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念
春天拾粹(三章)
司 念
司念,女,1989年生,安徽安慶人,碩士學歷。作品散見《詩刊》《星星》《散文詩》《詩選刊》《散文詩世界》等報刊雜志及《散文詩選粹》《2015年當代詩歌年選》《2016年當代詩歌年選》等選集,文學評論散見于中國期刊網(wǎng)。
數(shù)片遠云用一聲嘆息表示無奈,這都不要緊。把位置讓給微風和細雨,故事有不一樣的精彩敘述。
連日來的你爭我奪,在拉鋸戰(zhàn)中,結(jié)果不被看重。天空很寬闊,它包容黑暗和光明。雙方并非勢不兩立,退一步將會更加從容。
菜園里有絲瓜、黃瓜、茄子、辣椒,也有白菜、蘿卜和豌豆。農(nóng)人在這一季節(jié)收獲豐厚,在下一季,他打算種下土豆和紅薯,順便給愛妻讓出一塊地,種上玫瑰和雛菊。
碩鼠往往不勞而獲,他們用貪婪給他者造成損失和悲傷。
也有野狗和野豬,他們用破壞主義來傷害勞動人積極的心。
抑郁在所難免,所以需自救。有時要擦亮雙眼,分清黑白。同時,需要聯(lián)手合作,共進共退。
風來了,霧霾就散了。雨來了,灰塵就消逝了。
破壞了,就有重建。你倒下了,我就爬起來。
如果恨讓你郁悶難解,我用更多的愛為你驅(qū)趕濁氣。
這山望著那山高,我們不要信。腳下的地結(jié)實,就踮起腳尖,向上飛升。
濁浪滾滾的歷史,我用人性來給它開罪。同時宣誓你的無罪,寬容萬物生靈,以鮮花的香氣把你彌漫。
如果還不夠,就等待蒼茫來回答。
外面的嘈雜太煩人,把窗戶關(guān)上,我們節(jié)省力氣,用在正確的路途上。
梅雨來臨之前,先讀完《春秋》吧,看魯國人的褒貶喜樂。我只注意是否對一切百姓寬容和愛惜。
然后與屈子漫步在汨羅江邊,一起唱唱《九歌》,摘下江堤的女蘿和桂旗,偶爾帶上石蘭與杜衡,裝飾我的羅裙袖帶。當然,可以盡情享受舒適,獨奏幽篁,與靈雨東風譜曲。管它郢城有多遠,我們在沅湘一起讀《離騷》。
我還要回到一個叫龍門的地方,與本家過耕讀放牧的生活。若是乏趣,可跟隨本家,一個叫司馬遷的人整理詩書,效法孔子,結(jié)集《史記》。道法自然,與時遷移。
如果時間還夠充裕,可取出《二十四史》,撣撣灰塵,去掉辯證唯物主義的眼光,用本能和直覺,從黃帝談起,到崇禎這兒喝茶。
五千年的華夏被抬高過,也被貶低過。被打過罵過,被臟水潑過,也窩里斗過。
我的眼淚常常流下,我憤怒地流過,也憐憫地流過。
我是華夏的子民,也許毫不起眼。可我還想為她做點什么,在有生之年。
于是,我在大聲的朗誦中,忽笑忽憂。
許多年前的一個午后,你被一群壯年抬在木門上,我呆呆地愣住,沒敢言語。似乎開口說話,將被謾罵和曲解,于是,我也跟隨一群女人哭起來,沒有眼淚。
據(jù)說人死以前,要躺在門板上,方便他找到回家的路。
我從來沒有考證過。
回家的路么,首先是回哪里的家,其次是怎么回家,最后再討論家里有哪些人在等待,并懷念。
從出生到出門,故鄉(xiāng)是家,城里也是家?;丶?,回故鄉(xiāng),回心中認定的家?
有的人妻離子散,但是他有房子,那不是家。
有的人兒女一群,無家可歸,寄居在井下,或者別人的房檐下。他有家又無家。
好在道路通達,隨時回家。政績是別人的,把它當成便利的工具就好。
于是回家尋找親人,朋友。懷念在所難免,親人是永恒的存在。憎恨的程度,恐怕是死前奉獻與否的深度。
一生的長度是多少年?
為善長,作惡短。
無知無畏的意識占領(lǐng)了很長的時間。
請在有限的有知有畏里,關(guān)懷更多的事物吧。
哪怕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