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補鈣重適當
肝病患者需要補鈣,但也不能把鈣當成是“萬靈丹”。最近發(fā)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提醒我們,血液中的鈣離子水平太高,可能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風險。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的研究人員對河南省林縣一項營養(yǎng)干預試驗中的受試者進行了分析。研究者對281名肝硬化患者和562名對照人群的血清鈣濃度、肝炎病毒抗體等生化指標進行了檢測。結果發(fā)現,肝硬化患者組的血鈣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且這種關聯正相關。也就是說,血鈣濃度越高,患肝硬化的風險越大。具體來說,血鈣濃度最高的人,患肝硬化的危險可能升高兩倍。
研究人員表示,血鈣濃度與肝硬化的具體關聯機制尚未明確,推測可能與肝臟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有關。但新研究提醒我們,補充營養(yǎng)也是“過猶不及”,不要盲目補鈣,以免好心辦壞事,講究“適當”很重要。建議肝病患者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補鈣,千萬不要盲目服用鈣片。
熟悉老王的人都發(fā)現,老王最近的黑眼圈越來越嚴重了,原先紅潤的臉色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暗灰的顏色。老王自己也覺得最近總是乏力困倦,干什么都不得力。在家人的催促下,老王到醫(yī)院檢查,門診醫(yī)生讓他抽血化驗并做了其他一些輔助檢查,結果顯示,老王得了肝硬化,需要住院接受治療。
臨床上,很多肝病患者的臉色和正常人不一樣。他們的臉色偏黑;而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臉色會變得越來越灰暗。長期攜帶乙肝病毒的乙肝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通常是黝黑晦暗的。這是由于肝臟長期處于異常狀態(tài),無法發(fā)揮正常的功能,造成肝臟對體內雌激素的滅活障礙;增多的雌激素可降低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轉變?yōu)楹谏氐牧吭龆?,以致皮膚色素暗沉,面部皮膚干燥、粗糙,失去正常應有光澤和彈性,甚至出現“古銅色”的面容。有的患者顏面部或鼻尖部還會出現細小的毛細血管擴張,尤其是眼眶周圍的色素沉著更為明顯,醫(yī)學上將肝病患者顏面部的這些特征性改變稱為“肝病面容”。
“肝病面容”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中國肝臟疾病的發(fā)病率比較高,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70%以上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肝臟平時是一個沉默的器官,當它剛開始發(fā)生損害時不會立即產生明顯的癥狀,即使出現一些損害仍會繼續(xù)努力“工作”。而且肝臟疾病起病隱匿,早期沒有很明顯的臨床表現,以食欲減退為比較常見的癥狀,有時候會伴有惡心、嘔吐,以及乏力、腹脹。當出現肝功能異常時,往往已經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了,耽誤了治療時間。
人的臉色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醫(yī)生建議,如果感覺自己的臉色突然有變黑現象,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一下肝功能和B超,以查明自己是否患有肝病,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