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惑
從空間驛站去火星?
□ 遲惑
SLS火箭將承擔起深空關口站建設的重任
NASA的深空關口站設想
2017年4月,在第33屆太空論壇上,美國航宇局(NASA)的一個新想法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世界15個航天局代表的支持:為了探索火星,人類需要在月球上“練手”。這或許意味著載人火星探索開始回歸比較現(xiàn)實的想法了。
不過和其他國家相比,NASA的計劃還是有所不同。NASA并不打算再次送人登上月球,而是打算在地月空間做一番文章,搞一個用于任務中轉(zhuǎn)的前哨站。這種前哨站,不但能成為NASA自己載人火星計劃的跳板,也能為其他國家的載人登月活動提供一個落腳點。這個跳板被稱作“深空關口站”。
波音的深空居住艙模型內(nèi)部設計
波音還提出概念,從深空關口站上直接登月
嚴格來說,搞這樣一個深空中轉(zhuǎn)站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拋開各種科幻小說不談,NASA近年來一直在討論某個“經(jīng)過驗證的地點”部署一個前哨站,用于驗證深空探測技術(shù)。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博爾登執(zhí)掌的NASA決定放棄重返月球,直接奔向小行星或者火星。這當然帶來了巨大的工程難度,于是不少人提出,應當在地月空間的第一(L1點)或第二拉格朗日點(L2點)設置補給站,為奔向深空的載人探索飛船提供高能推進劑。
在拉格朗日點設置燃料補給站,確實有著天然的好處。在宇宙低溫環(huán)境保存液氫或者液氧,比在地球的溫暖環(huán)境中容易得多。陽光直射的表面溫度或許很高,設置一面遮光罩就可以緩解問題。太陽能電池可以為制冷機提供免費的電力,保證燃料安全。人們可以先把燃料發(fā)射到近地軌道,裝進儲罐。然后用電推力器慢慢地把儲罐送到拉格朗日點,卸貨后再返回近地軌道。這樣,儲罐就可以重復使用,降低運行成本。
從L1點飛往深空,所需要的速度增量也更小。根據(jù)計算如果從L1點出發(fā),需要每秒2600米的速度增量就能抵達月球表面。但如果從地面出發(fā),需要達到每秒10.848千米。如果從L1點飛往火星,需要每秒2千米的速度增量,從地球出發(fā)則需要達到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
深空關口站也可以接納國際合作對象的飛船和艙段
深空關口站和深空運輸飛船的概念
但NASA在闡述自己的深空關口站設想時,并沒有討論上述問題。以NASA正在研制的SLS火箭,完全有能力直接奔向火星。之所以要在月球附近搞一個跳板,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探索和完善載人深空探測的關鍵技術(shù)。這個區(qū)域已經(jīng)遠離地球大氣層,屬于真正意義上的深空。但從這里返回地球的時間卻并不長,只要幾天就可以抵達,如果有什么麻煩,可以立刻返回。而從火星返回地球,就要花上好幾個月了。
按照NASA的說法,深空關口站需要解決的一項大問題,就是老生常談的空間輻射。人們在近地軌道上可以得到稀薄大氣的保護,但國際空間站還是設置了厚度相當可觀的防輻射層,否則人類的肉體是無法生存下來的。到了近月空間,大氣層再也無法提供保護,因此,國際空間站級別的輻射防護就不夠用了。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航天員還沒抵達火星,就會身患癌癥甚至死去。
然而,按照國際空間站的技術(shù)水平來加厚防護層,可能飛船太重,現(xiàn)有的火箭根本推不動。那么,就要研制更輕、更高效的防護材料。NASA將之稱為“宇宙拉德輻射防護盾”(拉德是輻射劑量單位),將在獵戶座飛船的首次環(huán)月之旅上進行試驗。
現(xiàn)在我們來討論一下NASA打算怎樣建設這個稱為“深空關口站”的設施。
