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山提問:如何確定企業(yè)的生產周期?
我們是做半導體設備的企業(yè),一套設備售價40~60元,去年營業(yè)額達到1.3億元。我們6個月里應收賬款的賬期在3個月以上,存貨時間大概是1個月,我現在的問題就是不太清楚自己的生產周期,請指點一下。
葉青山 深圳市華騰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永翔:老板在做決策之前,先要知道營業(yè)周期、生產周期是多長時間。用預付款讓供應商幫你備貨,相當于是你自己在備貨,因為它占用了資金,所以這是營業(yè)周期中存貨的一部分,需要把這一塊的數據算出來。貨到了公司以后,原材料庫存的時間也需要算出來,把等待的時間、準備的時間、生產的時間區(qū)分開。此外,拿一個訂單回來以后,就要開始追蹤這個訂單每一個節(jié)點的時間,包括每個工位等待時間。因為做生產設備時,工位之間等待的時間是最長的。
然后,通過以下五個步驟,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產周期了。
第一:統(tǒng)計,做生產統(tǒng)計、工藝統(tǒng)計和營業(yè)周期統(tǒng)計;第二:歸類,哪些是自己的問題、哪些是別人的問題,進行問題區(qū)分;第三:選擇,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么哪些工藝可以壓縮?哪些工藝可以外包?哪些工藝可以合并?第四:監(jiān)督執(zhí)行;第五:換人。
周雲提問:什么樣的復盤值得我們去深挖?
復盤是一種圍棋學習方法,是指在下完一盤棋之后,要重新擺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對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進行分析和推演。柳傳志率先將“復盤”作為自己學習和提高的方法論,并應用于企業(yè)管理。
12月正好是我們企業(yè)做2016年整個預算的時間點,這個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是基于2015年的發(fā)展和規(guī)劃來看整體的增長,但是復盤應該到什么做到程度?什么樣的復盤值得我們去深挖?對于這部分我們思考得比較少。在客戶體系、媒體產品機構、團隊的組織架構這三大板塊中,哪一塊最值得去深挖?2016年,我們應如何去尋找復盤的方法?
周雲 北京派瑞威行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
史永翔:對于你們公司,需要用更加嚴謹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身的高成長,我給你三個建議去尋找復盤的方法。
第一,在2015年,你們的營業(yè)額翻了一倍,但要清楚其中哪一些是新市場帶來的;
第二,找出客戶重復購買的產品,因為全年新推出的產品是否受歡迎,就需要年終的銷售數據,而不是感覺,有了數據就就可以很好地判斷這個產品到底如何;
第三個,知道哪一些老客戶的行業(yè)重復購買率在上升。
分清楚上升的營業(yè)額中,哪一些是新增加出來的,哪一些是帶出來的,哪一些是老客戶提供的。只有弄清楚了,才能知道哪些將是來年的風口,哪些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一直找風口就是不斷找機會,但追求營業(yè)額的高成長性,不能只靠抓風口,打造明星產品的能力也不能忽視,還需要對優(yōu)質客戶進行精準定位。所以,以數字為依據,做復盤分析,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梅提問:外貿公司如何做來年的預算?
我們是一家專業(yè)對外銷售光學眼鏡框和太陽鏡系列的外貿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我們正致力于改善設計和開發(fā)能力,同時滿足眾多品牌和OEM協議。我們公司的規(guī)模不是很大,但前景還是很廣闊的,我想知道應該如何去做2016年的公司預算?
白梅 溫州杰鴻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史永翔:你的公司已經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業(yè)務、產品和客戶應該是相當穩(wěn)定,現在需要先擬出2016年的預計銷售額。在擬定的過程之中:
第一步,考慮原有的市場怎么穩(wěn)定,新增的銷售額從哪里來?
第二步,必須搞清楚,是在存量的市場上做專精?還是在增量的市場做拓展?
第三步,開始做客戶細分。在做客戶細分的同時,還要計算投入的平衡,就是在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上要有哪些策略,花哪些錢?
第四步,進入做產品的策略階段,因為進攻市場的背后是產品開發(fā)率。
第五步,做組織變革。公司業(yè)務如何做調整?是要用老業(yè)務員調過去做新市場,還是用新業(yè)務員做新市場?
第六步,投入產出比算出來了以后,模擬出明年的財務報表和利潤表。
最后一步,整合供應鏈。必須要在今年春節(jié)之前拜訪供應商,越早跟供應商溝通,供應商會越早和你形成聯合體。
黃秀莊提問:怎樣通過預算來打通公司的研、產、銷?
我們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無區(qū)域企業(yè),主要生產中高檔女式皮鞋,產品以內銷為主。我們的企業(yè)規(guī)模較大,財務、生產,包括各個事業(yè)部都是分開的,整個組織架構沒有徹底打通。我們想通過壟斷式發(fā)展,把規(guī)模快速擴大。我想知道怎樣通過預算使研、產、銷貫穿,把整個供應鏈的時間縮短,然后持續(xù)做大規(guī)模?
黃秀莊 珂卡芙鞋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
史永翔:這類公司發(fā)展到這個規(guī)模時,往往會出現這樣幾個問題:第一,組織會出現混亂,很大的原因是企業(yè)沒有組織管理能力,組織和供應鏈之間不協調;第二個問題是沒有設計整個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關系,導致越努力反而協同性越差。
你現在實際上是一個小軍團作戰(zhàn),小軍團作戰(zhàn)和游擊隊打仗是不一樣的,游擊隊打仗靠的是隊長,但是軍團打仗靠的是軍團之間的協同和配合。
靠銷售起家的公司,銷售力拉得越高,產品力不一定會越強。反過來做產品的時候,組織一邊是市場服務推廣能力,一邊是產品推導能力,中間是組織構建,這時的組織是混亂的。力氣是用在績效和高管的激勵上,但問題是出在市場和產品力之間。
從預算的角度來說,應該考慮怎么把組織化小。化小組織可以很好的解決現有經理人的能力問題,然后內部進行市場化,這樣可以快速解決整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