率,應一個月一次甚至更少。二是提倡清淡,盡量以燙煮新鮮蔬菜為主,葷菜應加以限制,燙煮后的食物需要稍微晾涼,減少甚至不用蘸料,避免高油高鹽。
“沙發(fā)土豆”的風險
愛看電視與久坐緊密相連。與愛看電視類似的,還有長時間坐著上網(wǎng)、打游戲、看手機,等等。已有大量人群研究證實了經(jīng)常性的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患癌風險,與此相反的是靜坐久坐的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
久坐看電視,常常還伴隨著大量吃零食。美國人有個生動的比喻,把愛看電視的人叫做“沙發(fā)土豆”,因為他們總是坐在沙發(fā)里,吃著薯片,看著電視,結果不運動加上不健康食物的大量攝入,導致超重和肥胖,使得患癌風險成倍增加。
要改變其實也不難,就是要做到在看電視的時候,想方設法避免靜坐,盡量增加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
最佳選擇是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不僅把看電視的時間化為運動的時間,還可以增加運動的樂趣,幫助形成持續(xù)運動的習慣。
冰激凌吃個不停的后果
冰激凌是美味的食物,還可以調節(jié)心情、愉悅生活。但是吃冰激凌如果不注意節(jié)制,可能會導致患癌風險增高。
冰激凌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和糖。吃個不停、欲罷不能,結果就是過多地攝入脂肪和糖。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大腸癌、膽囊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增高。
糖攝入過多,雖然不會直接導致患癌風險增高,但是總熱量攝入增多,身體會將無法消耗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長此以往,發(fā)生超重和肥胖,同樣會增加患癌風險。
不愛睡覺很危險
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天天與電子產(chǎn)品打交道,上網(wǎng)、看電視、看手機等,導致睡眠時間被大量侵占。有資料顯示,上海已經(jīng)成為全國睡眠最少的城市,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
睡眠時間少可能是增加癌癥風險的危險因素??茖W家通過研究夜里上班的女性,發(fā)現(xiàn)她們的乳腺癌發(fā)病率明顯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褪黑素的減少所造成的。
褪黑素是人的睡眠激素,在睡眠時分泌,主要是幫助人們獲得高質量的睡眠,也會降低女性雌激素水平,還會在人體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清除自由基,可以減少患癌風險。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們晚上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亮,對于人體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產(chǎn)生了抑制作用。也就是說,褪黑素減少使得人的睡眠時間縮短,睡眠質量變差,從而增加了患癌風險。
這些生活習慣與患癌風險存在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有的是直接產(chǎn)生作用,有的則間接起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在了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