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煙辦生產科 趙毅
煙葉集約化育苗技術
濟源市煙辦生產科 趙毅
濟源市自1982年種植煙葉以來,逐步實現(xiàn)煙農老式育苗(小拱棚有土式育苗)到2006年的漂浮式育苗(拱棚無土式育苗)再到至今的智能化育苗(集約化漂浮式育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智能化育苗工廠35個,最大限度可提供1466.67 hm2煙田用苗保障,集約化育苗覆蓋率達100%。其先進智能的集約化育苗設備,可有效解決育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煙苗大小均勻、整齊一致、柔韌性好、抗病蟲害強,提升煙苗整體質量。基于此,以濟源市煙區(qū)為例,闡述煙葉集約化育苗技術。
(一)育苗棚整理消毒
提前讓育苗大棚通風透光、深翻池土,徹底清除棚內外雜草、雜物,排除堆積在棚內周圍的污水;育苗棚內外消毒,可選用25%甲霜靈錳鋅或37%福爾馬林,用200~300倍溶液噴霧。大棚內消毒后盡快離開棚室,密閉棚室升溫提高消毒藥效,棚外消毒可用3%的石灰水噴灑地面、棚外走道,溝渠及棚室兩側必須同時進行消毒。
(二)裝盤前苗盤消毒
舊苗盤消毒:除首次使用的新盤外,舊苗盤在育苗前7 d必須消毒,首先用清水或高壓水槍將舊盤孔穴中的基質、煙苗殘根等徹底沖刷干凈。此外用15%氯酸鈉溶液或1%~2%的福爾馬林噴灑苗盤,用塑料薄膜密封24 h,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一)基質裝盤
選擇平整、衛(wèi)生的場地作為裝盤場地。如裝盤場地為水泥地,沖刷干凈即可,在其他場地上應墊上塑料薄膜。其裝盤原則是:均勻一致,松緊適度。裝盤前將基質噴水攪拌,讓基質稍濕潤,達到手握成團,觸之即散的效果(含水量為30%~40%)。然后把基質在盤上方約30 cm處均勻灑落,如此反復幾次,使每個苗穴的基質裝均勻一致,裝滿后輕蹾苗盤,讓基質松緊適中,用木條刮去多余的基質,檢查并充實未裝滿基質的育苗孔。裝填中切忌拍壓基質,以防裝填過于緊實。
(二)播種
裝盤后用壓穴板在每個苗穴的中心位置壓出整齊一致的小穴,然后用播種器或播種盤,每穴播1~2粒包衣種子,播后噴水促進種子裂解,然后篩蓋2 mm厚的基質。
(三)施肥
根據(jù)苗床中水容量決定施入肥料量,其用量計算方式為:所需濃度 ÷20×0.1=g/L 水
例如:育苗池盛1000 L水,施用20-10-20肥料配成100 mg/kg營養(yǎng)液,計算如下:
100÷20×0.1=0.5 g/L 水
0.5 g/L 水 ×1000 L水 =500 g(肥料)
營養(yǎng)液pH值校正:營養(yǎng)液pH值為 5.5~7.5 均能正常生長,pH 值為 5.5~6.5 時更有利于礦質元素的吸收。當營養(yǎng)液pH值不符合要求需進行校正市應及時調節(jié)。
出苗后可施入100 mg/kg氮素濃度的肥料:播種后35~42 d苗池中加1次營養(yǎng)液,氮素濃度為1 mg/kg;移栽前14 d,根據(jù)煙苗長勢施肥,氮素濃度為50 mg/kg,方法同前。每次施肥時檢查苗床水位,若水位下降要注入清水至起始水位。
(四)苗床管理
播種后棚內應采取嚴格的保溫措施,使盤表面溫度保持在25 ℃左右,以獲得最大的出苗率,并保證煙苗整齊一致。 從出苗到十字期,仍然以保溫為主,晴天中午若棚內溫度高于28 ℃,應及時將棚膜兩側打開,通風排濕。下午及時蓋膜,以防溫度驟降傷害煙苗。從十字期到成苗,隨著氣溫升高,特別注意掀膜通風,避免棚內溫度超過38 ℃產生熱害(煙苗變褐死亡)。成苗期應將棚膜兩邊卷起至頂部,加大通風量,使苗床表面有水平氣流。
(五)間苗和定苗
當煙苗出現(xiàn)2片真葉時(小十字期),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苗穴中的瘦小苗,留下一株長勢旺、整齊一致的煙苗,同時在空穴內補栽上煙苗,使全盤煙苗整齊、健壯。
(六)剪葉
剪葉應掌握在煙苗5片真葉(煙苗豎膀、封盤)后開始,在距芽4 cm以上位置,視煙苗的大小和長勢而定,一般修剪3~4次即可。剪葉時間應在晴天下午葉片干燥時最佳。剪葉前操作人員和剪葉工具要嚴格消毒,每次剪后及時清理苗盤上的殘屑,以降低感病幾率。
(七)煉苗
煙苗在3次剪葉后逐步進行煉苗。卷起大棚薄膜,加強通風透光,使煙苗完全接觸外界環(huán)境。移栽前10 d排掉營養(yǎng)液,斷水斷肥。當煙苗萎蔫早晨不能恢復時噴水,使葉片挺直。如此反復,干濕交替煉苗。
(一)移栽前
移栽前需保證苗盤吸足水分,使煙苗根系與基質緊密接觸,便于拔苗。如當天移栽的煙苗當天運輸,煙苗運輸中要防止暴曬。
(二)移栽后
煙苗移栽后,盡快將苗盤、塑料薄膜、黑地膜等收回,用清水沖洗干凈,存放備用,以降低育苗成本。注意苗盤應放于無鼠害、腐蝕之處,以防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