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稻秸稈還田淺旋滅茬不同還田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2017-07-18 11:47:47鵬徐雯宋江蘇省宜興市高塍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44
      上海農業(yè)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田量基本苗宜興市

      邵 鵬徐 雯宋 亮(江蘇省宜興市高塍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44;

      2江蘇省宜興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214200;3江蘇省宜興市屺亭街道農業(yè)服務中心 214213)

      水稻秸稈還田淺旋滅茬不同還田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邵 鵬1徐 雯2宋 亮3(1江蘇省宜興市高塍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214214;

      2江蘇省宜興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214200;3江蘇省宜興市屺亭街道農業(yè)服務中心 214213)

      為減少水稻秸稈還田作業(yè)工序、降低作物成本、提高水稻秸稈還田效率,在淺旋滅茬條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稈直接還田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水稻秸稈還田,特別是全量還田,不僅對小麥出苗影響較大,造成成苗率低、基本苗數(shù)少,而且苗體素質較差、抗寒性弱,最終對產量產生較大影響,水稻秸稈全量還田導致小麥減產顯著。綜合考慮,水稻秸稈還田量以在半量(即每667m2還田量350kg)以內為宜,且須適時鎮(zhèn)壓麥田,預防寒潮侵襲。

      淺旋滅茬;水稻秸稈還田;小麥;生長性狀;產量;影響

      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水稻秸稈最有效、最環(huán)保的處理方式是粉碎還田。為此,在減少水稻秸稈還田作業(yè)工序、降低其作業(yè)成本、提高還田效率的基礎上,筆者開展了水稻秸稈在淺旋滅茬條件下,直接還田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試驗,以期形成水稻秸稈還田與小麥壯苗早發(fā)、高產高效集成技術及相關農機與農藝配套技術,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選用宜興市大面積生產上主推的小麥品種“寧麥14”,每667m2播種量為11.5kg。試驗設在高塍鎮(zhèn)小麥高產增效示范基地內進行,前茬作物為水稻。供試的淺旋滅茬機械為1KG-230型開溝復式作業(yè)機(太倉市旋威農機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依據(jù)水稻秸稈還田量不同設4個處理(見表1),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13.33m2,試驗區(qū)四周設保護行(行寬為1.0m左右)。

      表1 水稻秸稈還田試驗處理設計

      水稻機械收獲時切碎秸稈且全田均勻撒鋪,劃分小區(qū),每小區(qū)根據(jù)處理設計的還田量進行秸稈還田,且小區(qū)內秸稈勻鋪。于2015年11月26日施基肥及人工稱量播種,然后采用1KG-230型開溝復式作業(yè)機進行淺旋滅茬、埋草、開溝、蓋籽,耕作深度為5~8cm。

      試驗各處理的基肥統(tǒng)一每667m2施NPK配比為16-16-16的高效復合肥30kg;苗肥每667m2施尿素12.5kg;拔節(jié)孕穗肥每667m2追施高效復合肥20kg、尿素10kg。同時按小麥大面積生產要求統(tǒng)一進行病蟲草害防治。

      1.3 考查內容

      試驗期間考查小麥基本苗數(shù)、葉齡、莖蘗動態(tài)、抗寒性,越冬期和返青期調查個體素質,成熟期測定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并采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和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小麥植株生長性狀的影響

      2.1.1 成苗率和基本苗數(shù)

      由表2可知,不同水稻秸稈還田量對小麥出苗具有一定影響,小麥田間成苗率和基本苗數(shù)均隨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而減少,處理(1)、(2)、(3)的基本苗數(shù)差異不顯著,而處理(4)與處理(1)、(2)的基本苗數(shù)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水稻秸稈全量還田的處理(4)較不還田的處理(1)每667m2基本苗數(shù)減少2.49萬苗,減幅為17.67%。說明水稻秸稈全量還田對小麥出苗的影響較大。

      表2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出苗情況的影響

      2.1.2 出苗均勻度

      由圖1可知,不同水稻秸稈還田量對小麥出苗均勻度具有一定影響。水稻秸稈還田量越多,代表小麥出苗數(shù)的點越離散,說明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小麥出苗均勻度變差,變異系數(shù)(CV)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1)。

      2.1.3 莖蘗動態(tài)

      由圖2可知,不同水稻秸稈還田量對小麥整個生育期群體莖蘗數(shù)及最終成穗數(shù)均具有一定影響。隨著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小麥越冬苗數(shù)、高峰苗數(shù)、成穗數(shù)均呈下降的趨勢。

      2.1.4 越冬期個體素質

      由表3可知,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小麥主莖綠葉數(shù)、單株帶蘗數(shù)、莖粗、地上部鮮重及干重均呈減少的趨勢[處理(3)除外],表明小麥植株個體素質隨著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而變差,表現(xiàn)為幼苗瘦弱、葉片細長、分蘗少。

      圖1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出苗均勻度的影響

      圖2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莖蘗動態(tài)的影響

      表3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越冬期植株個體素質的影響

      2.1.5 抗寒性

      宜興2015年11月26~27日遭受極端低溫侵襲,極端低溫達-5.5 ℃,于12月3日進行凍害調查。由表4可知,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越冬期小麥凍害逐漸加重。水稻秸稈不還田的處理(1)凍害普遍率為30.56%,而水稻秸稈全量還田的處理(4)凍害普遍率高達77.00%;其中處理(3)、(4)的小麥植株分別有1.66%、9.22%發(fā)生3級以上凍害。