第一階段,是采用現(xiàn)有的技術(shù)來探索月球附近的環(huán)境,在這個遠離地球的地方積累操作經(jīng)驗,并且能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應當發(fā)展什么樣的新技術(shù)來解決長期深空任務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上文中提到的輻射防護問題。當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整體安全性得到驗證后,NASA就要用它們來建設初期的深空關口站了。深空關口站初期由1個發(fā)電艙、1個小型居住艙、1個對接艙、1個氣閘艙組成,并且可以對接后勤補給艙。
探索上面級的構(gòu)成
和貨運飛船一起飛向深空的獵戶座飛船
第二階段任務是設法提高能力,來實施超越月球的長期空間飛行任務。這個階段的目的地就不僅僅是火星了,也包括月球本身乃至小行星。為了支持這樣的能力,NASA考慮研制一種深空運輸飛船。這種飛船是可重復使用的,同時采用電推進和化學燃料推進,專門用來支持外星球登陸探測任務。這個階段的高潮將在2029年前后來臨,到時候,將安排一次為期一年的載人飛行任務,在月球附近的空間飛行,檢驗超越地月空間、飛往火星或者其他天體的技術(shù)是不是到了成熟的階段,為長期、遠距離載人任務建立信心。這種任務完全要靠任務組自己來應對各種局面,無法得到地球的幫助和支持,因此要慎之又慎。在這個階段的關口站建設中,以往用于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活動的很多技術(shù)未必能夠沿用,必須開發(fā)一些創(chuàng)新、前衛(wèi)的解決方案。
當火星任務完成之后,關口站和深空運輸系統(tǒng)還可以持續(xù)運行下去,成為人類在太陽系中長期存在的一個新?lián)c。
深空關口站主要采用大功率電推進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位置保持和軌道機動。上述幾個艙段的技術(shù)將得益于SLS和獵戶座飛船的技術(shù),以及在國際空間站建設和運營中獲得的技術(shù)和經(jīng)驗。氣閘艙不但可以為關口站本身的建設與維修服務,還可以用于其他探索任務。
按照格斯特梅爾在一次討論會上的說法,深空關口站的建設將從EM-2和EM-3任務開始,EM的含義是“探索任務”,指用SLS火箭發(fā)射獵戶座飛船。EM-1任務打算在2018年發(fā)射,此時的SLS火箭還是基本構(gòu)型。
從2021年8月的EM-2開始,SLS將使用一種能力強大的“探索上面級”(EUS)。EUS不但能把獵戶座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還能另外搭載重達數(shù)噸的載荷,具體位置在EUS和獵戶座飛船之間。這就為建設深空關口站提供了關鍵性的技術(shù)條件。因此EM-2任務除了飛船之外,還將攜帶大約10噸重的有效載荷。EM-3任務將搭載居住艙,而EM-4將搭載后勤補給艙和加拿大制造的機械臂。這3次飛行將初步構(gòu)建起深空關口站的主體。
EM-5任務將送去氣閘艙和其他設施,為航天員入駐提供條件。從2027年的EM-6任務開始,深空關口站就要正式為火星探測服務了。當年要發(fā)射重達41噸的深空運輸飛船,它內(nèi)含居住和運輸系統(tǒng),是長周期載人深空探測的必備條件。按照格斯特梅爾的說法,將有4名航天員在里面度過42天的時間。如果能夠滿足這樣的生命支持要求,下一步才會討論,要在這里研究和驗證什么技術(shù)來支持NASA的探索計劃。
到2029年,SLS將發(fā)射深空貨運飛船為深空關口站送去更多燃料和補給品,據(jù)說數(shù)量可以供4個人使用1000天。運輸任務完成后,這艘飛船將臨時脫離關口站,進行為期一年的近月空間巡航。
如果上述工作順利,在2033年將再次實施兩次SLS發(fā)射,與這艘深空貨運飛船對接,為之補充燃料。然后實施前往火星臨近空間的飛行,并返回地月空間。
