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鵬
白芷,又名香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等功效。臨床常用來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毒蛇咬傷等,是治陽明頭痛、血淵頭痛的要藥。
白芷還是歷代醫(yī)家喜用的美容藥?!侗静菥V目》謂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與白僵蠶、白附子、菟絲子等共研細末調(diào)制成面膜敷面,可收柔面增白之效。用白芷、玉竹、川芎、防風等研成細粉,用食醋調(diào)成稀膏,可外治黃褐斑?,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等作用,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色素在組織中過度堆積,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達到美容效果。
牙痛白芷100克,冰片2克,浸泡于75%的醫(yī)用酒精中,加蓋密封10天左右,用干棉球蘸藥液置疼痛處,即可止痛,且無毒副作用。
跟骨骨刺洗凈足部,取白芷散(由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用量研末組成)適量,加醋調(diào)成稠膏狀,敷于患處,面積約1元硬幣大小,外以傷濕止痛膏覆蓋,3天換藥一次,一般1~2天腫痛即可減輕。
胃痛白芷、黃芪、白及、甘草各等份,研末,每次8克,加蜂蜜兩匙沖服。每日兩次。
痛經(jīng)白芷、當歸各15克,水煎服。每次月經(jīng)前一周左右開始服用,至月經(jīng)來潮停用。
慢性鼻竇炎白芷30克,蘇梗30克,薄荷30克,蒼耳子30克,辛荑30克,水煎熏蒸鼻部。每天聞熏2~3次,每次20分鐘。熏后避免立即受寒刺激。
小兒慢性腸炎白芷、干姜各5克,蔥頭1個,與適量蜂蜜共搗為糊狀敷貼臍部。痔瘡患者可取白芷60克,紫草15克,苦參30克,滑石30克,黃柏30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分鐘左右。
此外,白芷還有美發(fā)、香身、健齒等功效,治療皮膚瘙癢、疥癬腳氣,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病及盆腔炎:還可制成驅(qū)腳氣露、防曬露、白芷洗發(fā)香波等化妝品,其洗發(fā)香波或洗頭膏可以防治頭癬、頭皮屑等疾患。
白芷外用屬光敏性藥物.所含的香柑內(nèi)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光活性物質(zhì).服藥后受到目光或紫外線照射.可使受照射處皮膚發(fā)生日光性皮炎.紅腫、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物質(zhì)可用來治療白癜風.異歐前胡素為治療銀屑病的有效成分.使用時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