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生
除夕日上午,老爹提議要去茶園噴灑農(nóng)藥,生怕正月老天會“掉淚”。
哈,這不是我“分內(nèi)之事”,正想溜進房間,一聲:“哦,記得貼門錢啊!”頓時,“眾人目光齊聚于吾”,沒辦法,遵命!好在我有“機靈小子”的稱號,我取了個紅袋子,將門錢盡數(shù)裝到里頭,一手拿糨糊,一手提著凳子,紅袋子呢,就掛于胸前(不好意思,像穿著件“肚兜”似的)。我踩在凳子上,舉起手,涂上糨糊,把門錢一張一張貼到門楣上。貼到二樓時,因為空調(diào)房門較高,又兼門錢隨風飄拂,有張門錢被風吹走了,我急忙伸手去抓,結(jié)果從凳子上摔了下來,那叫一個“口吐鮮血”呀!幸好手腳沒事,腦子能使,說明早上幫忙拜神佛還是有作用的。哈哈!
(指導老師:蘇立仁)
知識卡片
關于貼門錢的起源,有這樣一個說法。“年”原來是個吃人的怪物,每逢正月初一出來傷人,因為它怕紅,人們每到那天就提前在門上掛紅布回避,第二天安全無事,見了面就說恭喜,表示躲過了“年”。后來,掛紅布的習慣逐漸被貼紅紙代替,紙上還刻出有吉祥含意的美麗圖案,增加了裝飾效果,這就是“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