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橋蘭,譚江紅
(1.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30;2.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yī)院,湖南株洲412000)
精益管理法在軟式內鏡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
楊橋蘭1,譚江紅2
(1.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30;2.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yī)院,湖南株洲412000)
目的探討精益管理法在軟式內鏡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對內鏡中心所有員工進行培訓,應用精益管理法管理軟式內鏡。結果采取精益管理法管理軟式內鏡后,內鏡中心工作人員團隊凝聚力增強,管理更加標準、規(guī)范,不僅提高了內鏡清洗、消毒質量和完好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長了內鏡使用壽命。結論軟式內鏡精益管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以往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法;軟式內鏡;管理效果
精益管理法包括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yǎng)(Shitsuke),簡稱5S管理法。精益管理法是20世紀50年代首先在日本提出,后在日本企業(yè)推行的一種現(xiàn)場管理模式。精益管理法既能改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又能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保證工作安全,是一種全員性、顯著性、簡單實用的[1]管理手段,近年來在醫(yī)療機構中被廣泛應用。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內鏡中心是集消化內鏡、氣管鏡、喉鏡、膀胱鏡、宮腔鏡于一體的綜合性內鏡中心,有效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及一體化管理。隨著內鏡診斷及治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何保證質量、提高效率、保證患者安全成為我們工作的重心。為此,我院內鏡中心自2014年起利用精益管理法對軟式內鏡進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內鏡中心共有軟式內鏡檢查和治療室11間,護理人員14名,專職洗消人員3名。2013年共有Olympus軟式內鏡26條,其中普通胃鏡9條,治療胃鏡3條,腸鏡4條,治療腸鏡1條,十二指腸鏡3條,超聲內鏡1條,氣管鏡3條,喉鏡2條。2014年添置Olympus普通胃鏡3條,治療胃鏡2條,超聲穿刺內鏡1條,腸鏡2條,治療腸鏡及小腸鏡各1條,氣管鏡3條,超聲氣管鏡1條,喉鏡1條,胃鏡報損1條,共有軟式內鏡40條。
1.2 方法
1.2.1 準備(1)樹立精益管理意識。開展精益管理前,我中心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精益管理理論知識,強調從小事入手,對工作中每個細節(jié)都精益求精。通過學習培訓,規(guī)范標準化操作流程,培養(yǎng)精益管理意識,動員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增強責任感,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1)成立精益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一名兼職器械護士負責內鏡維護保養(yǎng),3名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專職洗消人員依《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對所有軟式內鏡進行清洗消毒,每日輪流由一名洗消人員在內鏡使用情況登記本上對內鏡使用及維修情況進行登記,對有故障的內鏡也要進行詳細登記。
1.2.2 實施(1)整理:就是區(qū)分要與不要的東西,對不要的東西進行處理。請Olympus內鏡工程師對所有軟式內鏡進行檢測,對長期沒有使用且已被淘汰的纖維內鏡及部分有故障無法修理的內鏡送報損,對有修理價值的及時修理,使所有在儲內鏡均可使用,并根據(jù)不同類型編號。例如:普通胃鏡1、2、3、4,治療胃鏡1、2、3、4,腸鏡1、2、3、4,治療腸鏡1、2等。(2)整頓:就是把東西擺放整齊,明確標識,方便尋找。在儲鏡房入口處張貼物資核查表,分區(qū)定位儲存,每區(qū)醒目處有區(qū)內內鏡提示。將儲鏡房分成胃鏡儲存區(qū)、腸鏡儲存區(qū)、治療鏡儲存區(qū)、氣管鏡儲存區(qū)、喉鏡儲存區(qū),每區(qū)設責任人。每條內鏡都有編號,使用結束后對號存放,使儲鏡房物資核查表與儲鏡柜內物資一一對應,每條內鏡儲存位置一目了然。(3)清掃:是指及時清掃工作場所,異常設備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內鏡使用后立即進行床側清洗,用蘸有酶液的紗布擦拭外表污物,反復送氣送水至少10秒鐘后取下,蓋好防水帽,然后送洗消間依照《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進行清洗消毒。