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
[摘 要]利瑪竇是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肇慶是利瑪竇進入中國內(nèi)陸傳播天主教的首站,他在肇慶6年取得了十個“第一”的成就,但卻被驅(qū)逐出肇慶,其中有客觀上原因,也有主觀上的原因。利瑪竇他們在傳教策略運用方面固然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當時歷史環(huán)境所至。利瑪竇離開肇慶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本文提供一些參考,以期對于正在發(fā)展中的社會有些積極意義。
[關鍵詞]利瑪竇;成就;離開;肇慶;原因;思考
利瑪竇是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1583年9月10日與神父羅明堅到達了肇慶,開始了他在肇慶6年的文化之旅,卻在1589年被迫離開肇慶。后來輾轉(zhuǎn)于韶州(今韶關)、南昌、南京、北京,1610年5月在北京去世。是什么原因?qū)е滤黄入x開肇慶?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思考?為此,本文想從這個議題開始,寄望能從中加深對這段歷史的了解。
利瑪竇不僅是一位傳教士,更是一位西方文明傳播者。利瑪竇在肇慶居留了6年,他以他的努力和敬業(yè),取得了多項的成就。包括:在肇慶建起了中國內(nèi)地第一座歐式風格建筑——仙花寺。利瑪竇利用仙花寺的一個房間,開辟了中國第一所西文“圖書館”。1584年繪制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山輿海地全圖》,一改國人長期以來的“中國居天下之中”和“天圓地方”的觀念,讓國人開闊了了視野。1587年研制出中國第一個機械自鳴鐘,使中國內(nèi)地的人學到了西方機械自鳴鐘的制作技術;1588年合編了第一部中文的《葡漢字典》,使國人與外國人交流有了一本語言翻譯工具書,為漢語拼音的出現(xiàn)作了鋪墊。除此以外,1583年9-10月,羅明堅采用肇慶居民陳氏的主張,第一次以中國的“天主”作為天主教造物主Dies或 Dio的中文譯名;1583年9月10日,利瑪竇、羅明堅使用天竺僧的身份進入肇慶,天寧寺成為利瑪竇進入肇慶的第一個居所;1584年1-3月,羅明堅和利瑪竇為肇慶一垂危病人洗禮,成為中國第一個天主教徒;1584年;羅明堅、利瑪竇與他在肇慶的漢語老師合譯的《天主實義》,成為在我國出版的第一本天主教教理書。利瑪竇在肇慶取得的這十個“第一”,這是肇慶的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對肇慶提升城市地位和國際影響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利瑪竇離開肇慶的原因
一個對肇慶乃至中國如此有影響的外國人,被稱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在1589年夏圣母升天節(jié)那天卻被迫離開肇慶。對于利氏離開肇慶的原因,學者們也紛紛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不同的說法。在多個版本的《利瑪竇》傳記著作中,都對利瑪竇離開肇慶的原因進行了記述,似乎都把總督劉繼文的驅(qū)趕當成利瑪竇離開肇慶的主因。近期筆者為了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查閱了相關資料,從中也找到一些有關利瑪竇為何離開肇慶的佐證。