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慶
〔摘要〕一名言語刻薄的女生,在老師、家長和同學愛的影響下,成功轉變。文章表達了對愛的教育理念的認同,以及作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對該理念的身體力行。
〔關鍵詞〕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陽光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1-0063-02
早上我正在寫教案,手機響了,是一個班主任打來的,反映班級一名女生心理有問題。我問過后得知:這名女生成績在班級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她說的話和行為讓人難以理解。比如:她曾經(jīng)在班級說自己的母親不是個東西。上語文課罵其他同學笨得像豬一樣,平時喜歡出口傷人。
班主任說:“我曾經(jīng)課后找她談過話,問她為什么說自己的母親不是個東西, 她一臉的笑容:‘開玩笑的。于是我很嚴肅地給她講了母親的偉大以及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當時她很誠懇地對我說:‘我知道了,老師。我覺得效果蠻好的。但是,事實與我的感覺大相徑庭。事后有同學反映她又說了類似的話,雖然后來又找她談話,可發(fā)現(xiàn)她在我面前態(tài)度挺好的,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而且保證以后不講了,我很困惑,一個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如果做人出了問題,那可是大問題啊,楊老師,您能不能抽時間找她談談?”
作為一名心理教師,我對此也很好奇,感覺這孩子背后一定有“故事”,只是這位班主任還沒走進她的心里去,于是我爽快地答應了。
我和她約好了時間到咨詢室談談。起初她不怎么樂意,說:“我又沒心理問題干嗎到咨詢室跟你談?!?/p>
我說:“每周我都會隨意喊我所帶班級的個別學生聊天,今天正好選到你了。”
她猶豫了一下說:“那好吧。”
來到咨詢室,我沒有直接問她為什么說自己的母親不是個東西,也沒有問她講“同學笨得像豬一樣”等傷人的話的原因,而是聊了在學校是否適應,同學相處得怎么樣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教育等話題。她慢慢放松了警惕,從開始的一字一句,后來慢慢打開了話匣子。
她說:“我們班的很多學生沒有我用功,成績沒有我好,他們的家長還很愛他們,他們不挨罵,不挨打,我什么都比他們好,結果我還挨罵挨打,我媽還說我是豬……我覺得這太不公平了,就有意說難聽的話傷害他們,心里才舒服點。”聽到這兒,便不難判斷出問題的癥結在家長那里。
待她走后我從班主任那要來了她母親的電話,把情況跟她母親詳細說了一下,她母親聽后也比較震驚。不過她承認自己的一些語言和行為確實與孩子說的差不多,只是沒想到會對孩子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我建議家長以后對孩子多些表揚與鼓勵,少些打擊,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壓力、情緒狀態(tài)、與同學相處是否融洽,傾聽她的煩惱,多陪陪孩子,而不是只關注學習,僅以成績來評價孩子。家長挺通情達理的,認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妥,只是每天都忙著工作,生活壓力又比較大,對這方面疏忽了。內(nèi)疚之余,表示愿意配合。
掛掉電話,我陷入了沉思。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她的很多思想觀念來自我們成人,父母的“成績是衡量學生成功的惟一標準”的觀念深深影響著她,同時,父母對其學習過嚴的要求又讓她心里很壓抑,甚至還不如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得到父母的關愛多,使其心理更加不平衡。要想讓她摒棄刻薄的語言方式以及通過傷害別人而獲得自己內(nèi)心一時的快感的行為,內(nèi)心重新回歸一個十三四歲孩子應有的陽光明媚,只能用愛來解決。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毙睦韺W研究表明,健康積極的情感對主體有積極的發(fā)動和促進作用[1]。對待學生應傾注愛心,培養(yǎng)并強化積極情感:少訓斥懲罰,多激勵表揚;少理性說教,多情感投入。成功時一個贊許的目光,失敗時一個鼓勵的眼神,困惑時一次悉心的開導,困難時一個小小的幫助,都會叩開學生情感的心扉,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形成情感共鳴,實現(xiàn)以情動情,情感互動。
基于這種認識,我首先找班主任李老師商量,召集班級骨干及部分科任教師,大家出謀劃策,一起來幫助她融入集體,同學們要做的就是送她關切的眼神、溫暖的話語、友好的微笑、隨時愿意幫助她的手。帶著愛心去做每一件事,就能播撒愛的陽光,使愛永駐心底,并內(nèi)化為自身的品質(zhì)。這樣不僅自己會得到快樂,也能轉化一個同學,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會后,同學們收起以前的成見,真心愛護著這個有些刻薄的同學,漸漸地,有學生說,其實她也有很多優(yōu)點:成績好,知識面比同學廣,可以提供給同學力所能及的幫助,也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的不友好……
其次,跟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在嚴格要求學習的同時,對孩子多一些關愛,畢竟是小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她。這點家長做到了。事后語文老師給我看了她的日記,日記中有這樣一段:
我回家時,發(fā)現(xiàn)臥室門關上了,我忽然很憤怒,大聲叫:“誰關了我的門!”媽媽在炒菜,急忙回答:“風,是風?!蔽液懿桓吲d,踢倒了一個小板凳……吃飯了,媽媽竟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似的,把好吃的往我碗里夾,其實,她應該生氣的!不覺間,我的臉上感到有兩行熱熱的液體,我錯了,媽媽,我錯了……
同時,我在心理課上盡量多給她發(fā)言展示的機會,在路上遇見她,有意識地先向她問好,如果是同方向就跟她一起走,路上跟她聊聊她的學習、生活,問問班級里的情況。只要她在任何方面有一點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使她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她。有一次學校舉行微視頻拍攝,她們組的稿子弄丟了,她急著到文印室打印紙質(zhì)稿,可文印室的老師不讓打,因為這是學校的規(guī)定。她從文印室出來正好遇到我,我看她確實很著急要,幫她到文印室把紙質(zhì)稿打出來,她非常開心,不停地說:“老師你實在太好了?!甭兀野l(fā)現(xiàn)她在不斷變化,開始關心同學了,有時還替別人去打水,出口傷人的話也漸漸少了,課堂上聽到同學精彩的發(fā)言,她會帶頭鼓掌。
其實,每個孩子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顆愛的種子,當她對外界表現(xiàn)得缺乏愛的時候,多半是因為她的內(nèi)心沒有獲得足夠的愛來滋養(yǎng)這顆種子?!皭蹖W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空口講誰都會,用心才最重要,你是否真誠,是否真心,學生都能感知得到。
參考文獻
[1]韋志中,周治瓊,余曉潔.從電話本開始改變——運用積極心理干預技術優(yōu)化人際關系[J]. 2014 (1)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