      表4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越冬期抗寒性的影響

      宜興市2016年2月2~9日遭受強寒流侵襲,極端低溫達-6.5 ℃,于2月16日進行凍害調查。由表5可知,返青期小麥受凍情況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而逐漸加重。各處理均有一半以上植株受凍,其中處理(1)僅發(fā)生1級凍害,處理(2)發(fā)生1級和2級凍害,而處理(3)、(4)已發(fā)生3級凍害,且凍害普遍率分別為86.81%、88.36%,遠高于處理(1)、(2)。

      表5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返青期抗寒性的影響

      2.1.6 幼穗受凍情況

      于2月16日調查幼穗受凍情況,各處理均選取外觀葉片受凍嚴重植株進行幼穗剝查。由圖3可知,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小麥幼穗受凍比例上升,由水稻秸稈不還田處理(1)的36.4%上升到水稻秸稈全量還田處理(4)的61.5%。

      圖3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幼穗受凍情況的影響

      2.2 對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2.2.1 產 量

      由表6可知,小麥產量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表現(xiàn)為處理(2)>處理(1)>處理(3)>處理(4),各處理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處理(2)每667m2實際產量最高,達490.01kg;處理(1)因每667m2有效穗數(shù)偏多(達31.39萬穗)、株高偏高,倒伏較重(倒伏比例達70%,分別比處理(2)、(3)、(4)增加55%、60%、65%),且收獲損失較多,進而影響了實收產量,為477.26kg,較處理(2)減產12.75kg;處理(4)每667m2實際產量最低,為435.43kg,較處理(1)減產41.83kg、減幅8.76%。

      表6 水稻秸稈還田對小麥產量及其構成的影響

      2.2.2 產量構成

      由表6可知,水稻秸稈還田量對小麥有效穗數(shù)影響較大,有效穗數(shù)隨水稻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而減少,處理(1)、(2)、(3)的有效穗數(shù)差異不顯著,而處理(4)與其他處理間的有效穗數(shù)差異達顯著水平,較處理(1)每667m2減少3.17萬穗、減幅10.10%。水稻秸稈還田量對小麥每穗實粒數(shù)和千粒重的影響不大,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由表7可知,小麥有效穗數(shù)與產量有顯著相關性,說明有效穗數(shù)對產量的形成貢獻較大。而每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對產量的作用偏弱,它們對小麥產量的影響通過互作來實現(xiàn)。

      3 小結與討論

      隨著水稻生產水平的提高,水稻單產增加,秸稈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目前,水稻大面積生產上每667m2產量已達650kg左右,相應的每667m2秸稈產量也達700kg左右。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水稻秸稈還田特別是全量還田,不僅對小麥出苗影響較大,造成成苗率低、基本苗數(shù)少,而且苗體素質較差、抗寒性弱,最終對產量產生較大影響,水稻秸稈全量還田導致小麥減產顯著。

      表7 水稻秸稈還田后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本試驗采用在水稻秸稈還田后進行小麥播種、撒肥、淺旋滅茬的種植方式,粉碎稻茬并疏松土壤,旋耕深度在5~8cm,達到了種子、秸稈、泥土的充分混合,能有效增加表層地溫,有利于小麥早播早出苗。但該種植方式需在土壤墑情適宜的條件下才能采用,且淺旋后土壤疏松、容易漏風,導致小麥抗寒性差。

      綜合考慮,在土壤墑情適宜時,可采用在水稻秸稈還田后進行小麥播種、撒肥、淺旋滅茬的種植方式,水稻秸稈還田量以在半量(即每667m2還田350kg)以內為宜,且須適時鎮(zhèn)壓麥田,預防寒潮侵襲。

      2016-10-26

      猜你喜歡
      田量基本苗宜興市
      宜興市紅光模具廠
      江蘇陶瓷(2024年5期)2024-01-01 00:00:00
      不同秸稈還田量對設施番茄生長的影響
      “執(zhí)法+審計+專家”宜興市探索審計式安全檢查新模式
      點贊宜興市森林消防大隊
      不同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及其還田量對大豆生長的影響
      宜興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劑(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秸稈還田下灌水量對土壤水分運移特性研究
      基本苗和施氮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基本苗與氮肥用量對機插水稻群體質量及產量的影響
      基本苗數(shù)對席草東席1號產量及性狀的影響
      富平县| 龙南县| 万盛区| 炎陵县| 阳朔县| 广河县| 苏尼特左旗| 通州市| 分宜县| 陇南市| 台江县| 萝北县| 玛纳斯县| 吴川市| 余姚市| 铁岭市| 金乡县| 大石桥市| 凌云县| 肇源县| 河东区| 呼图壁县| 渝中区| 安国市| 两当县| 临泉县| 宜都市| 大城县| 奉化市| 双峰县| 太康县| 杨浦区| 龙游县| 康保县| 大兴区| 勃利县| 南召县| 嘉黎县| 上饶市| 边坝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