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我小時候愛讀書,小學時作文寫得還行。后來在大學里想寫書了,從那以后,就靠寫作過日子了。
我小時候愛吃,會記住吃過的許多東西。后來我在2012年和2014年各寫了一本關于吃的書。
我小學時看喬丹打球,看著迷了,把能找到的錄像和數據都翻過了。那時肯定不知道,十六七年后,我會寫一本關于喬丹的書。
類似的事情,不止一次了,當時喜歡,并沒抱太多的心思,就是喜歡了,花力氣了。許多年后,忽然翻出來,才發(fā)現:哎,還能當個事兒做呢;哎,還能拿來掙錢呢。
不是我小時候早料到了,也不是我很聰明,只是趕上了而已。
年紀越長,我越相信世上并沒有通用的秘籍。千百年來各色教導人的言論,歸根結底,都是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如此而已。年輕人看了不屑一顧,總覺得一定沒那么簡單,一定有什么秘籍練了就能打通任督二脈,瞬間飛天。但事實上,許多人的躍升也許并非因為掌握了什么秘籍,僅僅是先天(也許是天資,也許是出身)過于出色而已。
定點定向的努力,未必能定得多準。2003年,誰能想到十幾年后是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呢?同理,現在誰能想到2030年是什么樣?流行什么東西?所以,從長遠來看,多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起來效率高,容易精深,也不容易廢弛),多鍛煉身體,才是一切。
一個青年如果想提升自己,那么,公共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有浩如煙海的文獻可供學習,一雙跑鞋就夠非職業(yè)運動員鍛煉了。
這些未必能立竿見影,但事實證明,許多事,只要喜歡,就無意間留心著、學著,也許到了時候,自然就顯出來了。那就算賺了。
總比做一堆自己不喜歡的事,最后也沒用上,自覺憋屈,要強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