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言
摘 要 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近幾年來,幼兒園和小學教師越來越認識到了銜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響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影響義務教育的普及和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幼小銜接 意義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1幼小銜接導向及其對于學前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在幼小銜接問題中,只重視知識上的片面銜接,不注重幼兒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銜接,因此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幼兒園關注小學情況多一些,小學則不關注幼兒園,形成了單向銜接的局面?!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目前學前教育在幼小銜接導向上存在的問題分析
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對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銜接問題必須加以重視。
幼兒園和小學是教育的兩個不同階段,也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它們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行為等許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同時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在幼小銜接導向上,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幼兒教育中的班級課堂時間設置與小學教育階段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難以適應常規(guī)班級時間的設置,出現(xiàn)注意力不夠集中甚至厭學的情形。在學校生活上,幼兒園以活動為主,注重將教學內(nèi)容滲透到各項活動中;午睡時間較長,沒有許多的規(guī)章制度制約著他們,行動上較為自由。而小學卻是以學習為主,注重將教學內(nèi)容灌輸給孩子,午睡時間較少,且一進校門就有許多的規(guī)章制度,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對新校園的新鮮感就減少了。如:學期過了一半,孩子的新鮮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樣興奮?;氐郊遥瑡寢寙査蠈W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學沒意思,不能像幼兒園那樣自由,不能經(jīng)常畫畫,還要做作業(yè),中午還不能午睡。
其次,幼兒教育中的教師對于兒童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常規(guī)要求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特點及常規(guī)要求出現(xiàn)嚴重的不匹配,造成了小學教育特別是小學一年級教育陷入困難境地。在人際關系上幼兒園教師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學習、生活,而小學生和教師的接觸主要是上課,教授知識,同學間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學的上課時間已增加到40分鐘,課間活動10分鐘。10分鐘的時間小朋友們上個廁所就沒有了,更別說和同學們交流和自由活動了。
3基于幼小銜接導向的學前教育的建議和對策
根據(jù)幼小銜接導向的學前教育及其基本內(nèi)涵和意義的闡述,在分析了目前學前教育中基于幼小銜接導向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育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同時借鑒國外幼小教育先進國家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就我國目前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和對策。第一,幼兒教育中課堂班級時間設置要與小學階段的課堂班級標準相近或一致,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時間觀念和思維。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應該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鐘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準備,實踐證明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在幼兒園大班,按規(guī)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游戲,注重幼兒的自我活動。而小學上課時間規(guī)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是多靜少動,并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鐘,對幼兒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幼兒園要適當調(diào)整大班課程,構造一個適合幼小銜接的教育環(huán)境。組織大班幼兒到小學去參觀,使幼兒對小學的學習任務和各種要求有一個感性認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培養(yǎng)幼兒上學的興趣等。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會給小學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小學也應到幼兒園來了解一下幼兒在幼兒園都學了些什么,多開展一些幼小學生互動的活動,在幼兒剛入學時,有意識的放慢教學進度,適當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適當?shù)卦黾映?、游戲等活動課程,合理調(diào)整一年級孩子的作息時間,適當?shù)目刂谱鳂I(yè)量,遵循孩子的發(fā)展特點,逐步過渡。第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規(guī)律和常規(guī)要求,在幼兒教育中進行前置,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的質量要求和培養(yǎng)規(guī)格以相對較寬的要求進行提前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幼兒教育中一直強調(diào)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而養(yǎng)成良好地看圖書的姿勢可以保護孩子的身體和眼睛。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shù)字和文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guī)范;
總之,學前教育中各方面對于培養(yǎng)兒童的后繼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它是為兒童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學習和生活的準備階段,對于兒童心理和智慧的形成和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文基于幼小銜接的導向分析了目前學前教育在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和配套問題上的基本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并針對當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從學前教育課堂時間參照小學階段進行設置、學習習慣和常規(guī)要求向小學看齊、教會兒童進行日常生活學習的管理以及培養(yǎng)其進行閱讀思考的能力,目前這幾個方面是學前教育中基于幼小銜接導向中的重點和關鍵問題,希望本文的分析和討論有助于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導向問題的順利解決和改觀。
參考文獻
[1] 羅莉.新時期如何有效地進行幼小銜接[J]. 新課程(小學)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