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梅
摘要 總結了綏中縣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推廣情況,包括任務指標、項目指標完成情況、項目取得的經濟效益、項目發(fā)展前景等方面內容,以為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花生瘡痂??;防治技術;經濟效益;遼寧綏中
中圖分類號 S435.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136-02
綏中縣地處遼西走廊終端,南沿渤海,北倚燕山余脈,形成綏中縣的氣候特點是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小,是各種病害高發(fā)區(qū)。綏中縣現有耕地面積8萬hm2,其中花生歷年種植面積1.33萬hm2左右,占耕地面積的17%左右,經濟收入占農業(yè)總收入的30%,是當地農業(yè)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幾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氣候異常惡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fā),特別是花生瘡痂病這種新型病害的發(fā)生尤其嚴重,已成為制約綏中縣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因素。因此,通過摸索此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探索集成綜合防治技術,使綏中縣花生產業(yè)走上健康發(fā)展軌道,對促進農業(yè)增收、農民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1 任務指標
2012年,對緩中縣花生瘡痂病發(fā)生情況進行系統(tǒng)調查,摸索花生瘡痂病發(fā)生規(guī)律,詳細分析花生瘡痂病發(fā)生原因,引導農民積極采取措施,用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控制病情,降低病害危害程度,并摸索出防治花生瘡痂病的有效藥劑。2012年,全縣進行藥劑防治8 266.67 hm2,至少挽回經濟損失4 000余萬元。2015年,在2012年調查、摸索的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的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新型藥劑防治效果試驗,通過新品種引進對比試驗篩選出具有高抗瘡痂病和各種葉斑病、優(yōu)質、高產特點的花育23、花育34、遠雜9102新品種。通過新型藥劑防治效果試驗,篩選出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1 5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劑1 500倍液噴施2~3次即可有效防治花生瘡痂病。2015年,推廣抗病新品種1 266.67 hm2,推廣新型藥劑防治4 400 hm2,取得經濟效益6 208.4萬元。2012年,抗病新品種和新型藥劑防治的推廣工作在全縣范圍內展開,推廣抗病新品種7 466.67 hm2,推廣新型藥劑防治5 133.33 hm2,取得經濟效益16 550.8萬元。2015年,繼續(xù)加大抗病新品種和新型藥劑防治推廣力度,推廣抗病新品種1.21萬hm2,推廣新型藥劑防治1 466.67 hm2,取得經濟效益20 166.7萬元。經過2011—2015年的大力推廣,綏中縣抗病新品種覆蓋率達89.2%,花生瘡痂病綜合防治基本達到98%以上,綏中縣花生產業(yè)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2 項目指標完成情況
2.1 篩選、推廣抗病、優(yōu)質、高產新品種
2015年,從省內外引進花育20、花育23、花育34、遠雜9102、唐8252花生新品種,以綏中縣主栽的唐油4號為對照,對照分自然發(fā)病不用藥劑進行防治、用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防治和農民常用的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防治3個處理,進行品種對比試驗。通過試驗和示范,篩選出具有高抗瘡痂病和各種葉斑病、優(yōu)質、高產的抗病品種在綏中縣推廣,2013—2015年累計推廣面積2.08萬hm2,2015年新品種覆蓋率達89.2%,3年累計增加產值31 000.6萬元。
2.2 篩選、推廣新型高效低毒農藥
2015年,項目組根據2012年摸索出的防治花生瘡痂病新型高效低毒的有效藥劑進行藥效試驗,篩選出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1 5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劑1 500倍液,噴施2~3次均能有效防治花生瘡痂病,防治及時不會對產量造成明顯影響。通過2011—2015年的示范推廣,新型藥劑防治3年累計推廣面積達1.1萬hm2,可挽回經濟損失10 088.1萬元,至2015年未更換品種的基本上達到95%以上用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及各種葉斑病。
2.3 做好病害測報,及時施藥
在瘡痂病常發(fā)區(qū)定點對瘡痂病進行監(jiān)測,從出現零星病株開始,選3塊田每10 d查1次,按對角線5點取樣,以株為單位,每點查30株,計算發(fā)病株率、發(fā)病葉率和病情指數。待病情指數達到10左右時,通過植保站《植保簡報》、手機短信、網絡等途徑及時發(fā)布病情信息,及時進行防治[1]。
2.4 成立聯防組實施統(tǒng)防統(tǒng)治
綏中縣花生種植面積歷年都在1.33萬hm2左右,全縣24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種植?;ㄉ忦璨【哂斜┌l(fā)性,蔓延速度快。項目組聯合植保站成立花生瘡痂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全縣實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群防群治”,成立專業(yè)統(tǒng)防隊伍。病害發(fā)生嚴重的鄉(xiāng)鎮(zhèn),集中地塊進行統(tǒng)一防治,分散地塊發(fā)動群眾成立聯防組,在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導下,實行聯防聯治,將病情控制在最初發(fā)病狀態(tài)。2012年全省花生瘡痂病大發(fā)生,綏中縣瘡痂病情基本控制在初發(fā)狀態(tài),未對花生生產造成太大影響。
2.5 倡導合理輪作
花生連作重茬,會導致瘡痂病病原菌積累,造成病害不斷加量。項目組通過調查、探討,制定出花生生產3年輪作制:土質好的地塊實施花生—玉米—玉米、花生—玉米—紅薯輪作;土質差的地塊實施花生—玉米—高粱、花生—高粱—谷子輪作。在生產中引導種植戶提高認識,合理調整種植結構[2]。
2.6 清潔田園
花生瘡痂病病菌在病株殘體上越冬,花生收獲后或春季整地前,將花生病株殘體、田間雜草清理干凈,帶到田外集中燒毀,大量減少病菌菌原基數,減少花生瘡痂病的發(fā)生。
2.7 推廣大壟雙行覆膜栽培
采用地膜覆蓋,有利于提高地溫,增加積溫,保持土壤養(yǎng)分,防漬保墑。還可截斷病源的傳播,減輕病害危害程度。
