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禾
曲水流觴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正逢農(nóng)歷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風(fēng)景秀麗的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修禊活動,這是上巳節(jié)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祭祀儀式。祓禊儀式結(jié)束后,眾人列坐在河渠兩旁,在河流的上游放置盛酒的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到誰的面前,誰就喝掉杯中酒,然后賦詩一首。當(dāng)時正值三月,大家意氣風(fēng)發(fā),把盞共言歡,詩酒趁年華,并打算匯詩成集,王羲之為此時此景所觸動,即興為詩集作序,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了《蘭亭集序》,記述了當(dāng)時文人雅集的盛況。
“曲水流觴”可算作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文人的一次大聚會。
旗亭賽詩
這是唐代邊塞詩人的一次個人角逐。相傳,唐代開元年間的3位詩人王之渙、王昌齡、高適結(jié)伴游玩,當(dāng)時他們各有不少詩作被譜曲,在民間傳唱。當(dāng)他們來到都城長安市區(qū)的一家酒樓(旗亭)飲酒時,見一群歌女正在唱曲,他們便坐下欣賞。王昌齡提議:“我們幾個一向都自以為擅長詩歌,每次吟詩都難分高下,今天就聽聽這幾位歌女的吟唱,看看誰的詩被唱得多,誰的作品就算最好?!辈灰粫?,一位歌女唱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會心一笑,在旁邊的墻壁上輕輕做了一個小標(biāo)記。過了一會兒,有歌女悲悲戚戚地唱了高適《哭單父梁九少府》的前4句,高適也高興地做了一個標(biāo)記。接著,第3個歌女哀怨地唱起了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得意地做了第2個標(biāo)記。這時,王之渙不緊不慢地說:“兩位不要高興得太早,你們看到那邊那位長得最美的歌女了吧,如果她待一會兒唱的還不是我的詩作,我這輩子再也不跟你們比高低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詩歌,你們倆就都要拜我為師。”話音未落,那位美女果然用慷慨悲壯的曲調(diào)唱起了《涼州詞》。王之渙自得道:“看,我沒有吹牛吧!”三人大笑。這個故事也叫“旗亭畫壁”,在《集異記》中有記載。由此可見,那時候的詩歌,如現(xiàn)在的流行歌曲一樣普及。賽詩為樂,是當(dāng)時文人士大夫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
飛花令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飛花令”這一詩詞接龍玩法。其實,“飛花令”是古時候人們經(jīng)常玩的酒令中的一種?!帮w花”二字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中國詩詞大會》玩的“飛花令”,所限制的字沒有位置要求,只要參賽者說出的詩句里出現(xiàn)這個字就行;但在古代,限制比較嚴(yán)格,比如,要求行令人所說的詩句最后一個字為“花”字,如“春城無處不飛花”,下一個人說的詩也必須是七言且最后一個字為“花”的詩句,比如“已映洲前蘆荻花”。可以背誦前人的詩句,也可即興創(chuàng)作;當(dāng)誰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酒令官則罰他一杯酒。其實,這只是飛花令的基本形式,還有很多更復(fù)雜的限字規(guī)則,比如有的飛花令對字的位置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第1個人說“花間一壺酒”,“花”在第1個字的位置上,第2個人說的“花”就要在第2個字的位置上,如“落花人獨立”,依此類推?!盎ā痹诘?個字的位置上,則一輪完成,繼續(xù)循環(huán),答不上的罰酒。另外,還有的飛花令限制兩個字、多個字、數(shù)字、顏色字、樂器字、疊字、帶某偏旁的字等,更“燒腦”,也更好玩。
海棠詩社
海棠詩會是《紅樓夢》中規(guī)模最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比拼大會。有一年初秋時節(jié),賈探春提議組成詩社,成員有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三春”、賈寶玉及李紈。詩社成立,李紈自告奮勇?lián)紊玳L,點評詩作,迎春、惜春為副社長,分別負(fù)責(zé)出題限韻、謄錄監(jiān)場。詩社一共組織了3次大的集會,在第一次集會中,正好賈蕓送了賈寶玉兩盆海棠花,大家就以海棠花為主題賦詩。海棠詩社的3次集會分別以海棠、菊花、螃蟹、紅梅為主題,共作詩25首。雖然《紅樓夢》中曾有元妃省親時的“命題賦詩”,還有《葬花吟》、桃花社等各種作詩填詞的機會,但海棠詩社是曹雪芹著意描寫的文學(xué)社團,其中有建章、擬題、作詩、評詩的詳細(xì)流程,大家各展詩才,流露了彼此的內(nèi)心世界,也凸顯了不同的性格特點。
古人把日常的生活和情感都寫進詩里,為我們留下了穿越千年依舊能夠引發(fā)共鳴的詩詞佳句。“人生自有詩意”,“詩意”和“真意”,我們可以自己靜靜體悟,也可以在與友人有來有往的“交鋒”中,收獲新的驚喜與頓悟。
(摘自《北京晚報》)(責(zé)編 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