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玉
摘 要:《合汗衫》全名《相國寺公孫合汗衫》,是張國賓所遺留下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戲曲作品,被歸納為人情世態(tài)劇,不僅宣揚善惡觀念,揭示社會現(xiàn)實,也塑造了一個忍辱負重、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的人物形象。在陳虎的壓迫下,李玉娥始終沒有放棄斗爭,而是從小培養(yǎng)兒子長大為父親報仇,并安排汗衫尋找張員外夫婦。在當時混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張國賓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不斷為自己家庭的團圓而努力的女子形象。李玉娥也無疑是張國賓在《合汗衫》中所樹立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本文從李玉娥的性格,對社會的認知和作者所寄望的三方面出發(fā)對李玉娥形象進行簡析。
關鍵詞:張國賓 《合汗衫》 人物形象
張國賓(一作“寶”),大都人,曾任喜時營教坊勾管。據(jù)《合汗衫》中稱開封為南京等材料推測,他大約是在由金入元時從事戲曲活動的。張國賓是教坊藝人兼雜劇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有完整劇本流傳下來的藝人作家,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藝人作家是不被看好的,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雜劇藝術對社會的影響,他們的地位逐漸提高,甚至后來鐘嗣成為他們立碑樹傳,使得這樣優(yōu)秀的作品得以流傳下來。據(jù)元代鐘嗣成《錄鬼簿》的記載,《相國寺公孫合汗衫》是張國賓所遺留下三部作品中的其中之一。
《合汗衫》是一部懲惡揚善的人情世態(tài)劇,描寫了由金入元社會混亂時期,無所依靠的乞討百姓,恩將仇報、落井下石、不懂感恩的強盜,以及官府腐敗、奸邪混亂等種種現(xiàn)象。多少善良百姓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一家不得團圓。所有的故事情節(jié)也許就是身在當時混亂社會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逗虾股馈分饕獙懥巳蚀壬屏嫉膹垎T外一家救起凍餓在雪地里的陳虎,但忘恩負義的陳虎反而貪圖張員外錢財,甚至殺害了自己的恩人張孝友,并奪其妻李玉娥,李玉娥忍辱負重安排兒子報仇,懲治惡人,最后一家團圓。劇作以平淡的語言揭示了在惡勢力的壓迫下,李玉娥沒有屈服,而是選擇反抗。有官沒處告,只能選擇自保,十幾年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復仇,與當時社會的大多數(shù)女性相比,李玉娥已經是一個覺醒的女性形象。
一、李玉娥性格特點
1.明辨善惡
李玉娥作為一個傳統(tǒng)婦女形象,尤其在元初那個社會混亂時期,她能冷靜地去分辨一個人的善惡。在救陳虎的風雪之夜,丈夫張孝友不聽張員外夫婦的勸告,執(zhí)意要把陳虎留在家中認作義弟,當時不只閱人無數(shù)的張員外看出了陳虎的野心,李玉娥也看出來了。
(正末云)孩兒有甚么話說?
(張孝友云)恰才凍倒的那個人,您孩兒想來,家私里外,早晚索錢,少一個護臂。我待要認義他做個兄弟,未知父母意下如何?
(正末云)恰才那個人姓陳名個虎字,生的有些惡相,則不如多赍發(fā)他盤纏,著他回去了罷。
(張孝友云)父親不妨事,您孩兒眼里偏識這等好人。
……
(張孝友云)大嫂,與兄弟相見咱。兄弟,與你嫂嫂廝見。
(邦老做拜旦兒科,云)嫂嫂,我唱喏哩。
(旦兒云)丕!那眼腦恰像個賊也似的。
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不僅張員外看出了陳虎的野心,李玉娥對闖入家庭的外來者也有所防備,就算后來不能阻擋丈夫把陳虎留下,她在生活中也時刻警戒著陳虎。這也為李玉娥后來的復仇修復家庭作鋪墊。
2.堅強勇敢,忍辱負重
忍辱負重主要表現(xiàn)在陳虎殺害了李玉娥丈夫張孝友之后,并霸占李玉娥為妻,堅強的李玉娥只是表面跟了陳虎,暗地里卻是在等待一個為丈夫報仇的機會。
“(旦兒云)孩兒,你學成十八般武藝,為何不去進取功名?
(小末云)您孩兒欲待應武舉去,爭奈無盤纏上路。
(旦兒云)既然你要應武舉去,來!我與你些碎銀兩,一對金鳳釵做盤纏。
(小末云)今日是個吉日良辰,辭別了母親,便索長行也。(做拜科)
(旦兒云)陳豹,你記著,若到京師,尋問馬行街竹竿巷,金獅子張員外老兩口兒。尋見呵,你帶將來。
(小末云)母親,他家和咱是什么親眷?