將內鏡清洗、消毒操作過程制作成流程圖,供所有員工反復學習。兼職器械護士每周一次對所有內鏡進行維護保養(yǎng),檢查角度是否合適、鏡身有無破損、注水注氣功能是否良好、按鈕有無松動破損等,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送修。洗消間責任護士每周一次對自己負責的儲鏡區(qū)徹底清掃,每日一次空氣消毒,確保儲鏡房干凈、明亮,存放的內鏡能正常使用。(4)清潔:就是將整理、整頓、清掃后的清潔狀態(tài)予以維持,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原因并予以排除。將以上措施制度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并維持效果。運用精益管理理論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如《內鏡維護保養(yǎng)制度》《內鏡清洗消毒制度》《儲鏡房管理制度》等,并要求所有人員嚴格執(zhí)行。(5)素養(yǎng):就是全員參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工作,并保持整齊、清潔的工作環(huán)境,養(yǎng)成遵守制度的習慣。同時,認識到運用精益管理法管理軟式內鏡的意義,以及清洗消毒質量達標、功能完好的內鏡對日常內鏡診療工作的重要性,自覺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良好工作習慣。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表1 實施精益管理法管理軟式內鏡前后效果比較
應用精益管理法后,2014年軟式內鏡診療例數(shù)較2013年增長了16.6%,3秒內內鏡找出率為100.0%,內鏡洗消質控抽檢合格率為100.0%,未因漏水致內鏡損壞而維修,診療中內鏡故障(注水、注氣及角度異常等)發(fā)生率為0.2%。各項數(shù)據(jù)均較2013年明顯改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
(1)內鏡中心工作繁忙,技術含量高,管理內容復雜。以往存在部分護理人員不愿配合或不按標準操作,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工作等現(xiàn)象。精益管理注重員工參與,“人人有事管,人人都管事”,充分調動員工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能動性,引導和激勵員工參與持續(xù)改善[2],增強工作成就感與和諧度,減少工作漏洞和同事間的糾紛。通過集體參與達成目標,在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分享心得,有效培養(yǎng)團隊意識,增強歸屬感和團隊凝聚力。
(2)采用精益管理法,將內鏡清洗消毒操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流程化,使每一位清洗消毒人員有章可依,避免其將步驟簡化,人為影響清洗消毒質量等問題[3],使軟式內鏡生物學檢測合格率達100.0%,沒有一例因內鏡清洗消毒原因引發(fā)的院內感染,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4]。
(3)實施精益管理法前,內鏡無固定存放位置,也無醒目標識。實行精益管理法后,依據(jù)管理“三定”要求,根據(jù)各種內鏡的使用頻率設計存放位置,標識明確,儲鏡房入口處物資核查表有醒目提示,所有人員一看就懂,能在3秒內找出所需內鏡及附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
(4)精益管理促使護士進一步掌握設備的性能、使用方法、基本保養(yǎng)知識等。定期的內鏡維護保養(yǎng),能及時發(fā)現(xiàn)細小問題并避免管道漏水損壞內鏡。我中心自實行精益管理后,未因管道漏水致內鏡損壞而維修,降低了維修費用,延長了內鏡使用壽命,最大限度發(fā)揮了內鏡性能,使內鏡保持最佳狀態(tài),保證診療操作順利進行[6],切實提高了護士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保證了手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1]胡春梅,錢妍,俞國琴,等.5S管理法在新生兒監(jiān)護中心設備儀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8(8):635-636.
[2]金云玉,王琳,劉麗.精益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1):2386.
[3]張華君.儀器管理與護士技能培訓一體化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3):225-226.
[4]孔金艷,唐平,周小凡,等.人為因素對消化內鏡清洗消毒效果影響的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6):827-828.
[5]何賽琴,王彩芽,陳姬雅,等.應用5S管理法規(guī)范消化內鏡的管理[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3,25(2):111-112.
[6]王玉亭,古妙寧,肖金仿,等.精益管理在手術室工作流程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08,24(5):295-297.
R197.323
B
1671-1246(2017)13-0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