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恩
達·芬奇在許多領(lǐng)域都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但在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后,達·芬奇有著難言之隱。
1452年,達·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上,從出生的那天起,他就陷入了尷尬之中—他是一個私生子。達·芬奇的生父是佛羅倫薩市一名法律公證人,身份高貴。有一次,他去城外的別墅時認識了一個在酒館當服務員的姑娘,即達·芬奇的母親。兩人一見鐘情,并在柔情蜜意之中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達·芬奇。
但是達·芬奇的爺爺無法接受這個現(xiàn)實:一個服務員怎么能當自己的兒媳婦?不久之后,他就為自己的兒子選了一位佛羅倫薩的富家千金,同時不準達·芬奇母子進他們的家門—在保守氣氛濃厚的年代,非婚生子是一樁十足的丑聞,這就注定了達·芬奇只能當個私生子。迫于無奈,達·芬奇的母親帶著他嫁給了當?shù)匦℃?zhèn)上的一個石灰匠。日子雖然不富裕,但達·芬奇好歹有了屬于自己的家。
只不過,在這個人口有限的小鎮(zhèn)上,年幼的達·芬奇還是免不了受歧視。而且,根據(jù)當時的規(guī)定,私生子無權(quán)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這意味著達·芬奇從小便被剝奪了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權(quán)利。于是,大自然成了達芬奇最好的課堂。在大自然之中,小達·芬奇好奇地觀察著他所看到的一切,不是被動地被灌輸知識,而是主動觀察世界、思考問題,勇于創(chuàng)新,這種來自大自然的教育為他之后在藝術(shù)方面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在達·芬奇15歲那年,他被婚后一直沒有孩子的父親帶回了佛羅倫薩市。這是達·芬奇生命中的一次重大轉(zhuǎn)折。
可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還是不能到正規(guī)學校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而且,達·芬奇父親家的其他人并不真的認可他。于是,出于對達·芬奇的愧疚,其父花了一大筆錢,把他送到了當時佛羅倫薩最負盛名的一位畫家那里。此后,直到“出道”前,達·芬奇一直生活在那名畫家的畫室中。在這里,達·芬奇的繪畫天賦充分展露了出來,在所有的學徒之中,達·芬奇很快就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可即使這樣,達·芬奇畫畫仍出奇刻苦,絲毫不放松,似乎除了睡覺、吃飯,他就是在作畫、寫生。他對大自然也充滿了興趣,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研究大自然,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暫時忘記自己是個私生子以及自己所受到的歧視。結(jié)果歪打正著,他從此在藝術(sh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可以說,如果不是私生子這個身份,恐怕當時的佛羅倫薩就會多一個“公證人”達·芬奇,而不是后來大名鼎鼎的藝術(shù)家達·芬奇了。
編 輯/夏 涵