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當代藝壇一位著名藝術家,陳文令具有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但是他的藝術卻一直難以被歸類。人們通常將陳文令當作雕塑家,而實際上他的雕塑已經(jīng)逐漸裝置化了,他甚至利用現(xiàn)成品創(chuàng)作大型綜合藝術作品,實際上他的大部分作品應該算作“雕塑-裝置藝術”。陳文令具有強烈的人文情懷,他的作品大多源于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度關切,這使得他的藝術有著濃厚的現(xiàn)實主義品質(zhì),然而,他又總是通過非再現(xiàn)性的形象塑造使作品呈現(xiàn)出鮮明的超現(xiàn)實主義面貌。陳文令既是形式主義者,又是觀念主義者;他的作品既具有情感的溫度,又不乏理性的批判意識。不尚單一,力求多樣;不拘定法,傾心多變。說到底,陳文令是一個能夠超越語言的局限而自由表達的當代藝術家,他在“表達什么”和“如何表達”兩個方面都進入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最近幾年,陳文令幾乎每年都要舉辦新作展,作為一位雕塑-裝置藝術家,他的勤奮和多產(chǎn)令人欽佩。今年4月2 2日至5月2 1日在北京7 9 8藝術區(qū)白盒子藝術館舉行的“妙諦因心—陳文令新作展”是一個精心設計、效果極佳的展覽,不僅因為陳文令將整個展廳空間作為展覽作品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地制宜創(chuàng)作并布置每一件展品,使得整個展廳成為一個戲劇化的場域空間,從而將觀眾完全包裹其中,使之獲得全方位的視覺感受和精神體驗,還在于陳文令第一次在展覽中展出了手稿,這些手稿與展廳中作為成品的雕塑一裝置作品彼此參照、相映成趣,使得展覽更加精致、更加飽滿。
陳文令的手稿大多不是創(chuàng)作于工作室,而是完成于旅行途中或日常閑暇時間,因此材料來源隨機,除了速寫本和素描紙之外還有餐巾紙,畫面尺寸也大小不一。他有恐高癥,因此每次乘坐飛機時總是通過畫畫來打發(fā)時間、排解恐慌,這使得這些手稿的內(nèi)容和語言更具有天馬行空的幻想現(xiàn)實主義特征。雖然他的少數(shù)手稿是作為雕塑-裝置作品的草圖而創(chuàng)作的,而大部分手稿可以看作是獨立的作品。陳文令的手稿,無論是在主題和題材上,還是語言和風格上,都與他的雕塑一裝置作品保持了連貫性和統(tǒng)一性,它們都是對這個道德墮落的時代、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的嘲諷和批判。陳文令有著異乎常人的想象力,他像是一位造型的魔術師,可以隨心所欲地駕馭他的繪畫,在他的手稿中,人物、動物和植物可以天衣無縫地連接在一起,彼此之間仿佛是互為宿主的寄生物。這類形象給人以忍俊不禁的幽默感,但笑容滑過嘴角,我們內(nèi)心感到的卻是令人壓抑的沉重。這些作品不是輕松的游戲,它們揭露了物質(zhì)至上時代靈魂與肉體失衡的丑陋人性,喚醒我們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思考。陳文令是一個對人性有著深刻洞察力的當代藝術家,他的藝術在詼諧調(diào)侃的外衣之下,蘊含著深刻而凝重的精神內(nèi)涵,而這樣的藝術表達和價值訴求正是所有嚴肅藝術家的使命和擔當。
王端廷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2017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