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祺琪+黎玉升
【摘要】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高職院校是未來人力輸出的重要機構,也應該成為依法治國的“發(fā)動機”和“推動器”;另外,高職院校通過人才培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社會服務這三個基本職能,為依法治國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平臺,從而推動依法治國的進程。
【關鍵詞】依法治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應用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201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也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由此,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高職院校是未來人力輸出的重要機構,也是推動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因而,高職院校不僅需要清醒認識自身在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使命,還應當將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到日常行政管理中。
一、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之“科學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高校應當面向社會,依法實行民主管理?!边@一法律規(guī)定明確了學校自主管理權的行使必須遵循法治原則??茖W立法,落實到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塊,應為科學制定校紀校規(guī),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主體和內(nèi)容必須合法
高職院校中兩類主體主要是教師與學生,都屬于《民法通則》中的民事主體范疇。在制定校內(nèi)章程時,首先必須尊重師生作為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遵循公平與平等的基本原則,確保管理人與被管理人的基本民事權益。
其次,高職院校根據(jù)法律和行政機關的授權,援引相關法律規(guī)定或者根據(jù)法律授權自行制定針對在校學生的管理制度,進行教學組織與管理,并針對具體學生做出能導致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變化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制定章程,明確職權
高職院校應按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依據(jù)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程序、步驟和規(guī)章制度,明確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各部門的職權范圍,并以此規(guī)范師生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如依據(jù)《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違紀處理辦法》等上級法律法規(guī),自主制定高職院校自己的制度與規(guī)定,包括原則性與指導性制度、招生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教學與考試制度等,并編制《學生手冊》,把學生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三)章程的通過必須嚴謹公正
院校管理制度是校園內(nèi)部的“最高法”,因而,制度的制定程序必須具備公信力。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審查、修訂或廢止必須經(jīng)過嚴格、公正的程序,由相關部門提出、擬定,經(jīng)過學代會、教代會、校委會、黨委會等行政權力部門的表決通過,之后合法公布。
二、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之“嚴格執(zhí)法”
(一)明確主體間的法律關系
現(xiàn)實生活中,高職院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復雜的,既有“隸屬型”的行政法律關系,又有“平權型”的民事法律關系。第一,高職院校與學生之間存在基于平等、自愿、等價有償?shù)木哂蟹蘸贤再|(zhì)的民事法律關系。普通高職院校全部實行學生自費就讀,自主擇業(yè),學校收取費用,提供服務的模式,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轉(zhuǎn)變?yōu)槠跫s關系。第二,從我國《高等教育法》關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管理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高職院校相對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是被管理者,而在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情況下具有主體地位,相對于學生則成為管理者,所以高職院校在教育領域中與學生之間存在行政管理關系。
(二)正確適用規(guī)章制度
制度既定,就當依法治校,各管理部門必須按行政管理規(guī)范來行使職權,不能越權,濫權,對法律、法規(guī)的適用目的、對象和條件必須充分認識,準確適用。
(三)給行政管理者樹立正確的法治觀
高職院校應該正確理解和行使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權,在學生管理中特別是在制定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時,體現(xiàn)法治精神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充分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受教育權和各種合法權益,依法管理,規(guī)范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內(nèi)容和方法,積極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具體來說:一是在管理工作中公正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權利,堅持做到寬嚴相濟;二是增強管理者的法律意識與法治理念,促使管理者在依法行使自己管理職權的過程中,自覺用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權利,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佳條件。
