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盧昊
在日本,由于各種原因,一些曾經繁忙的鐵路和車站日趨冷清,最終被廢棄。但日本最近幾年興起“廢線觀光”,讓其中一部分被廢棄的鐵路交通設施“再次復活”,作為旅游景點重新返回歷史舞臺。一些“廢線遺跡”受到民眾特別是鐵道迷們的追捧。它們或由于厚重的歷史感、或得益于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而被地方看作是珍貴的旅游資源。日本一些民間團體聯(lián)合組建了“廢線協(xié)會”,試圖將“廢線觀光”推向日本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大力推進廢線觀光
在“廢線觀光”方面,不得不提日本岐阜縣的神岡鐵道。神岡鐵道連接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和富山市,因為人口減少和當?shù)氐V山廢棄,該段鐵路于2006年11月廢線,但神岡町卻積極“挽救”,他們在廢棄鐵道上安裝了四輪的軌道自行車,游客可以腳踏軌道自行車,觀賞鐵路沿線的山色風光(如圖)。因為車輪和鐵道碰撞的聲音清脆悅耳,軌道自行車還得到了個“要走了”的昵稱。2007年“要走了”開始運營,到2015年時一年迎來了多達4萬名游客,獲得日本觀光振興協(xié)會的“年度產業(yè)觀光大獎”金獎。去年日本導演新海誠的人氣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上映,因在此地取景,神岡鐵道的人氣也進一步得到提升。
嘗到“廢線觀光”甜頭的神岡町繼續(xù)加大活動力度。他們還將曾行駛在神岡鐵路上、后來長期停在車庫里的舊電氣列車“奧飛驒”重新修理,讓其“復活”。今年4月,神岡町專門讓“奧飛驒1號”重新在神岡鐵路上行駛一天。350名乘客通過抽簽方式坐上了火車,走過了這段“懷舊之旅”,慕名前來參觀的旅游者和鐵道愛好者超過3000人。安靜的小鎮(zhèn)一時間熱鬧非凡。當天的活動上,一些民間團體還成立了“全國廢線協(xié)會”,宣稱要大力推進“廢線觀光”。
“神話觀光”讓鐵路復活
在日本,因“廢線觀光”而“死而復生”的不只有神岡鐵道一條。位于九州宮崎縣的高千穂町是日本著名的“神話之鄉(xiāng)”,這里有據(jù)說是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隱藏的名為“天巖戶”的洞窟。高千穗鐵道全長50公里,連接高千穗町和宮崎縣北部的延岡市,設有高千穗町站、天巖戶站等,鐵路跨越附近峽谷時還有一座350米長的鐵道橋,距離水面高約150米,被稱為“日本第一高鐵道橋”。2005年九州地區(qū)遭受臺風災害,高千穗鐵道破壞嚴重,2008年全線廢棄,但當?shù)厝?006年就成立了“高千穗天照鐵路公司”,運營觀光小火車。由于“神話觀光”和“廢線觀光”效應的結合,高千穗觀光小火車走紅起來,現(xiàn)在一年乘坐人數(shù)超過2.5萬人。當?shù)孛耖g組織計劃以這段小火車線路基礎,建設鐵道公園,發(fā)展周邊旅游業(yè),乃至讓整條高千穗鐵道“全線復活”。
在日本東北的秋田縣,還有一條名為小坂鐵道的“廢線”因“廢線觀光”出名。這條鐵道全長22公里,連接該縣大館市和小坂町,也是因為人口減少、礦山廢棄而于2009年廢線。在當?shù)厝说呐ο拢@里的“廢線觀光”也風生水起。除開設了軌道自行車,還開設了火車展示場,展示保存下來的各類舊式車輛,甚至還允許游客體驗駕駛內燃機車。展示場里還有日本鐵路著名的、已于2014年全部退役的寢臺車(臥鋪列車)“曙光”號,晚上“曙光”號從展示場開出,開到鐵道上,游客可在里面住宿,體驗“移動旅館”的感覺。
到現(xiàn)場“懷古憶昔”
興起“廢線觀光”的,大多為日本偏遠、經濟相對不發(fā)達地方,因為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少子老齡化,這里的鐵路客運與貨運量大幅下降,車站門可羅雀,鐵路公司難以負擔虧損,便廢棄了這些鐵路及沿線車站。但它們因其歷史傳統(tǒng)感,反而成為特色旅游景點,或者被改造為散步道、公園等。很多日本人呼吁將這些鐵道和車站改造為“產業(yè)遺址”,供后人憑吊。而在當?shù)卣磥恚@些“廢線”因為其文化價值,可以成為地方經濟再生的重要杠桿。
日本的“廢線觀光”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日本人對鐵道一種懷古式的愛好。鐵道的繁榮象征著日本過去經濟高速增長的輝煌,而它廢棄和沒落,則往往代表著當前時代的很多特點。日本民間對鐵道文化的崇尚,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日益明顯。2007年,為紀念JR東日本公司成立20周年,日本鐵道博物館在琦玉市成立,2016年,JR西日本公司旗下的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在京都開業(yè)。
實際上,日本人早已不滿足于在博物館里看“鐵路文物”,而是要到現(xiàn)場去“懷古憶昔”。在“廢線觀光”日益成為時尚時,還有日本作家專門撰寫了《日本全國廢線觀光指南》。有日本社會學者說:“看到鐵道就看到了日本的過去?!边@句話可以反映出日本人對于鐵路的特別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