經(jīng)整理歸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王泮態(tài)度轉(zhuǎn)變,肇慶傳教失去了依靠。王泮①是接納西方文明的先驅(qū)。利瑪竇于1583年9月來肇慶,可以說是全賴王泮支持和幫助,王泮一路為利瑪竇他們開綠燈。沒有王泮的幫助,他可能來不了肇慶,也無法在肇慶居留6年,更不可在肇慶創(chuàng)造十個“第一”。王泮全力支持利瑪竇在肇慶傳播西方文明,包括派人護送利瑪竇等傳教士入境、為利瑪竇爭取在肇慶的居留權、劃地給利瑪竇建起了中國內(nèi)地第一所天主教堂、公正審理“崇禧塔”擲石頭案及羅明堅通奸案、竭力增加兩位西僧的聲譽等方面。當然王泮的支持和保護也是事出有因:一是奉當時兩廣總督之命;二是王泮本身對西方文化的喜愛。如果說利瑪竇他們是中國大門的敲門人,那么知府王泮就是一個開門人,也是西僧的保護人。利瑪竇也多次提到王泮對傳教士的保護。比如他提到“他(指王泮)不僅公開支持和保護傳教士,而且他的前例也促使別的官員去拜訪他們,并起著同樣有益的效果” ②。“肇慶長官③采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榮寵他給予保護和支持的那些人,因為他認為由于他們的成就,他們值得這種榮譽。④”但是保護人首先要自保,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王泮便會因為各方的壓力而搖擺乃至退縮。1585年萬歷皇帝發(fā)布禁止不準建立新佛寺時,再加上利瑪竇他們在行為上顯得不安分,違反王泮知府當初提出“要答應遵奉中國的習慣,要服從我們的地方長官、要做天子的臣民”等要求,王泮知府對利瑪竇他們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在王泮升為嶺南道尹之后特別明顯。個人認為其中有兩個事件讓王泮與利瑪竇之間的友誼受到了影響。
第一件事:為王老父領洗入教。1585年底,羅明堅為了開辟新的傳教據(jù)點,取得新任知府鄭一麟的支持,并同未辦理入境手續(xù)的另一神父麥安東到浙江紹興進行活動。麥安東冒充商人混進廣州同羅明堅匯合前往紹興,他們兩人于1585年11月20日起程,次年1月抵達紹興。紹興是王泮知府的老家,王泮的父親就住在鄉(xiāng)下。羅明堅他們就憑借與王泮的朋友關系,住在王泮老父家活動了半年之久,還為王老父領洗入教。群眾對此議論紛紛,又引起廣州官員們的懷疑。王泮了解到事情不妙,立即命羅明堅他們返回肇慶。此后,王泮逐漸對他們冷淡,可以說與西僧們的關系到了冰點:先是取消西僧節(jié)日對王的例行拜訪,后下令刪除所贈匾額上的題名,同時又命令手下把自己的署名從利瑪竇所畫《山輿海地全圖》的木版刪除,甚至見面也不打招呼。
第二件事是:桂林拜訪皇親被拒。在第一件事發(fā)生后王泮并沒有下逐客令,對羅明堅、利瑪竇他們只作初步行動的警告。為此,羅明堅認識到肇慶已不能久居,再次試圖開辟新的傳教據(jù)點。于1587年1月由羅明堅帶著一個翻譯前往湖南,途經(jīng)廣西桂林,為了尋求上層官員的支持,冒昧去拜訪一位住在那里的皇帝親屬,那位皇族拒絕接見他們,連送去的禮物也被退了回來。后又去拜訪當時廣西巡撫吳善,吳善對羅明堅他們?nèi)グ菰L皇族十分不高興,為自保,他命令將羅明堅他們驅(qū)逐出桂林。盡管羅明堅他們作了很大努力,仍沒能留在桂林?;伊锪锏赜谕?月返回肇慶。王泮當時正等待一個升遷機會,得悉此事,非?;饜?,因為這件事將直接影響王泮的聲譽和仕途,他覺得利瑪竇他們顯然不安分,違背了當初入境時王泮對他們提出的要“安分、謙虛,對中國有好處”的要求和原則,隨即以新總督不樂意外人居留為由,下令西僧們?nèi)糠祷匕拈T。至此,王泮與利瑪竇的友好關系到此破裂。endprint