(四)行政管理行為必須公正
法律在授予高校行政管理權時,往往同時規(guī)定了一定幅度的自由裁量權利,不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同樣不能實現(xiàn)實體正義。因此,高職院校在行政管理中應當以人人平等為原則,對同一事實應當同等對待,不得厚此薄彼;在管理程序上應當遵循《行政程序法》中的回避制度、監(jiān)管制度,避免以權謀私。
三、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之“公正司法”
(一)實行程序公開
行政管理應當按照公開的規(guī)則和標準進行,如優(yōu)秀評選、獎學金評選、教紀學紀的處理、學術評定等權利的行使,其依據(jù)應當公開透明,并具有確定性和可操作性;其結(jié)果應當完成公示程序,接受群眾的公開監(jiān)督。
(二)實行告知制度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第59、62條都明確規(guī)定了學校的告知義務:“學校對學生做出的處分決定書應當包括處分和處分事實、理由及依據(jù),并告知學生可以提出申訴及申訴期限?!备嬷贫仁菍W生知情權的保障,是學生在被管理過程中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
(三)實行聽證制度
聽證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參與原則的核心,同樣也可以運用到高校行政管理的實踐中。如高職院校在進行某些重大決定之前,比如制定處分文件或者做出開除學籍等嚴重的處分前,應當通過聽證制度給學生提供發(fā)表個人意見的機會,通過公開質(zhì)證和反駁,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也避免校方出現(xiàn)暗箱操作的情況。
(四)實行權利救濟制度
法律規(guī)定,行政管理相對人有三種救濟方式:即申訴、復議、訴訟。在高校管理中,可成立仲裁委員會,即通過立法在高校內(nèi)成立專門面向高校行政管理的仲裁機構。學生對學校的處理決定不服,或認為其有關具體行為侵犯了自身合法權益,依規(guī)定程序向?qū)W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申訴理由,請求重新審查處理。這樣便于解決高校內(nèi)部問題,緩和高校管理者與相對人的矛盾,也有利于高校自治。
(五)實行回避制度
在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程序中,應當遵循行政程序法中的回避制度。在處理本部門、本系部或者與個人有密切關系的相對人的問題時,關系人應主動提出回避或者由上級部門指定回避,避免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情況出現(xiàn)。
(六)完善證據(jù)保存制度
高校在行政管理中,應當注重對證據(jù)的收集和保管。否則高校在行政管理相對人申訴或訴訟時,將難以證明其管理行為的正當性。如在處理考試作弊情況時,應當及時沒收作弊工具,留下證據(jù),當場認定作弊行為。
四、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之“全民守法”
高職院校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應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有效地促進國家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步伐。其次,高職院校大學生要全面學習校紀校規(guī),遵紀守法,順利度過大學校園生活。
(一)加強法律規(guī)章制度的宣傳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首先應做到用行動加入國家的普法行動,將《法律基礎知識》課程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讓學生知法,懂法;以校園網(wǎng)及宣傳櫥窗為載體,建設校園法律文化,聘請法律專家、司法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法官等來高校開設法制講座,營造濃郁的法律文化氛圍,引領全體師生踐行法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
(二)校內(nèi)章程應廣為告知
高職院校章程制定后,需定期組織全校師生學習,做好廣泛的宣傳。對新生,首先應當進行入學教育,全面學習《學生手冊》,告知其作為本校學生期間的權利義務,輔導員、班主任應以法制觀念引導學生遵紀守法,依法律校規(guī)規(guī)范自身言行舉止;對于新入職的教職工,也要其先學習章程制度,確保制度能落到實處。
(三)提升行政管理者法律意識
加速強化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在法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法治意識、公正意識、平等意識、權利意識、權力制約意識等,從而使之自覺運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政管理行為。只有管理與法律兼通的行政管理者,才可能在高校的行政管理過程中合法、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正當權利,同時在高校改革的進程中,自覺地將法律意識的提高與制度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
【參考文獻】
[1]劉云濤,李學軍.法治視野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10):128-130.
[2]毛偉,樂金偉.論高等學校管理的法治化[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2(17):54-55.
[3]黃河,黃天荊.法治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實現(xiàn)[J].江蘇高教,2005(03):45-46.
[4]屈桃,王濤.依法治國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程序正當研究[J].學術探索,2015(0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