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王者榮耀》們今天遇到的批評,反映了人們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
有“國民游戲”之名號的《王者榮耀》,已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游戲產業(yè)話題。隨著用戶破兩億、吸金創(chuàng)新高,開發(fā)商及相關概念股價大漲,關于游戲“誤人子弟”的質疑又至高潮。
日前,杭州某中學教師的文章《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走紅網絡。對于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的現(xiàn)狀,文章認為,手游已成了新的“黑網吧”。這引起許多家長和教師的共鳴。
既享“國民游戲”的名頭和利益,自然就得背起社會責任這口“鍋”。只是在“怒懟”之前,首先應該了解《王者榮耀》得以風靡的時代背景。
截至2015年底,每100個中國人就有超過90部智能手機,每100個手機用戶就有超過29個人是4G網絡用戶。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緊密連接人們的生活,滲透之手無所不在。
到今天,手游和移動互聯(lián)網帶來的其他紅利與應用,已不可能退出生活。即便沒有《王者榮耀》,也可能會有其他“榮耀”出現(xiàn)。更何況,投資巨大的5G網絡即將上馬,憑借網絡傳輸技術的再次飛躍,更復雜、更具引力的娛樂產品勢將到來。
《王者榮耀》們今天遇到的批評,反映了人們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應當說,隨著網絡游戲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規(guī)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管工作勢在必行。
對《王者榮耀》的批評,本質上還提出了一個問題:本是面對成年人的游戲和商品,如何避免未成年人使用和購買?
有的未成年人在網上搜索成年人身份證號,借以欺騙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這實際上是互聯(lián)網時代個人隱私泄露問題未得有效解決引發(fā)的“并發(fā)癥”。
還有的未成年人盜用父母手機向游戲付費。出于便利快捷考慮,絕大多數支付平臺和渠道越來越簡化支付過程,將關鍵驗證集中在手機上。如此一來,手機一旦“失陷”,風險可想而知。而許多父母并未真正重視這一點。支付機構也應對安全與便利之關系進行再權衡。
上述問題并非僅靠娛樂行業(yè)自律自查自糾就能解決。要想讓“榮耀”來得更健康一些,需要政府、企業(yè)、家長和教育界共同努力,至少要注重三個方面。
首先,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防火墻,也就是防沉迷系統(tǒng)等機制或系統(tǒng)。這需要借助最好的技術,通過最了解用戶的機構,而不僅僅憑借可以輕易繞過的簡單實名制。難度自然不小,但游戲受益企業(yè)理應在這方面擔當起應負的社會責任。騰訊日前宣布試點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效果值得觀察。
其次,應對圍繞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基本生活方式變化而產生的挑戰(zhàn),解決個人信息泄露、互聯(lián)網支付安全等等技術與立法滯后問題。對各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嚴肅依法處罰,比如嚴加懲處針對防沉迷軟件的外掛作弊行為。
第三,對娛樂產品分級制度進行有效討論。處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未成年人接觸娛樂產品的渠道更多、方式更便捷,分級以及以此為基礎建立防火墻,其必要性正在增強。
顯然,從PC互聯(lián)網甚至更早時代積累的經驗,已不足以應對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及未來的重重考驗。從官方到企業(yè)、從學校到家長,都需要在防控機制上加速迭代,在正視、擁抱變化的同時,靠技術理性、公共理性共同保護好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