2、民眾敵意大,肇慶傳教失去了立足根基。16世紀的中國是一個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國家,利瑪竇說“中國人害怕并且不信任一切外國人,他們的猜疑似乎是固有的,他們的反感越來越強,在嚴禁與外人任何交往若干世紀之后,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慣。所有中國人尤其是普通百姓所共有的這種惡感,在廣東省的居民中間來得特別明顯?!雹輧晌晃魃畞碚貞c傳教之路可以說阻力重重,民眾對他們的敵意一直沒有消除過。首先是強烈反對他們?nèi)刖诱貞c。由于中國人討厭長毛鬼子,因為兩位西僧的外貌而視他們?yōu)榱眍悺绯舐墓治?,所以民眾稱羅明堅、利瑪竇為“番僧”、“妖僧”,當利瑪竇他們進入肇慶時自然就遭到百姓的反感;其次是說他們是葡萄牙人派來的,也會干澳門干過的勾當,擔心他們會對我們中國人不利,因而強烈反對他們?nèi)刖诱貞c,并要求把他們趕走?!罢貞c市民有自己的特殊理由仇視外國人。他們害怕葡萄牙商人會隨傳教士深入內(nèi)地,神父們常去澳門城,他們和長官越來越親密,這已經(jīng)引起他們的反感”⑥三是“控告崇禧塔為耶穌會士所建”。廣州父老控告西僧們:稱他們相信建番塔(崇禧塔)系澳門葡萄牙人花費四五千兩銀子所造,因此肇慶則是心腹大患,要求肇慶官員立即將西僧驅(qū)逐出境,使肇慶當?shù)毓賳T飽受壓力,多次為西僧辯解。四是阻撓建仙花寺。仙花寺的建造,從選址到建造,多次受到阻止。仙花寺施工剛開始時,群眾議論紛紛,懷疑他們在搞陰謀,以仙花寺有礙崇禧塔風水、仙花寺動工之日不屬吉日、擔心仙花寺居住番僧會拐賣小孩等而對仙花寺這座西式建筑充滿敵意。仙花寺建成后,經(jīng)常有人從塔上向教堂扔石頭以示警告。其中以番僧抓擲石頭的小孩事件使僧民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史上稱之為“崇禧塔案”更是將僧民之間的矛盾白熱化。之后出現(xiàn)控告“羅明堅與人通奸”,嚴重影響了西僧的形象。特別是羅明堅廣西湖南之行后,反對教會事件接連發(fā)生,肇慶教堂已搖搖欲墜。還有一點是“官員們的友誼激起同百姓的妒忌,肇慶的居民已經(jīng)反對神父了,而且變得越來越麻煩” ⑦。肇慶傳教失去了民眾基礎。
3、新任總督劉繼文驅(qū)趕,肇慶傳教之夢破滅。劉繼文,江南靈壁人,嘉靖進士,萬安知府,1589年升任兩廣總督。1589年4月左右,劉繼文在梧州上任不久,即要求利瑪竇離開肇慶。到了8月初,劉繼文總督下達最后的判決,要將肇慶天竺僧驅(qū)趕出境。劉繼文驅(qū)趕利瑪竇,筆者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出自自保。這點與王泮疏遠6利瑪竇他們的原因也是相同的。因為在明代規(guī)定不許外國人居留,如果要留下外國人定居,當?shù)氐墓賳T必須承擔責任,后果是難以估計的。劉繼文曾在福建任布政使,對嘉靖年間葡萄牙海盜商人與倭寇勾結多次竄犯中國粵、閩、浙沿海的情況了如指掌。他稱自己獲悉肇慶有不少來自澳門的外國人,他們在西江岸邊建房造屋中藏快船,向澳門通報中國發(fā)生的一切,他們也用奇技誘惑民眾,并在中國傳播一種新宗教。劉總督不想因外國人在他管轄的地域出現(xiàn)丟掉官帽。第二私欲想占用仙花寺。劉繼文迷信思想嚴重,聽信部分士紳反對教會的言論,覺得“督署所在地不宜外人入居”,與此同時,仙花寺的建筑風格深深吸引了劉總督,讓他對這座漂亮的房子垂涎三尺,欲將仙花寺改為劉公生祠,卻被利瑪竇拒絕。其三是劉繼文十分貪財,希望利瑪竇教他黃白術、點金術,成就他的發(fā)財夢,卻遭到利瑪竇的拒絕。對此,劉一直耿耿于懷。利瑪竇在他晚年回憶錄中透露了這種說法:“整個中國都傳說,劉繼文讓神父們教他燒煉術,而神父們稱燒煉術不可強行傳授,要通過其他方法傳授。為此,神父們不顧任何威脅,堅持不傳此術,所以劉總督讓神父們離開肇慶,為此大家都怪7罪并責備他?!雹嘤捎谏鲜鋈矫娴脑颍貏e是劉總督無法在利瑪竇處得到黃白術的秘密,令其惱羞成怒,責令利瑪竇他們在1589年8月15日西方圣母節(jié)期間離開肇慶。利瑪竇等傳教士由兵備道呂良佐護送離開肇慶轉(zhuǎn)到韶州,利瑪竇肇慶傳教之夢破滅。
