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詩斌
銀杏林:寂靜中的絢爛
為了抒寫故鄉(xiāng)寶蓋,翻閱族譜是無用的
描畫故鄉(xiāng)的銀杏,搜索百度亦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太多的人物和形容詞穿梭在文字的空域
修飾的結(jié)果只能背離本真,傷害意義
就如天天寫情詩的人,是因為他無法抵達愛情的臂
銀杏,我們叫做白果
在抵達秋天之前,它有著綠盈盈的鴨掌形葉片
露珠在晨光中滾動,猶如閃光的音樂
或者說,像嗩吶吹奏的鄉(xiāng)野之戀
俗點兒說,像出嫁女羞澀的淚珠
為找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谋扔?/p>
我一次又一次拜訪山野的白果林
而我只能將它理解為一種植物——銀杏
我想,我終其一生都無法穿越萬有引力
與形容詞的阻礙,抵達名詞背后的本質(zhì)
很快,秋天來了
我感覺銀杏這個詞語開始輕靈
它在風(fēng)中蕩漾,翩翩起舞,像黃蝴蝶
風(fēng)覆蓋我,我觸摸到那長滿皺紋的果實
像苦楝果,或者說像祖母風(fēng)霜的臉頰
我搓洗掉腐朽的果皮,里面是堅硬的核,白色的
像一顆埋藏久遠的珍珠?!侗静菥V目》記載:
銀杏具有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之功效
但它終其一生,繁茂也罷,凋零也罷
最終,淡然若素地在秋風(fēng)中
捧出一枚枚苦澀的果子
這讓我想起了詩人杜甫。如今
太多形容詞飽滿、盛氣凌人的詩篇
站在天穹之上指手畫腳,但與大地?zé)o關(guān)
如果某天,你來到我的故鄉(xiāng),用鏡頭、畫筆來描繪
這浩淼無邊的黃金盛宴。我只想告訴你:
那在陽光下晃蕩的果子叫白果
像走失的童年——苦澀,疼痛,但美好
——《怎樣抵達故鄉(xiāng)的銀杏林》
我是追隨九月的陽光和山風(fēng)抵達故鄉(xiāng)的。那是多年前,我從廣西邊防部隊退役,扛著一麻袋書籍回到故鄉(xiāng)教書。天穹空寂,遼闊,蒼茫。在綿亙起伏的山巒上,我看到了蘆葦,松樹,杉樹,以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但那漫山遍野的綠,還是給我一種海浪般的震撼,那是銀杏林所編制的繪本,單一的綠,簡單,寧靜。
我愛上這片銀杏林之時,我也愛上了鄉(xiāng)村小學(xué)教書生涯。一間陋室,一支粉筆。飲山風(fēng)喝山泉,批作業(yè)寫教案。滿耳的童聲笑語,滿眼的青山綠水。比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傖的田園生活,還多了幾份浪漫。我的喜悅像銀杏在山風(fēng)中茂盛地生長。而最終,喜悅瓦解,剩下的是悲傷。我相信,構(gòu)成鄉(xiāng)村田園世界的,除了田野、阡陌、屋舍、農(nóng)夫、老人、兒童和字牌之外,還有更多的事物值得我去向往和追求。于是,我埋首于青燈黃卷之中,在詩歌與哲學(xué)指引下,在文字中尋找活著的意義。我熱愛海子,墻壁上貼滿了詩歌手稿,渴盼以夢為馬,“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直至今日,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理解“茫茫黑夜”所蘊含的孤寂與遙不可及的夢想。
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喜歡裹一本《海子的詩》,獨自一人來到銀杏林。銀杏光禿的枝干,在五月的陽光下,開始抽出鴨掌形的葉片,挨挨擠擠,生機勃發(fā)。那些浩浩蕩蕩的銀杏林,枝葉遮天蔽日,蓊蓊郁郁,像綠色海浪,在空寂的大地上滾過。隨之,有唧唧喳喳的鳥鳴從海浪中澎湃而來。這是何等熟悉的聲音!那聲音在風(fēng)中蕩漾,有屈原的憤怒、陶淵明的澄靜、海子的憂傷。明亮的事物開始從文字中閃現(xiàn),這種浪漫主義的光輝瞬間照亮了我內(nèi)心的孤獨。我朗誦詩歌,與天地的鳥鳴獨自交流。我踮起腳尖,遙望這茫茫群山,風(fēng)中的銀杏林以碧綠的呼吸擁抱我。