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曉 黃 鋒 施惠國 林麗花 孫 麗
(上海市崇明區(qū)廟鎮(zhèn)農業(yè)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2153)
綠肥茬早熟優(yōu)質機插水稻新品種(系)的引種與篩選
沈春曉 黃 鋒 施惠國 林麗花 孫 麗
(上海市崇明區(qū)廟鎮(zhèn)農業(yè)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2153)
由于崇明地區(qū)水稻主要種植品種“秀水134”的成熟期較遲,不利于綠肥的生長、高產,影響了崇明島“綠肥-水稻”種植模式的推廣應用,特引進9個水稻新品種(系)進行了綠肥茬機插水稻新品種(系)引種及篩選試驗。結果表明,通過綜合比較參試品種(系)的莖蘗動態(tài)、抗病性、生育期、產量、稻米品質等因素,發(fā)現(xiàn)最適宜崇明地區(qū)綠肥茬口機插的水稻新品種(系)為“滬粳13-7”、“滬香粳106”。
綠肥茬;機插;水稻;引種;篩選;產量
隨著崇明地區(qū)勞動力流失及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而機插稻具有減輕農民負擔、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益等優(yōu)勢,能有效緩解崇明地區(qū)水稻種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同時,種植綠肥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富集磷鉀、增加生物覆蓋率、提高各種礦質營養(yǎng)元素的效應、提升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物理性狀、保持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目前崇明地區(qū)綠肥后茬主要種植的水稻品種“秀水134”因生育期較長、熟期較晚,不利于綠肥的生長、高產,進而影響了崇明區(qū)“綠肥-水稻”種植模式的推廣應用。為解決以上問題,筆者引進9個水稻新品種(系),通過綠肥茬機插種植的方式,進行了引種及篩選試驗,現(xiàn)將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崇明區(qū)廟鎮(zhèn)南星村進行。前茬綠肥為蠶豆。試驗設1個品種(系)為1個處理,供試的水稻新品種(系)為“滬香粳12-260”、“滬香粳268”、“滬香軟12-386”、“滬香軟540”、“滬粳13-7”、“滬粳144”、“滬香粳106”、“滬香粳11-21”、“滬軟12-12”,以“秀水134”為對照(CK)。
水稻種植方式均采用小苗機插,5月10日播種,6月3日機插。各品種全生育期每667m2均施純氮22kg,氮肥運籌為基蘗肥∶穗肥=7∶3,各品種(系)穗肥施用時間和施用量根據其生育進程及田間長勢而定。各品種(系)水漿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培管措施均一致。
2.1 分蘗動態(tài)
由表1可知,“滬香粳268”高峰苗數(shù)最高,每667m2為33.7萬苗,該品種成穗率為60.5%,分蘗力為3.1。高峰苗數(shù)最低的是“滬香粳106”,每667m2為30.2萬苗,該品種成穗率為68.9%,分蘗力為2.7。10個參試品種中,分蘗力最強的是“滬軟12-12”,為3.3;最差的是“滬香軟540”和“滬香粳106”,均為2.7。成穗率最高的是“滬粳13-7”,
為69.5%;最低的是“滬香粳268”,為60.5%。
表1 各水稻品種(系)的莖蘗動態(tài)比較
2.2 病害發(fā)生情況
在水稻各種病害發(fā)生高峰期,調查了田間病害發(fā)生情況。由表2可知,各品種(系)均沒有發(fā)生條紋葉枯病,說明參試的10個水稻品種(系)對條紋葉枯病的抗性均較強。而水稻紋枯病在參試10個品種(系)中均有發(fā)生,表明各品種(系)對紋枯病抗性不高。水稻稻瘟病在“滬香粳11-21”、“滬軟12-12”、“滬香粳12-260”、“滬香軟12-386”中有零星發(fā)生,株發(fā)病率均在2%以下,發(fā)病級別也較低,說明“滬香粳11-21”、“滬軟12-12”、“滬香粳12-260”、“滬香軟12-386”這4個品種(系)較抗稻瘟??;其余6個品種(系)均未發(fā)生,說明“滬香粳268”、“滬香軟540”、“滬粳13-7”、“滬粳144”、“滬香粳106”、“秀水134”對稻瘟病的抗性較強。水稻紋枯病在“滬粳13-7”、“滬粳144”、“滬香粳106”田間調查未發(fā)現(xiàn)病株,其余7個品種(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但無明顯發(fā)病中心,說明“滬粳13-7”、“滬粳144”、“滬香粳106”對水稻紋枯病有較強抗性,其余7個品種(系)較抗水稻紋枯病。
表2 各水稻品種(系)的病害發(fā)生情況(單位:%)
2.3 生育期
表3 各水稻品種(系)的生育期比較
由表3可知,各品種(系)的始穗期均在8月底至9月初,齊穗期均在9月上中旬,其中抽穗最早的是“滬香軟540”;成熟期最早的是“滬香軟540”,其次為“滬香粳11-21”和“滬香粳106”;全生育期最長的是“秀水134”和“滬粳144”,均為176d。在參試的10個品種(系)中,除“滬粳144”的全生育期與對照“秀水134”相當外,其余品種(系)均比對照的全生育期短5d以上。
2.4 產 量
表4 各水稻品種(系)的產量及其結構比較
由表4可知,實產最高的是“滬粳13-7”,比對照增產16.1%;其次為“滬軟12-12”,比對照增產12.6%;實產比對照增產達5%以上的品種(系)有4個,分別為“滬香粳11-21”、“滬軟12-12”、“滬粳13-7”、“滬香粳106”;實產最低的是“滬香軟12-386”,比對照減產5.9%。
2.5 稻米品質
表5 部分水稻品種(系)的稻米品質比較
經對生育期、產量、抗病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對比后,選出“滬香粳11-21”、“滬軟12-12”、“滬粳13-7”、“滬香粳106”等品種(系)進行稻米品質鑒定。由表5可知,根據NY/ T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滬香粳106”符合優(yōu)質一等食用粳稻標準,“滬香粳11-21”符合優(yōu)質二等食用粳稻標準,“滬粳13-7”、“秀水134”符合優(yōu)質三等食用粳稻標準,“滬軟12-12”符合普通食用粳稻標準。
試驗結果表明,各參試品種(系)均抗水稻條紋葉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發(fā)病輕,但水稻紋枯病均有發(fā)生。其中“滬軟12-12”稻瘟病發(fā)生較重,而稻曲病、紋枯病發(fā)生最重的是“滬香粳12-260”。除“滬粳144”生育期與對照“秀水134”相當外,其余參試品種(系)均比對照生育期短5d以上。比對照增產的有“滬香粳11-21”、“滬軟12-12”、“滬粳13-7”、“滬香粳106”、“滬香粳12-260”、“滬香粳268”6個品種(系)。稻米品質表現(xiàn)優(yōu)于對照“秀水134”的有“滬香粳106”和“滬粳11-21”。
綜上所述,通過綜合比較參試品種(系)的莖蘗動態(tài)、抗病性、生育期、產量、稻米品質等因素,最適合崇明地區(qū)綠肥茬口機插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系)是“滬粳13-7”和“滬香粳106”。
2017-02-17
綠肥-早熟優(yōu)質稻輪作茬口模式的示范與推廣(編號:143919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