深空關口站的建設計劃也可能存在一些變數(shù)。按照計劃,EM-1任務是不載人的。不過NASA現(xiàn)在有一些人士提出,可以把EM-1改成載人任務,這就會提高任務的復雜程度,從而導致它推遲到2019年才能實施,也會導致EM-2等任務順延。NASA目前還沒有公開說明,是不是要做出這樣的改動。
在早期論證深空關口站時,曾經(jīng)有人提出,索性把關口站本身改造成火星飛船算了。但NASA經(jīng)過論證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研究解決一些關鍵技術(shù),包括長周期空間飛行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這些技術(shù)不可能在2020年代前半期就搞定,趕不上深空關口站組裝完成的時間節(jié)點。
目前,美國兩個最大的宇航企業(yè)波音和洛馬都在積極競爭深空關口站的合同。早在2016年,NASA就在“下一步空間探索技術(shù)伙伴關系”(NextSTEP)計劃下,向6家企業(yè)授予合同,研究可能用于地月空間的居住艙設計。這六家企業(yè)中也包括波音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波音也在第33屆航天論壇上舉行了一個發(fā)布會,拿出了一個最新的近月設施概念圖。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概念圖和NASA展示的非常相似。波音的深空關口站部署過程也和NASA的一樣,先部署動力和推進平臺,然后是居住艙和氣閘艙。不過波音方案中有一個對接艙,NASA計劃中,這個位置是留給后勤服務艙的。
這是不是意味著波音中標的希望最大呢?不過波音自己并不承認與NASA有什么事先溝通,這家企業(yè)的宇航探索部門負責人說,兩個概念之所以看起來很像,是因為在NextSTEP計劃中受到了NASA理念的影響,“我們和NASA反復探討了有關體系架構(gòu)?!弊约哼@個方案的目標,是在月球附近部署足夠的設施,來服務于NASA提出的兩個目標:登陸月球和前往火星。波音的深空關口站方案需要發(fā)射更多SLS火箭。不過波音表示,自己的方案不會超出預算,而且更加現(xiàn)實、更加簡單,2024年就可以部署。
ULA展示探索上面級樣機
探索上面級的不同配置
在剛剛被取消的小行星重新定向計劃(ARM)中,波音也是4家競標商之一。而這家公司提出的深空關口站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ARM計劃的一些技術(shù),尤其是供電能力、推進能力和相關的平臺設計。
和國際空間站一樣,深空關口站也歡迎商業(yè)企業(yè)來提供貨運服務。如果此事成真,肯定會在美國商業(yè)航天界中帶來新一輪火箭研制熱潮。
NASA目前的預算當中,并不包括月球著陸器,但也可以考慮為外國合作者提供支持。采用電推進技術(shù)后,深空關口站可以在環(huán)繞月球的軌道上自由機動。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深空關口站可以接近到月球表面很近的地方,為著陸提供良好的條件。
格斯特梅爾表示,歡迎合作伙伴提出著陸器的設想。但他更關注能“大幅度改變”載人探索計劃的設想,例如如何利用月球上的資源,尤其是水冰的利用。
波音也表示,自己即使拿到了深空關口站的合同,也不打算獨吞,會根據(jù)不同分系統(tǒng)的具體情況來分包給其他公司。例如氣閘艙就可以交給其他國家的航天局來負責。格斯特梅爾表示,已經(jīng)有幾個航天局和NASA討論了研制氣閘艙的問題。這些航天局也許會提供更多的艙段。但是考慮到當前的深空關口站設計規(guī)模,或許無法容納太多、太大的額外艙段。那么,外國合作部門怎樣才能利用深空關口站來實施登月計劃呢?波音的設計方案當中,確實包括一個登月飛船,不過并未公布由誰來建造或者出資。
到2026年前后,深空關口站將全面投入使用。此時正值美國建國250周年,特朗普已經(jīng)明確表示,希望看到“美國在遙遠的世界留下足跡”。所以,深空關口站算不算美國式的獻禮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