累了,我坐在樹下,地頭沉思,尋找著什么,比如遠去的青春,都市里的愛情,遙不可及的夢想……找到了,我更加茫然無措,找不到,我必將一生抱憾,人是個奇怪的生物。一群龐大的螞蟻隊伍浩浩蕩蕩地在草地上行進著,它們穿越枯枝的障礙,走過蘆葦坡,繼續(xù)朝著遠方前行。它們有著一顆勇敢的流浪的心,是大地上最虔誠的行腳僧。我靜坐在那,虛空消失,失望的悲傷重新被理想主義夢想點燃。很快,夏天的蟬鳴攻陷了銀杏林的寂靜。那唧唧的鳴叫,在翠綠的葉子間蓬勃。我仰視這濃蔭下的翠綠,渴盼從鴨掌形的葉片間找到藏身其中的夏蟬,一睹它那靚麗的容顏,但我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跡。我舉目四望的,只有葉片間灑下的斑駁陽光和耳膜中嘶啞的鳴叫。我也日益習(xí)慣于這種熱烈的演奏,有風(fēng)拂過,有蝴蝶起舞,有我陽光般飽滿的激情。
起風(fēng)了,秋來了,太陽還是滾燙的。收割完稻子之后,蟲鳴、山川和河水很快瘦了下去,那些大地上奔跑的秋風(fēng)和螞蟻啊,輕而易舉地抬來秋天的盛宴。銀杏林在此時掛出了果子,苦楝子般的果子,有著皺巴巴的褐色外皮,包裹在內(nèi)的是枚白色堅果,其貌不揚,質(zhì)樸,謙遜,味道還有點苦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銀杏生江南,以宣城者為勝。樹高二、三丈。葉薄縱理,儼如鴨掌形,有刻缺,面綠背淡。二月開花成簇,青白色,二更開花,隨即卸落,人罕見之。一枝結(jié)子百十,狀如楝子,經(jīng)霜乃熟爛。去肉取核為果,其核兩頭尖,三棱為雄,二棱為雌。其仁嫩時綠色,久則黃。須雌雄同種,其樹相望,乃結(jié)實;或雌樹臨水亦可;或鑿一孔,內(nèi)雄木一塊,泥之,亦結(jié)。陰陽相感之妙如此。其樹耐久,肌理白膩。術(shù)家取刻符印,云能召使也?!边@樣的記載令我很是吃驚,沒有想到,一位藥物學(xué)家對一株植物所傾注的情感是如此之細膩。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它們的花,因為二更時的我正在酣眠之中;也不曾分別出它們的雌雄,它們有著堅定的愛情觀——生死不渝。這個世界上總有許多奇異之事在你的夢中開花,而你不知不覺。
霜降之后,銀杏開始換上了新裝——黃金甲,鋪天蓋地的黃,絢爛無比。這時,我成為銀杏林中的游蕩者,踩著厚厚落葉,在其中徘徊逡巡,陽光打在金色葉片上,閃現(xiàn)出豹子的斑紋。我潛伏其中,與開滿紫色花的地茄子交談,與秋風(fēng)交談,那遍地的枯寂是一種簡約之美。有時,索性躺在樹底的青苔上,看蝴蝶飛舞,看陽光慢慢被暮色吞噬。我想起了一生浪蕩的李白,“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笨晌业炔菝?,卑微如落葉,知歲月之冷暖,人世之悲涼,乃宇宙亙古之真理。但不管怎樣,我從來不曾“黃金白璧買歌笑”,也從來不祈求從王侯手中賺一杯歌功頌德的美酒。因為我的內(nèi)心如那絢爛的銀杏葉,即使凋零,也要獻上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笑。
有蝴蝶在我眼眸的視域中翩躚,據(jù)說它扇動的風(fēng)一不小心足以引發(fā)地球另一側(cè)的沙塵暴。我閉目凝思,我還是我,蝴蝶還是蝴蝶,不曾像周公那樣夢幻迷離、物我兩忘。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是一種簡單,像銀杏,夏日蓬勃,秋日絢爛,冬日留下蒼虬的枝椏,干干凈凈。這讓我想起了這片銀杏林的締造者——張樹林,這個北京老人,曾任桂林陸軍學(xué)院教員,潛心研究《孫子兵法》,頗有心得。公元1995年,他轉(zhuǎn)戰(zhàn)寶蓋,在這種植了萬畝銀杏林。如今,這漫山遍野的銀杏守護著這里的天空與大地,枕戈待旦,等待將軍的號令,而他潛心山居,熱愛鳥鳴和炊煙,熱愛銀杏林翠綠的呼吸,熱愛村民們親切地叫一聲“張司令”。在一陣又一陣的秋風(fēng)中,銀杏林繁茂的黃金盛宴,終歸岑寂與荒蕪,光禿禿的枝椏直指天穹,有鷹在天穹盤旋。我想,張樹林“司令”肯定看到了萬里蒼穹中的鷹,看到了王者孤獨和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