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結(jié)果會更糟,但她又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時脾氣壞到極點,經(jīng)常是發(fā)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從那園子里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話都不說。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因為她自己心里也沒有答案。她料想我不會同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從未這樣要求過,她知道得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得有這樣一段過程。她只是不知道這過程得要多久,和這過程的盡頭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動身時,她便無言地幫我準備,幫助我上了輪椅車,看著我搖車拐出小院。這以后她會怎樣,當年我不曾想過。
(節(jié)選自史鐵生《我·地壇·母親》,題目為編者加)
素材解讀
母親想問又不敢問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焦灼!
寫作時,我們可寫某些事情中母親表現(xiàn)出的猶豫、隱忍,分析母親這樣做的原因和心理,從而體會母愛的偉大。例如:既怕耽誤孩子學習又怕牛奶涼了,母親端著牛奶在門口徘徊的身影。例如:孩子考完試后回到家,既急切地想詢問孩子的成績又怕惹孩子不高興時母親憂郁的眼神和吞吞吐吐的話語……這些更能表現(xiàn)母愛的偉大。
(本版由董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