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尹敦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著有《和靖集》《論語解》及《孟子解》等作品。在尹敦很小的時候,其父尹林就去世了,他由母親陳氏撫養(yǎng)教育。
等尹敦長到20歲時,陳氏聽說洛陽城內(nèi)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程頤,人們都親切地稱其之為“伊川先生”。陳氏也將自己的兒子送到程頤那里拜師求學。
到了宋哲宗紹圣(公元1094-1098年)初年,即將舉行全國科舉考試。在伊川先生的鼓勵和支持下,尹敦前去參加應試。
當尹敦進入考場打開試卷后,他一看“策問”題目,其中有一道題為《誅元佑諸臣議》?!霸印笔钱敵实鬯握茏诘哪晏?。試題是想要考生責備、評論宋哲宗的諸位大臣。尹敦感到出這樣“策問”題目的人不僅荒唐,而且還用心不良。最后,他憤憤地離開了考場,沒在試卷上寫下一個字。
從考場出來后,尹敦找到老師伊川先生,他有些抱歉地說道:“先生,從今以后,我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了!”伊川先生覺得讀書人不參加科舉考試,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最后,他對尹敦建議道:“你家里不是還有老母嗎?這樣大的事情,你應當和你的母親商量一下,聽聽她老人家的意見再做決定也不遲。”
遵照老師的建議,尹敦回到家里后,跟母親談了他打算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的想法。誰知,母親非常理解自己兒子的選擇,她拉著兒子的手說道:“我早就知道你并不打算入仕做官,誰知你還是參加科舉考試了。讀書人做學問,不能貪圖高官厚祿。你再也不參加任何的科舉考試,一心做學問,這很好,我早就是這個打算了。”
伊川先生聽說尹敦的老母親也支持兒子不再入仕做官,很是高興,他連連稱贊道:“好哇,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從那以后,尹敦廣收門徒,專門從事講學活動,受到當時讀書人的歡迎和愛戴。公元1125年,經(jīng)種師道推薦,宋哲宗想委任尹敦做官,也被他婉言謝絕。惋惜之下,宋哲宗賜號尹敦為“和靖處士”。
教育兒子棄官從教,這種勇氣和魄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確實值得稱道和點贊。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