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婆媳情 執(zhí)著 善良
新聞回放 >>·原創(chuàng)·
2017年4月19日,《都市女報》《濟南時報》講述了山東省一位七旬老人扮米老鼠為兒媳籌救命錢的故事,《人民日報》公眾號隨后轉(zhuǎn)發(fā),這則新聞很快在全國范圍內(nèi)成為焦點。老人名叫銀培芝,是德州市寧津縣人,兒媳在去年8月31日出車禍成了植物人。2016年10月21日,銀培芝把兒媳送到濟南一家醫(yī)院治療。為籌集醫(yī)療費,兒子出去打工了,老人則每天抽空趕到森林公園,穿著租來的米老鼠卡通服,戴著5斤多重的面具,靠與游客合影掙點錢。游客得知事情原委后,紛紛與其合影。眾網(wǎng)友盛贊銀培芝老人是“中國好婆婆”。
素材聚焦1 精心照料,決不放棄
“兒媳孝順能干,從沒抱怨過苦,用的是100元的老人機,想要智能手機就是舍不得買。從嫁進門開始,我就把她當(dāng)親閨女。”“都是一家人,哪能放棄呢?”兒媳婦患病后,銀培芝這樣說。醫(yī)生建議每兩小時給患者翻身拍拍背,銀培芝就一直照醫(yī)生說的去做。兒媳大小便不能自理,銀培芝要洗七八個尿布。兒媳吃不上什么好吃的,銀培芝就把“最好”的營養(yǎng)品(親友看望時送的雞蛋、牛奶)給她吃。醫(yī)生說繼續(xù)治療兩三個月,患者有望恢復(fù)基本自理能力。雖然治病花費“3個月得7萬多塊錢”,但銀培芝說決不會放棄兒媳。
素材聚焦2 “再多苦我也愿意吃”
4月18日一大早,銀培芝從病房出發(fā),先步行1300米,然后坐1小時51分鐘共17站公交車,10點多才到達濟南森林公園。這天氣溫達24℃,起初有孩子跑到“米老鼠”身邊照相時,她還能蹲下身子,但很快她就覺得喘不過氣來,險些跌倒。身旁的人趕忙扶住她,幫她摘掉帽子,“老太太臉上全是汗,連人偶里面都是濕的”。銀培芝平時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但是她說,“為了兒媳婦,再多苦我也愿意吃”。
【考場仿真試題】請結(jié)合“七旬老人為兒媳籌救命錢”一事,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每天盤算著如何多賺些錢,以支撐有些“傾斜”的家庭,銀培芝只是一名極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把好吃的給兒媳,為兒媳洗尿布,不是娘親勝似娘親,銀培芝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中國好婆婆;背負(fù)那么多的債,淌過那么多的汗,吃過那么多的苦,卻從不放棄,堅定如一,銀培芝更是令人仰視的平民英雄!
(特約教師 嚴(yán)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