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我的老家在贛(gan)南的一個小山村。爺爺奶奶在老家種蓮子、養(yǎng)小牛、喂雞鴨,還要干很多農活。
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回去看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可喜歡我了,給我做了最可口的肉丸和香噴噴的雞湯?!斑?,這湯這么淡,是不是沒有放鹽呢?”我好奇地問。爺爺笑呵呵地對我說:“這可是我們老家的傳統(tǒng)呢?!薄笆裁磦鹘y(tǒng)?快講講吧!”我纏著爺爺說。
爺爺點上一支煙,慢悠悠地說:“我們是客家人,舊社會可以說是窮得很啊,飯也吃不飽,衣也穿不暖。后來呀,毛主席把紅軍帶來了,對老百姓可好了,打土豪,分田地,還把地主家的牛分給老百姓,大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墒牵瑖顸h反動派要幫地主壞蛋報仇,要把分給老百姓的田地奪回去?!?/p>
“君君,你說,老百姓和紅軍能答應嗎?”爺爺問我?!安荒艽饝 蔽艺f。爺爺接著說:“敵人就派來了軍隊、飛機、大炮和紅軍打仗。紅軍和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可艱難了,缺糧食,缺衣服。我們這里不能生產鹽,要從外面運進來,可是道路又被敵人封鎖了。”“那就不吃鹽唄?!蔽也遄煺f?!安怀喳}可不行,不吃鹽走路沒力氣,怎么打仗???”爺爺說。“那可怎么辦?。俊蔽覇?。爺爺說:“老百姓平時做菜就少放鹽,煮(zhu)湯就不放鹽,把鹽省出來,送給紅軍戰(zhàn)士。從那時起,我們這里就有了煮湯不放鹽的傳統(tǒng)?!?/p>
聽完爺爺的講述,我把湯含在嘴里品嘗,覺得這碗沒有放鹽的湯比放了鹽的湯更加有味。
指導老師:李萍
點評:“一碗沒放鹽的湯”,是什么湯?為什么沒放鹽?習作的標題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隨著謎底的揭曉,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叫“軍民情深”。習作的結尾意味深長,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