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尤其近幾年互聯網的爆發(fā)和通訊技術的變革,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信息獲取等方方面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類社會由此從工業(yè)社會邁進了信息社會。信息時代下,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資源,推動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世界各國都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檔案資源由于其重要的價值,檔案數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也成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
1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概述
(一)檔案信息化含義
檔案信息化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檔案工作的現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檔案管理的新情況、新原則、與新理論,確立網絡環(huán)境中檔案管理與檔案服務的基本框架與基本方法,實現檔案信息的社會化服務”。[1]
(二)數字檔案資源的含義
金波老師從檔案信息資源角度對數字檔案資源進行了定義,他認為:數字檔 案信息資源是檔案信息資源的一種類型,是數字檔案館生態(tài)系統中的核心生態(tài)因 子,又是數字檔案館生態(tài)系統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石。數字檔案館如果沒有優(yōu)質的、 豐富的、獨特的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就會成為空洞的技術堆砌,就會成為“無本 之木、無源之水”。[2] 還有學者認為數字檔案資源主要是利用電子作為載體進而 達到對文獻資料進行存儲的目的,用計算機操作對其進行記錄和傳輸以及存儲利 用等。[3]
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檔案資源做出了定義,有助于我們理解檔案資源,從 根本上來說數字檔案資源是對傳統檔案資源的擴充,是信息化數字環(huán)境下檔案資 源載體發(fā)生變化產生的結果,是檔案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數字檔案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存在的問題
數字檔案資源是現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存 儲技術與圖書情報事業(yè)發(fā)展相結合的產物。有學者認為:數字檔案資源 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直接產生的具有一定保存價值的 數字記錄,它是一種新型的檔案信息資源,是未來檔案信息資源的主要形式,對 檔案事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關系到未來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及其功能發(fā) 揮,關系到檔案學研究的發(fā)展態(tài)勢。[2]但是信息技術應用到檔案工作中,也存在著各類問題需要重視。
(1)檔案管理觀念落后,重藏輕用
傳統檔案管理模式認為檔案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保存檔案,經過長期影響,逐漸形成將檔案束之高閣的封閉式管理觀念理念。封閉式的檔案管理思想由來已久,早在漢代,封建統治者就將當時的重要檔案集中保存,并建立檔案專屬儲藏地,后人稱之為“蘭臺”、“東觀”等。由此,逐漸影響后來的檔案管理思想。
(2)管理方法落后,管理者缺乏專業(yè)知識
首先“官本位”思想長期影響著我們,這種思想也影響著檔案界。導致在檔案的管理實踐中往往用的是行政管理的辦法來進行管理檔案部門的工作。其次,檔案管理部門中真正檔案學專業(yè)出生的領導非常少,他們不熟悉檔案工作的業(yè)務、思想、方法,導致在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和方法落實中脫離實際,影響管理工作。再有,檔案相對來說歷史悠久,傳統觀念影響深刻,加上許多管理者缺乏主動性和與時俱進的思想,在管理方面很難進行創(chuàng)新。
(3)版權侵權問題嚴重,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
信息換環(huán)境的來臨給檔案工作者帶來了便利,檔案界可以采取先進的管理方式,利用者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信息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但是,網絡環(huán)境的傳播難以控制和無邊界性,導致信息化環(huán)境下也存在大量的侵權行為,權利人的著作權隨時面臨著被侵權的風險。而我國的相關法律制度在版權方面又存在著不足,尤其網絡信息環(huán)境更是對現有制度提出了重大的挑戰(zhàn)。
3 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數字檔案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完善策略
檔案信息的建設是大勢所趨,必須從觀念和政策上加以重視,既要發(fā)揮信息化過程中對檔案資源建立展示平臺,進行信息無線傳播的先天優(yōu)勢,又要發(fā)揮館藏檔案信息資源數量和質量上的優(yōu)勢,發(fā)揮館藏檔案在開發(fā)利用過程中的基礎作用。
(一)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
傳統的檔案館信息管理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方式,二信息化環(huán)境下用戶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他們更希望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甚至是不花時間,由服務部門推送有價值的信息。傳統的檔案資源管理管理是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淺層次開發(fā)。由于用戶不了解檔案館所藏檔案的具體情況,因此,他所提出的查詢領域可能并非是最佳的;而檔案人員在短時間內也很難確定最佳的查詢領域。況且與用戶信息需求有關的檔案有可能是分散的,在短時間內也很難系統地、準確地加以查找。
(二)加強人員素質教育,實行管理的專業(yè)化
信息化的來臨給檔案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對檔案的管理應當改變傳統觀念,加強對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從檔案工作的業(yè)務、思想、方法和流程等方面進行改變。管理者應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造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方面與時俱進,政策的落實要與實際相符,不能搞形式主義。
(三)重視版權保護和保障公眾獲取信息的需求
現如今,我國對版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對版權的保護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作人的創(chuàng)造熱情,可以保證有大量的好的作品產生。我國著作權法明確規(guī)定,保護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資源。在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數字資源的建設可能會大量的涉及到著作權人的權利保護環(huán)節(jié),不管是對傳統檔案資源的數字化或是對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產生的原生數字檔案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都要重視版權的保護,維護權利人的合法利益。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形成了大量的傳統檔案資源,有以紙質載體固化的,有其它的形式固化的檔案資源,這些檔案資源是是信息化下數字檔案資源的重要源泉,而在傳統檔案資源的數字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潛在版權問題。此外,在資源的服務利用和整合加工中也存在著大量的潛在版權問題。當然社會大眾有獲取信息資源的權益,在對檔案資源進行版權保護的同時應應該保障公眾獲取信息的需要,法律的制定應以平衡雙方利益為原則。同時檔案館作為非盈利機構,其在資源建設中面臨著大量的權利人授權問題,法律應該給予檔案館一定的特殊權利,是檔案信息化建設能夠順利的進行。
4 結束語
發(fā)展檔案數字資源已經成為各國各地區(qū)檔案事業(yè)建設的重要發(fā)展方向,然而 檔案數字資源的建設確是一把“雙刃劍”。在新形勢下必須處理好信息化中檔案數字資源開發(fā)與利用中的問題,使之更好服務于大眾的同時權利人的權利也得到充分保障,協調好檔案數字 資源建設、版權保護和大眾需求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馮慧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32,126
[2]金波.論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J].檔案學通訊,2013(5):45-49.
[3]胡春麗.淺談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J].黑龍江史志,2014(14):35-36.
[4]倪代川,戚穎.數字檔案資源研究綜述[J].檔案管理,2016(2):14-17.
作者簡介
徐增寶(1991-),男,漢族,江蘇省宿遷市,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15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