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興
摘要:闡述了蠐螬、金針蟲的形態(tài)特性、發(fā)生特點、為害花生癥狀,提出了防治蠐螬、金針蟲的措施。
關(guān)鍵詞:蠐螬、金針蟲;形態(tài)特性;發(fā)生特點;為害花生癥狀;防治措施
在新干縣,花生以旱地種植為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對花生危害較重。如若沒防治好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將影響花生收成,受害花生一般減產(chǎn)20%~30%,嚴重的減產(chǎn)60%~70%,甚至絕收;同時,地下害蟲的為害還會影響花生品質(zhì),給種植花生的農(nóng)戶造成較大損失。因此,在旱地花生栽培過程中,要特別注重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防治。
1蠐螬、金針蟲的形態(tài)特性
蠐螬是金龜甲或金龜子的幼蟲。老熟幼蟲長35~41mm,身體多皺折,靜止時彎成C型,頭部黃褐色,胴部乳白色,頭部前頂每側(cè)有3根剛毛,肛門孔呈三射裂紋狀。金針蟲的成蟲體長8~9mm或14~18mm,體黑或黑褐色,頭部生有1對觸角,胸部著生3對細長的足,前胸腹板具1個突起,可納入中胸腹板的溝穴中。頭部能上下活動似叩頭狀,故俗稱“叩頭蟲”。幼蟲體細長,25~30mm,金黃或茶褐色,并有光澤,故名“金針蟲”,也有稱“鐵絲蟲”。
2蠐螬、金針蟲的發(fā)生特點
蠐螬年生代數(shù)因種、因地而異,這是一類生活史較長的昆蟲,一般1年發(fā)生1代,或2~3年發(fā)生1代,長者5~6年發(fā)生1代。蠐螬共3齡。1~2齡期較短,3齡期最長。始終在地下活動,與土壤溫濕度關(guān)系密切。因此蠐螬在春、秋季兩季為害最重。金針蟲生活史較長,需3~6年完成1代,以幼蟲期最長。幼蟲老熟后在土內(nèi)化蛹,羽化成蟲有些種類即在原處越冬。翌春3、4月成蟲出土活動,交尾后產(chǎn)卵于土中。幼蟲孵化后一直在土內(nèi)活動取食。以春季為害最烈,秋季較輕。
3蠐螬、金針蟲的為害花生癥狀
蠐螬對花生的危害主要是咬食花生幼苗和莢果,幼蟲終生棲居土中,幼蟲孵化后即開始為害。在花生幼苗期主要咬食花生幼莖、幼根部,使花生失去營養(yǎng),枯萎而死,造成大量缺苗斷壟現(xiàn)象;在果實膨大期主要蛀食花生的莢果,造成花生爛果、部分果空殼或僅剩果柄。金針蟲幼蟲孵化后立即開始為害,以幼蟲態(tài)為害時間可達2年多,在花生幼苗期,金針蟲在地下咬食花生幼莖幼根,或咬破莖部鉆入莖內(nèi)食害,使花生失去營養(yǎng),枯萎而死,也會造成大量缺苗斷壟;在果實膨大期鉆入莢果,取食果仁,造成空殼,空殼上僅留有1個小黑孔。
4防治蠐螬、金針蟲的措施
防治蠐螬、金針蟲對花生的危害,重點要抓好2個時期的防治,即花生苗期和花生開花扎針期?;ㄉ缙诜乐蔚叵潞οx主要是起保苗、壯苗的作用;花生開花扎針期防治地下害蟲主要是起保果、壯果的作用。2次防治對種植花生都很重要。苗期未防好地下害蟲會造成缺苗嚴重,不利于花生高產(chǎn),開花扎針期沒有防治好地下害蟲,將嚴重影響花生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4.1花生苗期的防治
用5%辛硫磷顆粒劑45~75kg/hm2或40%辛硫磷乳油7.5kg/hm2拌干細土300~375kg均勻撒施全田,隨撒隨犁或隨耙入土中可兼治根結(jié)線蟲病和苗期蚜蟲。
4.2花生開花扎針期的防治
花生開花扎針期地下害蟲的防治方法,可采用撒藥、毒土處理和藥液灌墩等方式。旱地花生藥液灌墩費工費時,大面積作業(yè)有困難。通常采用撒藥防治和毒土防治比較方便。
4.2.1撒藥防治。撒施農(nóng)藥以顆粒農(nóng)藥為好。在花生開花扎針期,選用地下害蟲殺蟲劑進行防治。667m2可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或5%地亞農(nóng)顆粒劑2.5~3kg。將所用農(nóng)藥撒施在花生地上,及時中耕培土,使農(nóng)藥埋入土內(nèi)。這樣既具有防蟲效果,又對花生有培土作用。
4.2.2毒土防治。667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g,加水10倍,噴于25~30kg細土或火土灰上拌勻成毒土,撒于種溝或地面,隨即培土迎果針。
(收稿:2016-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