二、利瑪竇離開肇慶留給我們的思考
利瑪竇在肇慶居留6年,開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然而,卻落得被驅(qū)趕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無疑,利瑪竇離開肇慶留給我們是一個深沉的話題以及深深的思考。
(一)如何正確評價利瑪竇入華的動機
作為正式介紹西方宗教與學術思想的最早、最重要的奠基人,利瑪竇這個在中國度過了他后半生的耶穌會傳教士,對于發(fā)展中國和歐洲的文化交流及其歷史影響,是值得我們重視、研究并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的。由于人們的認知和社會特定環(huán)境所至,對于利瑪竇入華,歷史上對其評價褒貶不一。有觀點認為利瑪竇的進入是歐洲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把他們的傳教活動看作是為了對中國發(fā)動“精神戰(zhàn)爭”,以“征討這崇拜偶像的中國”,也即是為歐洲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活動服務的,他們借著傳播科學知識的名義去傳播宗教信仰,因此不易為中國民眾特別是上層統(tǒng)治者所接受,甚至遭到驅(qū)趕。兩廣總督劉繼文就是作為當時上層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羅明堅于1588年底回歐洲,利瑪竇于1589年9月被勒令離開肇慶,移置韶州南華寺。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利瑪竇是西方文明的傳播使者。肇慶知府王泮應是這方面的代表。他給利瑪竇的支持可以看作是對利瑪竇是西方文明傳播者的認可。確實,利瑪竇在肇慶的6年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是豐厚而珍貴的,是他把當時西洋的新知識新技術傳入肇慶,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對肇慶乃至中國具有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為利瑪竇帶給我們的榮譽而自豪。本文管見,對于如何正確評價利瑪竇來肇,關鍵是要把握好利瑪竇對肇慶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利瑪竇來肇,盡管其動機是為了傳教,但是他在肇慶的傳教并不成功,到1589年,他們在肇慶居留6年,入教人數(shù)不過八十人。那些認為他們的傳教活動是為了對中國發(fā)動“精神戰(zhàn)爭”的論調(diào),今天看來并不奏效。相反,他為肇慶帶來了新知識新技術,特別是他的歷法計算、記憶術、建筑技術、制鐘技術、繪制世界地圖的水平,讓國人大開眼界,對中國歷法的錯誤計算方法進行了修正。特別是瑪竇傳入的機械工程和物理學,對中國的機械制造產(chǎn)生深遠影響。這主要表現(xiàn)為機械鐘表的輸入、《泰西水法》與《遠西奇器圖說》的譯出,以及《新制諸器圖說》等書的撰寫。在肇慶研制的第一架機械自鳴鐘讓中國鐘表從無聲走時進入有走時聲報時時代,開啟了中國鐘表發(fā)展史的新里程?!哆h西奇器圖說》的譯出,讓國人認識到重心、比重、杠桿、滑車、輪軸、斜面等原理?;鹚幨侵袊l(fā)明,但火器技術卻是由傳教士利瑪竇傳入中國。從這點來說利瑪竇進入中國是值得正面肯定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