(旦兒云)孩兒你休問他,他家和咱是老親。
(小末云)您孩兒經板兒記在心頭。母親,孩兒出門去也。”
《合汗衫》中沒有華麗的唱詞,只用平淡的賓白表達著每個人物的感情。從李玉娥與兒子陳豹樸實的對白中可以看出,李玉娥是一位堅強的女性,雖然陳虎殺害了自己的丈夫,霸占自己為妻,使自己家破人亡。但李玉娥從不認命,她時刻想著要報仇。作為一個弱女子,她唯一能做的是等待機會。當自己兒子陳豹出生后,她從小培養(yǎng)兒子十八般武藝,并等到十八歲考試武舉,并去京師尋找張員外夫婦。在整個情節(jié)發(fā)展中,李玉娥成為復仇事件的策劃者,她也清楚地知道懲治惡人的方法只能是等兒子長大為父報仇,在育子過程中就滲透了復仇意識。
3.強烈的家庭觀念,對家庭的重視
《合汗衫》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在由金入元時期,整個民族都處于防御狀態(tài)。所以元人的宗族觀念又表現(xiàn)在對“外來闖入者”的排斥中。張國賓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合汗衫》,他在一定程度上以家喻國,展示當時人們對闖入家庭的外來者的否定。《合汗衫》正反映了這種心態(tài)。張家原本一家人快快樂樂,過著幸福的小日子,但由于陳虎這個外人的闖入破壞了這份安寧。陳虎不懂感恩圖報,反而陷害恩人張員外一家,誘騙并謀殺把他認作義弟的張孝友,強娶其妻李玉娥。由于陳虎的“闖入”使得一個完整的家庭家破人亡。對于一個傳統(tǒng)的女性李玉娥來說,在家庭被破壞以后,她比任何人都想要去修復這個殘缺的家。所以在分開的這幾年來,李玉娥時刻沒有忘記自己原本的家,更沒有忘記家人張員外夫婦。她深知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陳豹身上。李玉娥從小對兒子的培養(yǎng)都是為以后的復仇、家庭團圓作準備。李玉娥對家庭的重視,完全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也符合一個恪守孝義廉潔的傳統(tǒng)女性身份。
二、李玉娥的覺醒,對社會的認知
李玉娥生在混亂社會中,清醒地認識到“當官不護民時,民當自?!钡倪@種狀態(tài)。她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懲治惡人陳虎,為丈夫報仇,一家人團圓。
《合汗衫》改編自唐小說《崔尉子》以及明傳奇《羅衫記》,三篇故事情節(jié)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三位妻子形成鮮明的對比?!洞尬咀印肥窃谧鎸O意外相遇的基礎上,受害者妻子被動說出真相;明傳奇《羅衫記》中蘇夫人不認命,在途中產子,怕領著血孩兒,母子都不能保全,為了報冤仇,她忍痛拋下孩兒。在王尚書府中,她沒有機會申訴冤情,但一有機會,什么都顧不得。但是和元雜劇相比,女性的斗爭意味少了許多,而雜劇《合汗衫》中李玉娥從開始就有著復仇計劃,她的形象也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了自覺的抗爭。雖然比趙盼兒、譚記兒等女性自覺意識和自主能力差些,但已經是一個覺醒者,深知當時社會的混亂,只能自己尋求解決辦法,劇作對她的這種做法是肯定的,并予以贊揚。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再也不是被動的認命者,而是開始默默地與惡勢力抗爭,體現(xiàn)了人的獨立意識的覺醒,也體現(xiàn)了對罪惡公行的混亂社會的批判。
三、作者的寄望:通過一個女性的覺醒反映社會的現(xiàn)實
《合汗衫》通過李玉娥的形象,贊賞了在社會混亂時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女性能夠自己解決困難,與惡勢力作斗爭,也批判了在罪惡公行的社會中官不護民的社會狀態(tài),向我們展示了元初的社會現(xiàn)實,這一主題具有深刻的意義?!逗虾股馈纷鳛橐徊亢唵蔚娜饲槭缿B(tài)劇,有諷刺,有贊賞,有同情,有憤怒,也有無奈,但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對那個社會、那個時代深深的思考?!逗虾股馈返淖髡邚垏e想通過對當時混亂社會的揭示來告誡世人,在罪惡橫行的社會中,要明辨是非。面對惡勢力不能像張員外那樣心慈縱惡,而是要像李玉娥一樣是非分明,絕不向惡勢力低頭,要認清事實,抗爭到底。同樣也歌頌了一個恪守忠孝廉節(jié)、惜孤憐貧、疾惡揚善的堅強女性。告訴世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也不能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勇往直前。同樣也宣揚了害人害己的因果報應觀。贊賞了像李玉娥那樣的弱女子,在仇恨面前,毫不畏懼地選擇與惡勢力抗爭到底,作者也期盼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同樣處境的人能去冷靜對待,并勇敢堅強地去保護自己家庭不受傷害。
《合汗衫》這部作品沒有華麗的唱詞,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旨在揭示丑陋的社會現(xiàn)實,警戒世人有明確的善惡觀念,也宣揚從古至今國人對家庭的重視。李玉娥更是這部作品的重點,作者通過人物情節(jié)的簡單對白,塑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女性形象,讓李玉娥成為這場大團圓中的主人公,讓她成為一部劇作的一個亮點。
參考文獻:
[1] 王珂珂.從《崔尉子》故事的演變看元雜劇《合汗衫》的文化內涵[J].大眾文藝,2010(20).
[2] 梁換林.元雜劇《合汗衫》多元意蘊初探[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3] 張大新.農家善惡義利觀的素樸顯現(xiàn)——張國賓雜劇的文化意蘊[J].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