2.8 加強肥水管理,科學施肥
適當增施磷肥、鉀肥及鈣肥,培育壯苗,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高濕干旱時應科學澆水,以提高田間濕度,嚴禁連續(xù)澆水和大水漫灌。
2.9 建立高產示范田,制訂操作技術規(guī)程
為演示給農民看,項目組聯合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及基層各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建立示范基地13個,并在高嶺鎮(zhèn)興隆村和高臺鎮(zhèn)洼甸村出現2個高產典型,創(chuàng)造了花生單產9 307.5 kg/hm2和10 237.5 kg/hm2的高產紀錄,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項目組根據推廣、示范經驗制訂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操作規(guī)程,以便農民在生產中有據可依。
2.10 開展技術培訓
花生瘡痂病2012年在綏中縣突然暴發(fā),使種植農戶和農業(yè)技術人員都感到非常棘手。而對這一突發(fā)狀況,項目組專業(yè)技術人員查找各方面資料、聘請省級專家,積極探討有效防治措施,并借助“陽光工程”和“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組織培訓26次,累計培訓1萬余人(次),帶動農戶達3萬戶以上,發(fā)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通過召開現場會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有效防控措施。
3 項目取得的經濟效益
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已受到綏中縣農村經濟發(fā)展局和葫蘆島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的充分肯定,深受綏中縣種植農戶的歡迎,經過2013—2015年的推廣示范,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在綏中縣得到全面推廣,并已輻射到興城、連山及河北省的山海關、昌黎等市縣區(qū),取得了比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3.1 單位面積收入增加
3.1.1 種植新品種單位面積收入增加。2015年品種引進試驗表明,選擇種植高抗瘡痂病及各種葉斑病、優(yōu)質、高產的花育23、花育34、遠雜9102比常規(guī)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花生瘡痂病的唐油4號平均增產77.5%,農民普遍使用的甲基托布津防治花生瘡痂病平均產量僅為3 205.5 kg/hm2。2011—2015年花生平均價格6.0元/kg,種植花生需種量262.5 kg/hm2,新品種種子價格13.0元/kg,唐油4號種子價格10.0元/kg,種植新品種可增加收入14 116.5元/hm2。
3.1.2 新型藥劑防治單位面積收入增加。使用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比常規(guī)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平均增產47.7%,增加產值9 171元/hm2。
3.2 取得的經濟效益
推廣新品種增加產值:2013年推廣種植新品種1 266.67 hm2,增加產值1 788.1萬元;2014年推廣新品種7 466.67 hm2,增加經濟收入10 540.3萬元;2015年推廣新品種1.21萬hm2,增加經濟收入17 033.9萬元。
推廣新型藥劑增加產值:2013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4 400 hm2,增加產值3 854.7萬元;2014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5 133.33 hm2,增加經濟收入4 707.8萬元。2015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1 466.67 hm2,增加經濟收入1 345.1萬元。
節(jié)本增效:2013年種植抗病新品種,不用防治花生瘡痂病,可節(jié)省農藥及人工費用1 425元/hm2,全縣節(jié)約藥劑及人工費180.5萬元;2014年推廣種植抗病新品種可節(jié)約農藥及人工費用1 064.0萬元;2015年推廣抗病新品種節(jié)約農藥及人工費用1 719.5萬元[3-4]。2013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花生瘡痂病比使用常規(guī)的殺菌劑少用藥1次,全縣可節(jié)約藥劑人工費385.1萬元;2014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瘡痂病節(jié)約農藥及人工費用238.7萬元;2015年推廣新型藥劑防治節(jié)約農藥及人工費用68.2萬元。
2013年、2014年、2015年推廣防治花生瘡痂病技術項目,分別取得經濟效益6 208.4萬、16 550.8萬、20 166.7萬元。
4 項目發(fā)展前景
綏中縣耕地面積8萬hm2,歷年花生種植面積1.33萬 hm2左右。花生瘡痂病是一種新生病,是花生產業(yè)化發(fā)展的瓶頸問題,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推廣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促進了綏中縣花生種植業(yè)的產業(yè)化發(fā)展。
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推廣,受到了綏中縣農村經濟發(fā)展局及葫蘆島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的充分肯定,通過技術推廣,深受綏中縣廣大花生種植農戶歡迎,并已輻射到興城、連山、河北省的山海關、昌黎等縣區(qū),輻射面積已達1萬hm2以上。綏中縣農業(yè)技術推廣體系健全,有一支精干的專業(yè)技術推廣隊伍,為花生瘡痂病防治技術推廣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和技術保障?;ㄉ忦璨》乐渭夹g集成與推廣具備推廣應用的成熟條件,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5 參考文獻
[1] 周如軍,徐喆,傅俊范,等.遼寧花生品種對瘡痂病抗性及流行時間動態(tài)分析[J].植物保護學報,2014(5):597-601.
[2] 周如軍,傅俊范,王大洲,等.遼寧花生瘡痂病發(fā)生調查及流行因素分析[J].植物保護,2013(1):159-161.
[3] 劉永超,張緒萍,闞海禮,等.花生瘡痂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藥劑防治試驗[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2(8):98-99.
[4] 方樹民,王正榮,郭建銘,等.花生瘡痂病藥劑防治試驗[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6(2):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